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之下的后现代恐怖
2016-05-13刘英昕李敏
刘英昕 李敏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后现代恐怖”这一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与恐怖小说相结合的产物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了,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得到了蓬勃发展,“斯蒂芬·金现象”也应运而生,他的小说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其影视改编也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对其小说到电影的研究有着丰富视觉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视觉文化 后现代恐怖 斯蒂芬·金 小说的影视改编
视觉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匈牙利美学家贝拉·巴拉兹在1913年提出的,其发展经由模仿的文化、复制的文化以至虚拟的文化。视觉文化著名的研究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视觉文化关注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 [1],在丹尼尔·贝尔看来,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2]。
后现代文化即视觉文化,这是因为后现代主义经常被定义为现代主义的危机,创造后现代性的正是文化的视觉危机 [1]。现代小说的兴起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重要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小说重要一支的美国恐怖小说得到了复兴,这与学界一般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后现代时期的时间基本相符,“后现代恐怖”这一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与恐怖小说相结合的产物便产生了。而在这一时期,视觉文化在整个艺术与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恐怖类型更多的是以视觉表现方式呈现出的一种新的恐怖,这一转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恐怖小说的创作,强化了恐怖的可视性和视觉呈现[3]。随后,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被誉为“恐怖小说大师”的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的作品。
一、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与“斯蒂芬·金现象”
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即19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模仿欧洲恐怖小说为主,以描写人类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来制造恐怖与惊悚的效应,“鬼魂”和“鬼宅”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第二阶段即20世纪初到二战之前,科幻元素与恐怖元素的结合是这一时期恐怖小说创作最突出的特点,来自外太空的“恐怖力量”受到了很多作家的青睐,与之相应的科技毁灭恐怖元素也成了当时恐怖小说发展的主线;第三阶段即二战以后,在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很多作家关注到恐怖小说本身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密切关联,并开始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恐怖的根源,斯蒂芬·金便是这一类作家的典型代表。
1974年,斯蒂芬·金出版了他的成名作《魔女嘉莉》,新颖的恐怖故事与独特的叙述方式吸引了众多读者和出版商,好莱坞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也表示了愿意与之合作的意愿,将小说改编为电影。1977年出版的《闪灵》更是奠定了斯蒂芬·金在恐怖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80年将《闪灵》搬上了大银幕,造就了恐怖电影史上经典中的经典之作,随后,斯蒂芬·金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更多更好的作品不断地涌现在读者面前,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受到好莱坞的追捧。他是唯一曾出现在“福布斯500强”富豪榜上的作家,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大多数美国人对他的名字和面孔都耳熟能详,他是世界范围内最高产的作家,他的多产、富有以及受欢迎的广度和持续性成就了“斯蒂芬·金现象” [4]。斯蒂芬·金于2003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2007年荣获爱伦·坡大师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9月更是荣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奥巴马总统亲自为他佩戴紫带金质的艺术勋章,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站在人生巅峰之上,并没有表示退出文坛,而是要继续进行创作,服务于读者和社会,在此背景下,“斯蒂芬·金现象”持续升温,文学界与美学界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一)恐怖环境
与传统恐怖小说不同,斯蒂芬·金小说中的故事不再发生在闹鬼的大宅,阴森的古堡、墓地、地下室,阴森的森林里,而多是呈现人们最熟悉不过的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比如金的成名作《魔女嘉莉》,故事发生在张伯伦小镇的欧文高中,学校里的环境与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别无二样:漂亮的大楼、宽敞的校园、明亮的教室,读者很难将这种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与恐怖故事相连,而同学们对软弱少女嘉莉的百般嘲笑与捉弄最终使得她的压抑爆发为怒火,运用可利用意念控制物体移动的超能力制造火灾、杀害老师和同学。斯蒂芬·金对现实生活场景“恐怖化”这一创作手法的运用,揭示了恐怖故事的根源,并使读者感受到悲惨而凄凉的社会现实。
(二)恐怖形象
鬼魂、人狼、吸血鬼、僵尸、怪物这类传统的经典恐怖形象在金的小说中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瘦到死》中的律师比利,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普通一员,由于过失致使案件错判而受到诅咒,原本肥胖的身体急速地瘦下去,他的形象也从普通人的容貌变成了如魔鬼一般可怕,但其外形的转变并不是斯蒂芬·金所要呈现的恐怖形象,比利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将诅咒转移给了他人,他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便对妻子下手,无意中又连累了女儿,他又将错就错,害了与妻子暧昧的医生,这种在特定环境下展现出的丑陋的人性是比魔鬼更可怕的形象。斯蒂芬·金作品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成为了其刻画恐怖形象的独特手法,并使其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
(三)恐怖视效
在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作为印刷文化典型代表的小说被以很高的比例改编成影视作品,这种改编的基础便是小说文本创作的视觉化特征。斯蒂芬·金小说的视觉化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电影场景式的叙述。小说中对于恐怖场景的描述常是多维度、多层面的,这一点与电影场景的呈现方式吻合,二者都属于紧张的叙事体验,叙述视角呈现多元化;第二,视觉性语言的表达。小说中常选用丰富的形容词和隐喻修辞来直呈恐怖形象,也注重选择感官性强的词语如触觉词语、听觉词语、味觉词语、嗅觉词语来增强身临其境的效果[5] ,最终达到视觉呈现的目的。
三、斯蒂芬·金恐怖小说影视改编的特色
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被不断改编为电影、电视和其他媒体形式,有超过150部影视作品改编自他的作品,由此创下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成了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典范,对其改编的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审视
斯蒂芬·金的小说被称为社会恐怖小说,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将恐怖故事置于现实社会中,使读者在感受惊悚之余,以审视的目光观察身处的社会的真实面目。电影继承了小说这一最显著的特色,将美国社会多角度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秘窗》中的职业危机、《1408幻影凶间》中的脆弱家庭结构、《魔女嘉莉》中的校园暴力等。这些现象无不揭示了最真实的状况,很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有着和谐的表象,但实际上,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极其脆弱,任何一个小的漏洞都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结构的崩塌,人们常处在道德的边缘,无法摆脱信任危机。
(二)“人”是恐怖的核心
在原著小说中,“人”和“人性”是斯蒂芬·金着重刻画的要素,电影也不例外。《魔女嘉莉》中的嘉莉,虽然拥有能用意念控制物体移动的所谓“心灵遥感”的超能力,但她并不是怪物,而是和其他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一样的中学生,在身为宗教狂热极端分子的母亲和以羞辱她取乐的同学们的双重夹击下,她报复式的毁灭才得以上演,嘉莉的恐怖之处在于重压之下人格的裂变;《迷雾惊魂》中的恐怖故事发生在一个超市里,男主人公大卫带着儿子来购物,超市里的情况一如往常,购物的顾客们互相以微笑表示友好,呈现出一派轻松自在的景象,而面对外面大雾中怪物的来袭,封闭的超市变成了灾难降临前的逃生之所,人们的各种丑陋人性得以还原。对变态的分裂人格与面具下的丑陋人性的刻画,成为了此类电影最核心的恐怖元素。
(三)视觉的刺激
在小说视觉化创作的基础上,电影利用画面、语言、配乐等要素的集合,将视觉刺激直观地呈现出来。《闪灵》中泡在浴缸里的腐烂的女尸,其丑陋和恶心程度远远超过了很多观众的心理接受范围;《危情十日》中女护士安妮用斧头砸断保罗双脚脚踝的场景,虽没有血光四溅,但安妮麻木的表情和保罗的惨叫声足以刺激观众的神经;《魔女嘉莉》中嘉莉将毕业舞会的现场变成了杀戮的场所,血浆、火光、尖叫声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令人极度惊悚的画面。从恐怖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诞生以来,视觉刺激始终都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在带给观众恐怖心理快感的同时,也使得其压抑得以宣泄和释放。
总之,在“斯蒂芬·金现象”的影响之下,有越来越多的当代恐怖小说家开始进行带有视觉化特征的文本创作,寻求小说与影视的“联姻”也成了他们文学创作观念的一部分重要因素,这一类型的创作也成为了连接印刷文化与视觉文化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对小说到电影的研究有着丰富视觉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 (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李艳.恐怖审美范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 傅其林.后现代日常生活的恐怖书写——评斯蒂芬·金的《魔女嘉莉》[J].外国文学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