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2016-05-14王艳秋
王艳秋
摘 要:当前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经费问题、师资问题、双语教学问题及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路径与对策如下:多管齐下,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健全机制,保证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民族语文教材建设;规范制度,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突出民族团结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197-02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地位与价值,认清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确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方向与路径,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对于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民族自治地区多,有8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有664.3万人。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辽宁省教育发展中是重中之重。
一、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
近年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辽宁省政府从1996年开始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截至2013年底累计达到7 000多万元。同时,凡是有少数民族教育任务的各市、县也都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经费,如阜新市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40万元,阜蒙县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101万元。全省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相应改善。
但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制约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硬件条件相对落后。民族地区中小学占地面积普遍高于城镇其他地区,但是校舍及教室建筑面积均低于城镇其他地区,相关的美术、音乐、体育教学用具及实验器材料与城镇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更是罕见。第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图书资料严重缺乏。阅读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充分的优质的课外阅读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水平及方法,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及长远发展。但是,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藏书量普遍未达到教育部规定人均水平,而且图书陈旧老化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前提条件。首先,中央和地方要共同加大对教育的整体投入,并在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上做好均衡,特别要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方面做好均衡,以专项经费形式下拨,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能够投入到最需要的地区,从而对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民族学校存在生源少、办学成本高的特点,建议在各项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民族教育,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到普通学校的2倍。其次,多管齐下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在现行的财政政策及分配体系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完全依赖中央及地方财政拨款。应广开渠道共筹教育经费,建立地区之间的帮扶机制,引导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学校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多种形式的援助与支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为民间资本开拓更宽的投资领域,也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寻找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再次,设立教育基金,由专门机构将社会上闲散的有意投资教育事业的资金筹集起来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逐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二、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
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表现为:第一,由于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的原因,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优秀的师范类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已经就职的年轻教师也不愿意在民族地区扎根发展,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导致优秀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第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都极其不合理,特别是“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第三,硬件设施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导致教学方法保守陈旧。加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经费偏低,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培训机会少,教育教学创新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对策如下:第一,保证数量。改革现有的教师编制及岗位设置体系,促进优秀师资资源的均衡流动。现行相关政策只对教师编制及岗位进行了一般性规定,而对具体的标准及动态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在落实政策过程中遭遇具体政策缺失的困境。应该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编办和人社部门配合,针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具体特点和困难,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有利于民族地区教师引进的政策机制。第二,提高质量。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水平应该略高于所在省份城镇地区的教师工资水平,另外,住房问题、子女教育、职称晋升等问题也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只有待遇水平提高了,才能吸引足够数量的优秀教师愿意长期在民族地区从教,并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广大教师能够潜心教书育人。第三,健全机制。建立帮扶支援机制,创造教师学校交流培训机会。国家应该鼓励城镇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展开对口援助,鼓励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开展支教工作,并给予职称评比、津贴发放等相关的政策支持。同时,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培训机制也要建立健全,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传统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问题
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民族语文教学是民族教育的核心工作。“我们国家的区域自治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有权利用自己的语言授课,传授自己的文化,这是区域法规定的。但实际上我们国家这50年来,主要的还是传播国家主义的东西,地方性的知识几乎被淹没掉。”[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呈现出流动性加大、趋向分散化、与汉族聚居等特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在教育体系上,民族语文教学弱化。以满语为例,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满族人口居住在辽宁省,开展满语教学,保护满族语言文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民族语言在高考及未来就业中需求不大,学生学习民族语言动力不足,给满语教学工作带来障碍,导致能够熟练掌握满语的人越来越少。其次,在教材教辅资料上,民族语教材及资料建设发展缓慢。辽宁省有2个蒙古族自治县、12个蒙古族乡镇、5个蒙古族满族混合乡,蒙语文教学需求迫切。但是至今蒙语文教材内容的贫乏、教辅资料的短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高中课本的内容仍然是关于像那达慕大会这样的基本蒙古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介绍,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蒙语的教学。再次,在课程设置上,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双语教学不能顺利有效地衔接。比如有的满族自治县小学阶段开设满语教学,中学未开设满语文课程;有的蒙古族自治县则是双语教学课程在初高中阶段不能衔接,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民族语言学习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传承。
加强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完善各阶段课程设置,实现教学衔接。建议加强学前民族语言教育工作,普及2到3年的学前双语教育,为入学打下良好的民族语言学习基础。小学初中高中的民族语文课程要设置明确,内容翔实,并进行教学评估,保证教育要落到实处。其次,加强民族语文教材建设,在教育经费预算及投入中充分考虑到民族语文教材建设,对教材的编撰工作要给予人财物支持,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水平,打造具有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的系列双语教材。再次,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师除了具备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外,他们还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素养,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习俗习惯,这些也是民族教育本身所要求的。各民族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可以与师范院校合作进行定向培养,课程设置以国家课程为主、以地方课程为辅;也可以通过对现有民族语言教师的强化培训和进修,使师资队伍与教学需要相匹配。
四、辽宁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民族创造了文化,但民族亦由文化而融成。”[2]民族文化的价值不可估量,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民族教育更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但是在目前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民族文化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存在着民族成分众多、民族文化多样、宗教信仰各异、传统习俗不一等特点,使民族文化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文化教育传播,具有特殊性与艰巨性。
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不只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色,更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质。因此,为保障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充分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必须避免随意化、随机化,而要制度化、规范化。首先,政策要重视。民族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民族文化知识考试纳入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毕业考试中,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应有地位,提高学校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民族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定期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的质量。其次,师资要优质。由于民族教育的特殊要求,具有多元文化素质、尊重民族文化特质、掌握民族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方法,是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的必然要求。承担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要掌握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民俗、艺术;掌握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民族教育的特殊方法与技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教育理念。再次,制度要规范。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要跟数学语文一样纳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课时要予以保证,并制定相应的考试办法与要求。同时,民族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督察机制,对民族文化教育进行定期的指导、检查、评估和督导,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成果要进行表彰,激励学校和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民族团结教育要突出。促进民族团结是民族教育的首要之义。民族教育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水平,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实现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目标。现在,高校普遍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课程与讲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也涉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中小学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学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在德育、历史、语文等课程中,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实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信念。
参考文献:
[1]滕星,张诗亚.多元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发展[EB/OL].(2005-04-
06)[2014-11-14].http://learning.soho.com/20050406/n
225043796.shtml.
[2]钱穆.民族与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