APP下载

高山流水幸遇知音

2016-05-14刘景忠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9期
关键词:禀赋优秀教师激情

刘景忠

《不拘一格教语文》(史金霞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是一本好书,不仅语文教师应该读,而且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读。史金霞老师对语文教学(其实远远超出了语文范畴)的真知灼见令我赞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时摘录着她的妙语警句,有的篇章甚至是大段大段的抄录。

我曾把教师分为四类:让学生接受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教师、让学生敬重的教师和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师。史金霞老师显然属于第四类。

《重建师生关系》是史金霞老师的第二本专著,较之于《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的视野更宽、激情更甚、探索更深,也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位优秀教师。

读了她的两本书,综合感受如下。

第一,她是一位业务过硬的教师。

第二,她是一位不断创新的教师。不断创新,不是出花样、求热闹、图新鲜、沽荣誉。不断创新是一种禀赋,这种禀赋实际上与他人无关,而是自己不能、不愿、不想重复自己,自己要不断超越自己。具有这种禀赋的人,每一次备课、每一句批语、每一条短信、每一次聊天、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会追求最佳的效果,因此也会不断地有新想法出现。这些想法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来自于真心投入,来自于灵光闪现的教育智慧。

第三,她是一个特别坦诚的教师。在书中,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袒露在读者面前,即使有一些内心活动不那么正确、不那么正义、不那么坚强、不那么完美,她也不回避、不掩饰。

第四,她是一个对学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教师。凡是优秀教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反过来说,爱学生的教师未必就是优秀教师。史金霞老师懂得爱,而且有能力去爱。爱也是需要能力的,爱的能力越强,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史金霞就是一个有着超强爱的能力的教师。

第五,她是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所谓激情,并不一定要声音高亢、情绪激昂。看看史金霞老师的激情吧:她每天精神抖擞地走进课堂,她不知疲倦地批改学生的随笔,凡涉及学生情感的,她事无巨细,细心呵护,直至妥善处理。她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每一个学生都牵动着她的心。这样的教师算不算有激情?她的激情在课堂上反映得最为典型:在课堂上,她谈笑风生,机智敏捷;她时而以微笑表示赞许,时而以眼神表示关注,也常常因为动情而热泪盈眶。她是性情中人,是有真性情的。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激情的,也是需要怀有理想主义的,这是教育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单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这一职业的门槛,理应高于一般的职业。

第六,她是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教师。我本想说,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教师,但又觉得,坚强毅力不足以反映她的精神品质。因为她内心强大,所以无所畏惧。身边的指指点点,甚至是来自外界的非议,对她都不起任何作用。这是一般教师难以企及的精神高度。

最后我要说,她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教师。她的阅读面之广,令我自愧不如。我以为,这一点非常关键,她的所有特质与读书都是有关联的。一个不读书的人,业务怎能过硬?怎么可能有创新的思维?一个不读书的人,哪来那么细腻的情感?又如何能直面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一个不读书的人,其精神追求一定是缺乏高度的,要想内心强大,恐怕很难做到。

高山流水,幸遇知音。史金霞老师的思想、观点和教学实践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能遇到史金霞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一枝独秀,固然可喜可赞;百花争艳,方为我们的愿望。衷心期待史金霞老师走得更远更好!衷心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史金霞”投身到教育中来——尤其是职业教育中来!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禀赋优秀教师激情
萌动的激情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探讨禀赋与病机关系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