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
2016-05-13王永贵
王永贵
(信阳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处,河南 信阳 464000)
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
王永贵
(信阳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处,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大学生是就业的主要群体,其就业质量影响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在扩大就业的战略背景下,政府与高校都愈加重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与对策
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自此之后,各高校都逐渐将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就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却没有重视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学生就业率有所提升,也无益于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在就业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高校是人才供给的来源,其开展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提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但是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经验不足、态度不够端正、专业与现实需求不符等原因,进入社会后并没有发挥较强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在质量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稳定性较差
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主要的就业质量问题之一。由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与价值观上与前几代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前几代人会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对工作的基本要求较低,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希望尝试新鲜事物,去体验不同的工作,其心性不够稳定。《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2013届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六个月以内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分别有24%、43%的人群发生了离职的情况,离职的人群基本是主动离职(占离职人员的98%),离职率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1]
高校扩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与规模增加,此时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供需并不平衡,供给量远远高于需求量,因此很多学生无法找到与自己专业相符的职业。而学校在学生毕业时要求上报就业率,为了满足就业率统计的要求,学生往往会随意找一份工作,当入职后发现与自己的意向不符,又果断离职,进而导致离职率偏高。《经济日报》曾对大学生离职情况进行过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的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占65%,第一份工作能够坚持并持续超过两年的仅占9.3%,“闪辞”现象频发。[2]就业稳定性较差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影响公司对大学生的信任,有些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时会首先考虑大学生对公司的忠诚度。
(二)工资待遇不高
由于高校扩招,应届大学生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并且随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改革,高职人才的竞争力上升,因此就业竞争更为激烈。在此情况下,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越来越低,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报告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在每月3000元左右,而2015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有所下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仅来自学历更高的毕业生,也来自学历等同的毕业生以及专业性更强的学历较低的毕业生。另外,毕业生在就业前会对自身的工资待遇有一个预期,但是在真正进入职场后,会发现现实与预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工资待遇上存在的问题会愈加突出与敏感,学生在工资待遇的谈判中没有主动权,导致就业质量下降极为显著。
(三)就业观念功利化
目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与态度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工资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由于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显示出了功利化的特征,这一特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参与公务员考试的人数急剧上升。很多大学生认为公务员这一职业的收入与稳定性都相对较高,因此更愿意参与公务员招聘竞争。除此之外,大学生更愿意加入短期内就能够获得较大利益的行业,对于收益较慢的行业则不予以关注。这种功利化的就业观最终导致就业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以及人才资源配置的混乱,继而影响了就业质量。若要想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应不同的就业环境,在择业时从实际出发。
二、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重要性
(一)改善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而“十二五”期间则将“就业优先”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有研究将“就业优先”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3]如图1所示的我国2001年到2015年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变化情况,2013年高校毕业生总量为699万,2014年高校毕业生总量为727万,而2015年这一数量达到了749万,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扩大就业数量仍然应当是扩大就业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资源供需情况的变化,应当对就业质量予以高度关注。大学生群体在学校期间大多被定位为社会精英,但是进入社会中他们却将从普通劳动者做起,如果其心态不能够及时转变,那么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都会造成阻碍。就业质量可以作为判断人力资本投资最终受益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只有对问题予以有效地分析,才能够提出有利于改善就业形势的对策。
图1 2001—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单位:万人)
(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其经验尚浅,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当面临就业问题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将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业属于民生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人员较多,在社会中的影响较大。以2015年为例,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749万,就业质量不仅影响着这些毕业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家长,这些毕业生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亲友的关爱与赞赏,很少受到较大的挫折,因此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就业时一旦发现现实职场需求与待遇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会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时会产生极端的想法。
除此之外,相对贫困的家庭可能会希望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但是由于就业质量不高,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凸显。对就业质量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避免就业不公、就业待遇差等现象的蔓延,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一个突出表现为离职率高与失业率高,而失业率的大幅上升将阻碍GDP的增长。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二元状态,即劳动力被分为低级与高级两种,如果毕业生处于低级劳动力市场,那么其资本收益将远远低于高级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因此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趋向于前往高级劳动力市场寻求职业机会,例如“北漂”现象等。但是大学毕业生如果都涌入高级劳动力市场,就会导致高级劳动力市场出现人员过剩的情况,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优质的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导致经济发展难以实现可持续化。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且思想较为活跃,具有极强的创新性与活力,如果劳动力市场能够对大学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之能够充分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他们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这种效益是远非普通劳动力可比的。大学生群体仍然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保证其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四)提高公众的教育投资信心
教育投资可视为一种长期投资,大部分家庭会将高学历等同于高收入,所以积极鼓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这种教育投资也具有一定的风险,进入职场即为获得投资收益的时刻,在选择职业时毕业生往往以学历作为自己的资本,当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时,就业质量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发生会使很多家庭对教育投资失去信心。因此,必须对就业质量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相对稳定、待遇适中的工作,让家庭看到教育投资的长远收益,消除他们的顾虑。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质量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用人单位的建设,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或组织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应当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方面,各个主体都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政府层面
1.提供政策保障与就业服务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政府应当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制订并完善相关政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政府应当建立合理的就业统计制度,定期对就业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做出调查与分析,利用就业信息数据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引导,制定符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情的宏观政策,避免人才供给失衡、就业不公正等现象的发生,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还应当与高校进行合作,为毕业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就业服务。高校要定期对市场情况予以分析,根据政府的相关数据与政策要求,制订符合毕业生的就业计划与指南,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方向指导;高校也应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不断拓展社会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就业。[4]
2.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
大学毕业生离职现象的频发与待遇和职位得不到保障有关,因此为了增强其工作的稳定性,应当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与研究,建立与市场发展相符合、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劳动保障制度。在雇佣员工时应当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增加就业稳定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毕业生初入社会,对职场了解不深,劳动关系的建立与保障能够让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所规划与期待,可以降低其离职率。
3.将大学生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
经济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与技术的支持,其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吸纳大量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有意识地推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充分认识非国有企业在吸纳人才、提高就业率方面的作用。麦可思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大学生就业方向大多为企业,这其中既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包括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吸纳的大学生数量最多占211院校的大学生约34%,非211院校大学生约44%,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约60%。因此,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政府应当鼓励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继而带动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提升。
4.建立教育投资风险防控体系
大学生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教育投资信心,如果他们看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仍然无法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那么很多家庭将不会主动参与到高等教育的投资之中。为了提高公众的信心,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体系。首先应当建立关于大学生群体的失业保障制度,对在毕业后一定期限内仍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予以一定的补助,或在就业、择业、创业方面予以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其次,应当调整高校的招生方案。当前很多高校盲目扩招,这种现象将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与压力。政府应当对高校扩招给予必要的指导,合理规划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对于已经饱和的专业可适当减少招生的人数,对于冷门却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专业应当加强建设。再次,应当完善相关收费制度,减少家庭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成本投入。高校扩招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这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与建设的需求,高校势必会将一部分压力转移到学生家庭中。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尽快投入到工作中,那么这部分成本将很快收回,但是如果大学生就业质量较低,那么教育投资就会付诸东流,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应当适当增加对高校教育的投资,从而减少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减少大学生失业冲击。
(二)高校层面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导致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的主观意向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观一直处于变化中,即使是在毕业期,其就业观也没有完全成熟。由于受到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不健康的就业观包括功利化就业、职业等级化划分、恐惧就业、不愿就业等。在扩大就业战略施行的背景下,这些不健康的就业观既影响就业的数量也影响就业的质量。高校应当对学生不健康的就业观予以纠正,引导他们树立职业平等观,针对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所需求的职业,眼光要长远,入职后应当稳定心性,保持低调、谦虚的态度,同时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调整心态,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在招聘中,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关注人才的实际能力,而不仅仅以学历为考察的标准,这也是导致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能力不足的毕业生往往难以获得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岗位,其工作前景与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增强课程的专业性与实践性,使大学生能够学到有利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在毕业生进入职场前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与指导,使其能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无论在求职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都能够从容、冷静应对问题与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3.优化学科设置
高校应当对市场需求予以关注,合理安排专业招生,对于已经饱和的专业应当减少招生人数甚至取消招生,而对于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人才匮乏的专业应当加大招生规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保证课程的开设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个人层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应当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要立足实际,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学生应当理性看待择业与就业问题,第一,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就业,就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更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在择业时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第二,放平心态,降低自身的期望值,分析自身的能力,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在择业时应当将眼光放长远,充分考虑基层、农村等地区,实现自身价值;第三,具有创业的精神与勇气,积极创新,拓展就业空间。
2.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确立自身发展的长期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以便及早适应社会需求。在职业规划过程中,首先应当对自我有准确的认识与分析,可参与一些科学的职业测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以此为参考制订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其次应当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如阅读报纸、杂志,浏览网页新闻,参与招聘会等,从中分析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职业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找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完善职业发展方案。
3.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第一,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第二,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应当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第四,应当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些素质无论是对就业还是对创业来说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他们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因此,大学生应当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用人单位层面
1.以科学的观念作为用人指导
单位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与技术的支持,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应当以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导,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应当把握机会积极引进人才。用人单位应当充分考虑近期以及远期的发展方向,选择与本单位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并为人才安排适合的岗位,保证人尽其才。例如青岛海信集团每年都要从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100到200名左右的优秀人才,让他们相对更快、更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经营中,这种吸纳人才的方式促进了集团内部人才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2.提高聘用竞争机制的公平性
单位在聘用人才应当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不应任人唯亲。提高聘用竞争机制的公平性,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与健康发展。人事招聘负责人应当对单位发展负责,勇于破除不良的关系网与阻力,从高校中吸纳真正有才华与能力的人才。企业应当对招聘信息进行公开,采取面试与笔试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面试团队,招聘的过程都应当有完整的记录,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当将招聘过程录制下来,从而保证面试过程的科学与公平。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N].光明日报,2015-07-17(5).
[2]武洁.大学生“闪辞”值得反思[N].经济日报,2012-11-27(8).
[3]凌云,杨河清.经济危机下对劳动关系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66-67.
[4]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26-30.
[责任编辑石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2-0122-05
作者简介:王永贵(1981-),男,河南邓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15JDSZ206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研究项目“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研究”(2015-sz-041)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