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画创作中符号化语言的运用方法
2016-05-13连醒
连醒
摘 要:油画符号化语言是油画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探讨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方法很有价值。本文以探讨油画创作中符号化语言的运用问题为目标,从油画创作所需的点、线、面、形体、结构、光影、空间等造型要素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包括指代法、象征法、变形法、抽象法、对比法、表现法、移植法、点题法和多维法等在内的多种具体方法。
关键词:油画创作 油画语言 符号化语言 运用方法
油画语言指的是油画内涵与其风格结合的形色因素和构成方法的综合体系。油画创作者按照自身的创作意图经简约、概括后运用的油画语言可称为油画符号化语言。油画符号化语言具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优点,在当代油画创作中得到日趋广泛的运用。探讨油画创作符号化语言问题,不仅应从审美、文化、社会、消费等角度对其进行价值评判,也应注重符号化语言运用方法的讨论与实践,且后者是研究该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一、点、线、面符号化语言的运用方法
(一)点的符号化方法
常见的点的符号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指代法、象征法、生动法以及点题法。
以简约的点来指代简约或繁杂对象的方法是指代法,在抽象、半抽象和意象油画中较为多见,以吴冠中的创作为例,观赏者在其油画作品常会遇到一些或红、或黄、或蓝的简约的点,它们有时指代窗前晾晒的衣服,有时指代树木上的叶子,有时则用来指代一些人物。
象征法是以点来象征某些事物的符号化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展现辽阔或空灵的画面效果。无论从哲学上还是从绘画的角度看,所有事物都可以用一个点或许多点来象征,例如冬日雪地中的一个黑色的点能够象征植物、马、人、山等多种不同类别的事物。同时,象征法也是表现近景的一种选择且能达到特殊效果,例如有油画作者在创作中以一个较大的圆点象征人的头部,巧妙地表现了人类个体的肤浅、迷茫或无助。
在展现灵动和变幻风格的画面中常会见到生动法的使用,多用于印象派作品。在油画中,创作者可并置多种简约的点,由于颜色三要素的作用,它们能够表现出货抽象或具体的灵动变换之美。
在或“A”型画面构成的凸起部分或“V”型画面构成的凹陷部分,一个恰当的简约的点往往能够使整个画作更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性,它可以是概括简化了的具象的圆形类物象,或者是抽象的圆点。
(二)线的符号化方法
油画创作中线的符号化方法主要情绪法、时间法、动静法以及与点的符号化类似的指代法、象征法。
线能够对观赏者产生审美上和心理上的影响,使其情绪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体现了线具有一定的精神性,运用线的这一特征的油画创作方法是情绪法。创作者可借助线恰当地表现情绪内容。同时,对比是传递情绪的必备因素,情绪的成功表现建立在线与线之间、线内部部分之间的相互参照的基础上,一条平直的直线和一条与之缠绕的律动不一的线能够产生某种“剪不断,理还乱”、亲疏交织的情绪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前后连续的线性结构,在所有造型元素中,线条是表示时间的最佳语言,在油画创作中以线表示时间的方法为时间法。借助于一条变化多端、独具特色的线,油画不仅焕发出生机,而且成功融入了时间因素。线多有起始两端,当目光顺着线的轨迹移动,产生的不仅是观赏者目光的空间上的位移,同时也产生观赏者心灵走过的延续性审美感受。因此,线可以用来表现人生起伏,变现四季轮回,表现由时间引起的事物的变化。
动静法是通过线条的弯曲和变化使作品富有动感的方法。规则造成肃穆、平静,不规则产生活泼、生机,对于一条线而言,一点点的弯曲便能给观赏者带来灵动之感。在油画创作中,毫无律动感的作品过于呆板,而稍微的灵活变化便能赋予其动感和生机,使画面活起来。若画面显得沉闷,则可加之以简约曲线,其弯曲程度与频率依创作者要达到的效果而定。
(三)面的符号化方法
在面的符号化方法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包括移植法、节奏法、对比法和与点、线符号化类似的指代法、象征法。
对比法或称面积对比法,在油画创作中使用很多,在画面中充分利用各位置的面与面间的面积关系,通过大小不同的面实现一定的主次、疏密效果。例如一个大面夹杂在多个小面之中,大面处于标出性地位;相之,多个大面之中的一个小点则通常具有跳跃、活泼的特点。无论写实还是写意或写抽时都可运用该法,而在装饰性油画中最为多见。
移植法也称为“移山填海之法”,此法在吴冠中画论经常被提及,即于将别之处将某一物象“嫁接”到另一物象上,从而呈现出简约的面的组合。运用移植法创作的油画因其“移植”而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原景,吴老先生自己也曾这么说过。
面有变化,变化即有产生动感和节奏的可能性,且面在对比方面极具优势,因而通过面的变化获得节奏是十分有效的面的符号化方法,即节奏发。在绘画创作中,大小、虚实、长短、强弱、进退、前后等对比产生节奏,其中多数与面相关,以面调整节奏在油画创作中很有优势。
二、形体、结构符号化语言的运用方法
(一)形体的符号化方法
形体的符号化方法包括指代法、几何法、变形法等方法。
形体是变化多端、难以穷尽的,具有无限性和丰富性,这为形体指代提供了可能。作为架上艺术,油画的特点之一是创作者通过形体在平面中自由地展现意象或虚拟物象,熟谙形体指代性的意义不言而喻。具体而言,可将自然形体进行如下划分:从形态角度看,可分为抽象的和具象的;从精神角度,可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从属性角度,可分为人造的和自然的。
所谓几何法,指的是在油画创作中把自然中之形、意中之形、心中之形抽象为几何形态的符号化方法。塞尚、蒙德里安、立体主义都对几何法的探索和运用有所贡献,对形体进行几何化处理的技巧已十分成熟。
一位油画创作者的造型功力的高低集中体现于形体自由转换的能力上,建立在形体符号化中表现为变形法。相对于模仿,变形是更高级的艺术手法,运用变形法,便是对形体进行象征性概念抽取或自由简化。在符合象征性和简化要求的同时,可选择几何形体变形、局部变形、整体变形、几何形态等变形方式。
(二)结构的符号化方法
在油画创作中,结构与解构形影不离,有结构的建立就有结构的打破与重组。早在立体主义时期解构法便已出现,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则更为普遍,其不同之处在于,立体主义注重表现对象形体的重构,当代油画则更强调对画面结构与秩序的重新整合,超时空、荒诞不羁、移植嫁接都被允许,解构空间更大。所以,时代的发展使油画符号化语言越来越发达。
一般来说,抽象法在形体表现中较为常见,而作为形体的内在支撑与架构,结构的抽象化能够实现形体内在的抽象化,或者说形体本质的抽象化,可见,结构符号化意义上的抽象法对于油画创作意义重大。在油画创作中,可以整体性地概括、转化并升华画面的结构,例如可以用圆球体+长方体+梯形体+长方体的形式来表示一个人物的结构抽象化结果,且可以用圆球体+长方体来表示其进一步的抽象化,甚至可继续抽象为一个长方体。
三、空间、光影符号化语言的运用方法
(一)空间的符号化方法
空间的符号化方法包括二维法、三维法、四维法和多维法几种。
二维法,也称平面分割法,是一种不受制于透视限定的空间符号化方法。具体来说,实现二维空间分割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合理运用点、线、面、形状、结构、色彩、明暗等造型元素;第二,按照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使上述造型元素在画面上任意组合;第三,在组合和分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创作者的个人想象力,可同时向上、下、左、右、前、后发散,不应过分受制于现实逻辑、透视等因素;第四,在运用二维法过程中应遵循画面审美秩序、平面构成对比法则、及相关美学规律。
运用三维法的限制较多,应符合透视法则的要求,可见油画创作局具有严谨性的特征。具体而言,三维法运用中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第一,画面中的事物应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高远低;第二,应进一步进行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圆面透视的区分;第三,要区分视角的不同,确定是仰视、俯视还是平视。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创作者应整体性地处理物态的近、中、远问题。三维法注重通过画面对比关系呈现物态特征,创作者在对画面进行简化时应结合自身的创作意图处理好虚与实。
在三维空间中加上时间因素便是四维空间,在油画创作中,三维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瞬间的处理可获得第四维空间,即加入时间、动作位移、心理变化、事件过程等因素。与此同时,四维法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重复呈现对象、并置多个瞬间、形成变化关系、表现制作过程、表现视觉后像等方式。此外,借助鲳鱼表现时间的线也能获得较好的第四维表现效果,尤其是运用多种曲线、曲线的起承转合以及在曲线上插入距离不等的点。
(二)光影的符号化方法
光照法是常见的光影符号化方法。光照有正与逆、聚与散、顶与底、单侧与双侧之分,也可以来自八面。在油画创作中,光照方向对画面的客观光影表现有巨大影响,因而创作者可结合创作需要选择某个光照方向,统筹主体与光影氛围,从而实现特定的表现效果,且使画面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特质。
油画光影处理中的几何法,指的是创作者主观地以几何形态构成代替画面物体上的光影,以色彩倾向不同或深浅相异的几何形体区分画面中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此方法在马蒂斯和毕加索的油画中便已运用,只不过观赏者习惯于站在色彩语言的角度看待野兽派,站在观察方法的角度看待立体派,
三、结语
油画艺术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油画语言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更新,探究油画创作中符号化语言的应用方法是研究油画语言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油画艺术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油画语言符号化丰富了油画艺术的技巧,是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够更好地参与当代精神的建构,开拓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获得更大的可能性,这是艺术的基本目标,也是油画创作方法探索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龄愉.找寻·发现·创造——有关“油画创作中符号化语言运用”论题的提出[J].神州旬刊,2012(3).
[2] 孙兆俊.当代表现性油画语言的符号化与创新[J].艺术教育,2013(8).
[3] 吴漫.以符号化为导向的当代油画创作[J].艺术时尚旬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