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6-05-14刘兆强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语言方法

刘兆强

【摘要】高中数学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因此常给人以枯燥之感,同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少学生愈学愈感困难,信心愈学愈差,甚至有的干脆放弃。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促使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品德教育

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已势在必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了,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去指导教学实践,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堂一般都有教师主宰,学生没有丝毫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至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起来比较被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使课堂从以前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

2、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从而终身受益。学校要培养富有创造性的、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向学生教授“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模型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对“异面直线”概念的认识,学会立体几何学习的常用方法。

3、转变学习功利性的观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功利性心理比较严重。由于考试压力和学校评估的压力,教师往往单从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出发,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大搞题海战术,主观地让学生掌握数学题的类型等等。这种教学观念,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对学生的探究方法

进行必要引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式去学习和交流,这些理念对比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无疑是有很大进步的,而且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的确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强,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学生具备这这些能力之前,教师应该抓住合适的机会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强硬地打着开放教学的旗号,要求学生在没有任何引导、暗示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探究。从很多学生的不知所措中可以看出,学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在探索的方法上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必然是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打好“双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独到的优势。它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學时间紧而将它作为一个“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

四、对多种教法进行比较和优化

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教法多样化的内涵,不能单单局限于某一种教法中,要适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五、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对于新课引入,教师应该做好精心设计,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予以迁移和转化,所作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暴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既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础上向新课作自然延伸,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状态和新课情境中来。

六、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课堂语言的有效性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和技巧,结合对比课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进行探讨。

1、语言应体现一个“隋”字

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2、语言应把握一个“准”字

语言应准确规范。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该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

3、语言应突出一个“趣”字

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这样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大胆地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寓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就能做到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思想语言方法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我有我语言
捕鱼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