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2016-05-14姚素慧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儿童

【摘要】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提出,为使儿童实现自由的自我发展,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并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时至今日,该理论仍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尊重儿童;重新认识幼儿老师在幼儿活动中的角色;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重视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等等。

【关键词】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儿童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

蒙台梭利受法国思想家卢梭、伯格森及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等人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躯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儿童的使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但是长期的教育经验又使她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是决不可忽视的因素。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生物的目的,既帮助个人的自然发展;另一个是社会的目的,即使个人能适应并利用环境。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二者结合,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

一、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新生儿而言,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但对于3岁以后的儿童来说,有准备的环境又别具特点。

蒙台梭利创办的“儿童之家”里“有准备环境”是专为儿童所设的:为儿童所提供的设备和用具,是适合儿童的身高、比例,适合他们发展的需要的。例如:儿童活动室内物品的摆放须整齐、有序、有规律;利用搁架将集体活动区域和个人操作空间自然分隔;放置于活动架上的各种材料及其他设备用品不仅美观、实用,而且自成体系,能为儿童提供相应的练习机会,丰富其生活经验。这是环境的“硬件”——良好的物质环境。另外还应该包括“软件”——民主、宽松、和谐、自由的良好氛围。由于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既包括人的外显行为,如某儿童被材料所吸引而专心于物品的操作;同时也包括情绪、态度和思想等内隐的行为。因此蒙台梭利特别强调“有准备的环境”中的精神氛围,主张应该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她认为这些都是儿童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在她看来,任何对这些因素的设计与调控均能体现教师的素质,因为操纵布置外部物质环境及精神氛围的营造都体现了人的意志。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实践中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以下的标准和要求:1、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3、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4、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5、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6、能引起儿童的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1、自由的气氛。这里主要是指精神环境。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才会显露他们的本质。除了无意义的伤害性的或破坏性的、干扰性的活动要受到限制外,蒙台梭利要求教师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交往伙伴。

2、结构和秩序。儿童成长的环境应表现外面世界的结构与秩序,以使儿童能够了解、接受进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

3、真实和自然。环境中的设备应尽量真实接近自然生活,以使儿童能够尽早地适应社会,提高实际生活能力。

4、和谐与美感。环境无须装饰得精巧,布置得纷繁,应简洁、明快、谐调、有朝气。

5、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其实,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二、有准备的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是虽然在20世纪提出的,但对21世纪的幼儿教育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儿童

蒙台梭利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儿童使我们认识到一种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心理生活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人格的独立性。我们要尊重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可教育性。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文化传递作用。更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潜能和自我教育性。一位哲学家讲过:成人和儿童讲话最好是多用提问式,同时准备接受挑战,而我们成人却常常回避挑战,用发怒对待。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在大众中更为广泛地传播文明之光,那么,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求助于儿童。”

2、重新认识老师在幼儿活动中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教师被称为“指导者”,承担着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由此我们认为幼儿教师应是幼儿自由活动的观察者,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包括儿童是否对对象感兴趣,怎样感兴趣,兴趣的持续时间长短等,甚至应该注意儿童的面部表情,才能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精神,并揭示内在的秘密,而给予适时与适量的帮助。由此,幼儿教师应是幼儿内在秘密的研究者,幼儿教师应是幼儿自我成长的指导者。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个“有准备的环境”的创建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幼儿教师的身上,因此幼儿教师又是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者。

3、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

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量无限扩大,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的特点使终身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基础的教育。从幼儿时期就着手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将会使其受用终生,将会为其继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即有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因此,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她提出的“有准备的环境的”的目就在于使儿童的在这个有准备的环境里进行自我的发展,自我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

4、重视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

蒙台梭利说:“把头等重要性归因于环境问题,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以至于这成了我们整个体系的中心。”正因她看到了环境的重要作用,她的教育理论和“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中都特别强调“有准备的环境”。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要重视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是比较重视物质环境而相对忽视精神环境的。而相对来说,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更大一些,因此我们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儿童在其中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 蒙台梭利, 著. 蒙台梭利方法[M]. 兰州大学出版社, 106,80.

[2] 吳式颖, 主编. 外国教育史教程[M]. 人民教育出版社, 490.

[3] 刘 雯, 杨丽珠. 论蒙台俊利儿童个性成展理恰的现实意义[J]. 教育科学, 1999(3).

[4] 罗英智. 蒙台校利儿童观与教育观[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6).

[5] 王振宇.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J]. 早期教育, 1999(3).

【作者简介】

姚素慧(198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动物们的儿童照
儿童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要注意什么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