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中的天然抗生素

2016-05-14孙清廉

食品与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食大蒜

孙清廉

“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这是很多人在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一则谜语,谜底就是大蒜。众所周知,大蒜不但是调味佐餐的佳蔬,而且是一种能防治多种疾病的良药,可以说是蔬菜中的“天然抗生素”。

大蒜是百合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大多有七八瓣,亦有独头者。大蒜原产于西亚诸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始得之,故一名葫,现在我国各地都有出产,一般于五月前后叶枯时采挖、晾干备用。在五月端阳节时,我国许多地区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吃大蒜的风俗,以取其避秽恶除邪毒。

大蒜治病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据说当时的巴比伦人已经认识到它的药效。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传授信徒们用大蒜治疗毒蝎蜇伤。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曾将大蒜用作轻泻剂和利尿药用于临床。大蒜在我国也很早用于防治疾病,认为大蒜味辛性温,有小毒,走脾胃、肺经,功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宣窍避恶。常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虫蛇咬伤等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本草纲目》说:“葫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癥积肉食,此其功也。”

现代研究表明,大蒜含有挥发油、蒜素、大蒜辣素以及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以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大蒜中的蒜辣素等有极强的抗菌杀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此外,大蒜有抑制阴道滴虫和恙虫立克次氏体的功效,还能缓解或抑制多种不同真菌和霉菌的生长,其中包括引起阴道炎的白色念球菌、引起类似肺结核的荚膜组织细胞浆菌。研究证明,紫皮蒜比白皮蒜抗菌作用更强。

大蒜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研究发现,大蒜可通过阻止亚硝胺合成而起到抗癌防癌作用,可预防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成年人经常食用生蒜头,肺癌的患病风险可降低44%。研究还表明,生鲜蒜的防癌功效最好,煮蒜次之,醋蒜较差。

同时,大蒜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作用。大蒜中含有高活性物质,可防止脂肪在血管中沉积。大蒜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等具有减慢心率、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此外,大蒜有助消化、增加食欲的作用,特别是对帮助消化蛋白质、增强对维生素B1的吸收作用较强。

大蒜的吃法很多,不过若作为药用,则以生食为佳。我国北方人早有生食大蒜的习惯,如吃饺子、拌凉菜时往往会配些蒜泥,南方人则不习惯生食。大蒜只要与其他食物混嚼,就可减轻大蒜对口腔和胃黏膜的强烈刺激。如在生食前用刀将大蒜头敲扁,可使其内部互不相扰的蒜氨酸和蒜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蒜辣素,不但可增加抗菌功效,还改善了口感。

为减轻与预防大蒜的辛辣刺激等副作用,生食大蒜应注意以下事项。

凡属阴虚火旺体质者以及患有急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口腔黏膜溃疡的患者不宜生食大蒜。生食不可过量,每天成人可吃生蒜2~3瓣,熟蒜可吃3~5瓣。小孩、老年人应减量。忌空腹食用。空腹食对胃黏膜的刺激更大,可诱发急性胃炎等病。忌长期食生蒜。长期大量生食大蒜可诱发便秘,并可杀死肠内有益菌,引发维生素B2缺乏症,易患口角炎、舌炎等。俗话说:“蒜有百益,独损于目。”因此,患有各种严重眼疾者,如患结膜炎和角膜炎等,不宜食大蒜。患有严重胃肠疾病、如患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忌食大蒜,以免使病情加重。患有严重肝肾与膀胱疾病者,也不宜多食大蒜。

猜你喜欢

生食大蒜
大蒜成长记
且说蔬菜生食
种大蒜
广元发布全国首个生食蔬菜系列标准
首届中国生食蔬菜节暨首届中国生食蔬菜高峰论坛在广元朝天区举行
大蒜生长日记
An Affair to Remember
拍拍小脑瓜
从寿司来看日本人的“和思想”
奶奶的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