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肥胖、肥胖感以及身体羞耻感的关系研究
2016-05-13赵慧芳
赵慧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山西 晋城 048000)
大学生肥胖、肥胖感以及身体羞耻感的关系研究
赵慧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山西 晋城048000)
摘要:大学生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本研究以肥胖感知量表与身体羞耻感问卷为工具,调查了309名被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肥胖可以正向显著预测肥胖感,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身体羞耻感,同时,肥胖是肥胖感与身体羞耻感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因此,在干预大学生身体羞耻感时,应该关注其客观肥胖与肥胖感。
关键词:大学生;肥胖;肥胖感;身体羞耻感;形象
大学生非常关注自我形象,比如,他们很看重同伴、亲友或他人对自己身体形象的评价。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体力劳动减少以及运动量不足,人们也开始面临着肥胖问题,尤其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群体。研究表明,肥胖者更多地消极评价自己的体型与身体形象,认为自己的身体外形很丑陋,从而讨厌自己的身体,这就是身体羞耻感。[1]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肥胖、肥胖感以及身体羞耻感的关系,以便更为深入地了解身体羞耻感产生的心理机制。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针对肥胖大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
1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肥胖是一个医学概念,通常指体重超过了医学规定的健康范畴。一般以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来表示肥胖,即体重(kg) 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指数越大,表明个体越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中国成人的BMI数值参考为:偏胖:24~26.9,肥胖:27~29.9,重度肥胖:高于30。可见肥胖是一个客观概念。[1]研究表明,由于身体外形的直观性与可视性较强,那些BMI指数较高(即肥胖者)的个体,更容易在人群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此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与尴尬。[1]
青少年会经常审视自己的身体形象,并且与别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青少年几乎每天都会在镜子面前观察自己的身体,[2]并且评价自己的身体外形;那些身体肥胖者更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的体型或者身体外形,甚至会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身体外形而回避社会交往。与BMI指数正常者相比,BMI指数明显超出健康范围的成年人,在异性面前会更多地因为身体形象而感到自卑与抑郁,甚至是有意回避异性较多的场合。[1]同时,研究表明,肥胖者更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身体健康与自信程度,甚至认为自己更为不幸。
基于以上表述,本次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肥胖(BMI指数)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身体羞耻感。
个体对自己肥胖与否的感知与客观肥胖具有很高的正相关。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人生阶段,不仅会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体,也会经常与同伴比较,所以,对自己肥胖与否非常敏感。[1]
假设2 对于大学生而言,肥胖(BMI指数)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肥胖感。
假设3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肥胖感知是肥胖(BMI指数)与身体羞耻感之间的显著中介变量。
2研究方法
大学生被试来自于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共309名,其中男性146人,占47.2%,女性163人,占52.8%;所有有效被试的年龄平均值为19.06岁,标准差为3.06。
在调查时,让被试报告体重与身高,然后以体重(kg) 除身高(m)的平方,得出BMI指数来刻画肥胖,指数值越大,表明个体在客观上越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中国人的BMI数值参考值为: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3.9;偏胖:24~26.9;肥胖:27~29.9;重度肥胖:>30。
肥胖感知量表来自青少年身体满意度问卷,包括6个项目。本研究使用7点量表法,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者认为自己越肥胖。本研究中其克隆巴赫信度为 0.86,LISREL8.0的测量模式发现χ2/df=1.21,RMSEA=0.03,显示了良好的结构效度。羞耻感量表由亓圣华编制,包括5个项目,[3]也使用7点量表法,得分越高表明羞耻感越强。本研究中其克隆巴赫信度为 0.89,LISREL8.0的测量模式发现χ2/df=1.24,RMSEA=0.06,显示了良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使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而言,将使用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
3研究结果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肥胖指数M=19.97,SD=3.21;肥胖感赋值M=2.79,SD=1.90;身体羞耻感赋值M=2.49,SD=1.41。肥胖与肥胖感有显著正相关(r=0.200,p<0.05),肥胖与身体羞耻感有显著正相关(r=0.125,p<0.05),肥胖感与身体羞耻感显著正相关(r=0.457,p<0.01)
本研究使用逐步线性回归来进行数据处理,[1]以验证假设中的中介效应。同时将性别与年龄视为控制变量引入回归模型,以排除干扰作用。首先,将性别、年龄与肥胖视为自变量,将身体羞耻感视为因变量,发现肥胖对身体羞耻感有显著的正预测效应(B=0.114,t=2.876,p<0.01);其次,将性别、年龄与肥胖视为自变量,将肥胖感知视为因变量,发现肥胖对肥胖感有显著的正预测效应(B=0.137,t=4.002,p<0.01);第三,将性别、年龄、肥胖与肥胖感知视为自变量,将身体羞耻感作为因变量,发现肥胖对身体羞耻感的预测效应变为不显著(B=0.010,t=0.437,p>0.01),肥胖感对身体羞耻感依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B =0.345,t=8.948,p<0.01)。据此可知,对于大学生而言,肥胖感是肥胖与身体羞耻感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4]
基于此,可以发现本研究的三个假设皆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图1 大学生肥胖感在肥胖与身体羞耻感间的中介效应
4讨论与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肥胖(BMI指数)、肥胖感以及身体羞耻感之间皆为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其他同类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5, 6]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肥胖可以单独地显著正向预测其身体羞耻感,也可以单独地显著正向预测其肥胖感。但是,当将肥胖与肥胖感同时视为自变量时,只有肥胖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身体羞耻感,肥胖的预测效应变为不显著。这说明,大学生的肥胖感是肥胖与身体羞耻感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基于此,本研究的三个假设皆得到了支持。
身体羞耻感在本质上就是个体对自己身体形象所持有的态度,如喜欢还是讨厌。同时,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态度都是在评价、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也与文化、价值观以及个体信仰或信念有关。肥胖与否对个体而言是一个客观的身体状况,对这一客观事件的解释与评价在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体的信念或价值观,因此,肥胖不能直接导致身体羞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客观上,肥胖者越来越多,但大学生的身体羞耻感水平却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BMI指数的认知与评价,而不是BMI指数本身。可见,当面对具有较高身体羞耻感的大学生时,心理咨询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到其内心的认知过程,而不是纯粹看重其真实客观的BMI指数。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干预大学生身体羞耻感有重要意义。当大学生因为(主观)肥胖而产生身体羞耻感时,心理咨询者应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来降低其BMI指数,即通常所说的“减肥”。二是,改变大学生关于身体形象与肥胖等的认知或信念,如不可有“骨感才是美”的观念,而应该以健康的观念来评价自己的肥胖程度。
总之,由于肥胖既是客观事件,也是主观事件。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身体形象感知时,应该从客观肥胖与主观肥胖感同时入手,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WEI S,SHUJUAN Z,QIBO H.Resilience and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Work Stress of Young Teachers in Engineering College[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24):856-860.
[2]曹燕.肥胖与正常体重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2): 268-274.
[5]THOMPSON J K,SMOLAK L.Body Image,Eating Disorders,and Obesity in Youth: Assessment, Prevention,and Treatment[M].Taylor & Francis,2001.
[6]SCHWARTZ M B,BROWNELL K D. Obesity and Body Image[J].Body Image,2004,1(1):43-56.
责任编辑:杨爱红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2-0143-02
作者简介:赵慧芳(1983-),女,山西晋城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