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校课堂教学中手机异化现状调查及教师对策

2016-05-14孙素芳曲磊王浩张凯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教学

孙素芳 曲磊 王浩 张凯

【摘要】针对大学生当前和未来智能手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明确手机异化视角下高校课堂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现状的严重后果,力求探寻一个系统的协调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解决路径和方案。

【关键词】课堂教学;大学生;手机异化

一、引言

《论语·学而》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高校之本在人才培养,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作为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基本形式,只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发挥课堂教学之功效。然随着社会中智能手机作为人类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成果反过来统治人的异化现象的出现,智能手机以迅猛速度冲击了高校的课堂教学,高校课堂“隐性逃课”越来越严重,已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严重阻碍,并已刻不容缓。本文对某医学高校的大一至大三的部分医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调查,对医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回归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有利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调查过程的实施

1、调查的目的

本研究意在通过调查某医学高校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手机使用情况,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督促高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去促进课堂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在当前智能手机异化状态下确保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2、调查的对象

课题组对某高医学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的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医学影像等专业的共493位学生进行了17个问题的问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493份,有效问卷493份,回收率100%。

3、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是封闭式问题,所有问题均为选择性,形式规范,省时省力,通过Excel表格和Spss量化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1、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调查结果:1小时以下的学生36人,占总人数的7.3%;1-3小时的183人,占总人数的37.1%;4-8小时的204人,占总人数的41.4%;8小时以上的46人,占总人数的9.3%。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上课时会带着手机,有的学生在收到比较重要的电话时还会在教室里或是出去接电话。在上课时学生收到短信会掏出手机看的有107人,占21.7%;看完立即回复的有97人,占19.7%;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有279人,占56.6%。在问及是否会通过手机查询学习信息时,选择总是会的有113人,占22.9%;經常会的有183人,占37.1%;偶尔会的有190人,占38.5%;不会的有7人,占1.4%。

3、大学生课堂内外过度使用手机的原因

调查结果:大学生之所以迷恋手机,是因为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大学生使用智能机,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外,更重要的是附加功能的使用。经调查,选择播放音乐的有291人,占59.0%;选择上网聊天的有329人,占66.7%;选择拍照的有116人,占23.5%;选择游戏的有89人,占18.1%;其他44人,占8.9%。正因为手机的附加功能越来越齐全,导致大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赖。经调查,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原因中选择通信需要的有107人,占21.7%;选择娱乐需要的有224人,占45.4%;选择上网查资料的有28人,占5.7%;选择无聊空虚的有59人,占12%;选择课余时间增多的有24人,占4.9%;选择个人自制差的有88人,占17.8%。

四、结论与教师对策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业课教学中除个别同学能不带手机或自动关机外,大部分同学能自觉放在静音,但是部分同学总是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甚至极个别同学大部分时间在玩手机。当学生在认真听讲时,可能一个震动、一个闪光,就会把学生从老师的思维里带出来。如果错过了老师讲解,只是一味看视频课件学习,也不会得到实践的能力,对以后的医学生活百害而无一利。

1、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最直接的组织者。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定向发展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严执教,改变只管“教”不管“学”的思想意识。教师要适时消除课堂冲突,矫正问题行为,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不当使用手机行为进行批评指正,积极组织学生回归课堂。课堂教学管理具有艺术性,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作为教师要不断的研习和琢磨,使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2、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角色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目标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行为要建立在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活动规律或特点的基础上,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在引导和诱导学生的基础上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一言堂式的教学为参与式教学,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体性。只要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其不当使用手机的行为就会得到遏制。

3、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者和育人者角色

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专心教学,不使用手机,不在课堂上接电话、发短信等。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4、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本位

高校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导教师专心科研,致使有的教师重视科研,而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讲课不熟练,念课本或念PPT,不能很好地组织教案和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引导启发学生,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调动,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为打发无聊时间,所以才不当使用手机。因此,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回归教学本位至关重要,它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也是阻止学生不当使用手机的重要前提。

5、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本位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为了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人们开始关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强调学生本位。也就是说教师怎样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应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时不能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留下越来越多的空间。也就是说,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中起统领与监督作用的平等一员,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把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学生的自觉自愿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晓亮. 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高教论坛, 2013(11).

[2] 刘 芳. 大学生手机依赖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及应对[J]. 黑河学刊, 2014(1).

【作者简介】

孙素芳(1970—),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