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2016-05-14徐胜利黄园丁泽国

青春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

徐胜利 黄园 丁泽国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通力合作,多管齐下,并且时刻不能放松。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道德素质

一、时代背景

大学生是时代命运的掌握者,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水平不但关系到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的论证,早在十六大报告中就有提及,并强调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不是一人两人可以完成,需要调动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数量少但是素质较高。现阶段高考入取率提升,大学生数量激增,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大不相同,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使许多学生迷失了自己,所以现阶段大学生主流思想道德素质很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开展起来,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也积极开展,活动的开展在志愿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得到了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效果,此后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意见》和《关于深化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表示:要把志愿服务的精神融合在思想道德的建树当中,并积极发挥其自身的育人功能,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改进和加强,除此之外意见中还规定了对志愿服务机制的健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不断深入加强。

对于思想道德素质概念的界定并没有很准确的表述,许多专家学者有着自己的表述。素质分为智力方面的素质和后天的生活学习中形成的素质,前者主要受先天条件决定,主要来自父母的遗传,后者主要形成于后天的生活学习的实践当中,前者很难改变,而后者则主要来源于生活的实践,社会环境的影响。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很有帮助。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个人素质的全部内容,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素质现状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在思想积极政治方面态度和观点正确,能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关心关注国内外时事;在生活上也能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在学习上,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也能认真听讲,配合老师。

但是少数同学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政治思想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在生活上懒惰拖沓,在学生上没有积极性,应付老师,应付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条件得到极大丰富,独生子女家庭占据社会大多数,导致很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缺乏集体意识,许多学生都比较自我,更严重的就会发展为自私自利,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大多还缺少集体意识,分享意识,过度关注自身,追求自身利益和价值,把自己的发展和利益放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发展之上,缺乏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这主要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探索道路中一定会出现问题,社会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例党风党纪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贪腐成风。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逐渐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由于还没有步入社会,对于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和个别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害群之马的看法比较偏激,没有看到希望而是充满了失望,对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心中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一些学生甚至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怀疑,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就更加凸显了对加强对大学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要使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客观评价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接受信息的能力比初中高中时期大大加强。全球化浪潮和大数据时代汹涌而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低级的文化大量涌入,享乐主义,扭曲的金钱观等都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很大,大学生在思想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还不够准确,所以很容易迷失其中,受其影响,许多学生已经深受其害,深陷其中,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在生活中攀比成风,把享乐放在首位,没有人生追求,没有集体主义,没有社会责任感,把民族的复兴当作一句空话。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已经十分明确。作为高校的教育者,首先要肯定这种志愿服务活动对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意义,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

各部分需要通力合作,大学生不是一个封闭的群体,他们是社会成员,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决策的受益者,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不能单单靠学校来完成,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通力合作,就社会而言,要树立良好社会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志愿服务就是免费的午餐”这种错误观念,尊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积极帮助大学生完成好志愿服务工作;就政府而言,要不断完善多志愿服务工作的立法,加强度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在立法上的先进经验,如美国的《志愿者保护法》和德国的《奖励志愿社会年发》;就学校方面而言,对德育方式进行改进甚至改革,大学生是校园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大学校园是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阵地,在这方面,高校可以更改部分课程设置,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育,像对志愿服务工作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工作比较成熟和突出的国家学习,在理论课程方面,要增设志愿服务课程,在课程上对服务的意义,服务的类型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进行普及,在实践上,在理论课程普志愿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并且在参加志愿服务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并作为一项成绩,纳入每年的学生综合测评当中,除此之外,大学校团委应当积极组织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在经济上和实际服务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定期参与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服务结束后及时提出,以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完善。

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推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于这项工作的攻坚时刻不能放松。

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志愿服务工作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作用。课题编号:SK201519-1

【参考文献】

[1] 葛 敏. 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学, 2010.

[2] 傅进军. 大学素质教育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29-131.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