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山考释
2016-05-13姬兴华
姬兴华,刘 栋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嵇山考释
姬兴华,刘栋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嵇山是一座很小的土山,因嵇康“家于其侧”或“居于铚嵇山之下”而留名。经历世事沧桑,小小嵇山几被历史风尘湮没,但它与嵇康墓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沟沉历代文献对其进行考释,有助于对嵇康墓的确定。
关键词:嵇山;嵇康;嵇康墓;考释
嵇山是一座很小的土山,也许土下有石,因嵇康“家于其侧”或“居于铚嵇山之下”而留名,经历世事沧桑,查询较为困难,但它与嵇康墓息息相关,因此,对其进行考释有助于对嵇康墓的确定。
一、《水经注》及《水经注图》中的嵇山
“涣水又东,苞水注之。水出谯城北白汀陂。陂水东流迳酇县南,又东,迳郸县故城南。……又东迳嵇山北,嵇氏故居。……《嵇氏谱》曰:谯有嵇山,家于其侧,遂以为氏。……苞水东流入涣,涣水又东南迳蕲县故城南。”[1]
《水经注图》标注的嵇山,其具体历史地理坐标见图1。
图1 《水经注图》标注的嵇山
图1显示出的三条河流自南至北是濄水、北肥水、涣水,位于濄水附近的(自南至北,下同)是龙亢、蒙城(濄阳郡或故濄州)、郎山(垂惠聚)、下城父(下城父聚),位于北肥水(或东肥水)附近的是向(故向国)、瑕城(瑕陂)、山桑(文穆冢)、山桑邑碑、嵇山(嵇康家山侧)、狼山,位于涣水附近的是榖陽、蕲(甀乡、古石梁)、铚、苞水、郸。嵇山(嵇康家山侧)位于郎山(垂惠聚)北(稍偏西)、下城父(下城父聚)东北、山桑(文穆冢)西北、狼山西南。嵇山东至铚(苞水入涣水处),北至涣水(浍河),基本是等距离的。此时的嵇山位于苞水之南,与苞水“又东迳嵇山北”是吻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图对“嵇山”与“狼山”(北肥水之源)的标注有出入,二者的历史地理坐标应互换,否则与客观事实及后世之史料不合。其一是今日之龙山在今石弓山、嵇山西南;其二是北肥水源于龙山湖,龙山湖在今龙山之西,亦应在石弓山、嵇山西南,对此民国《涡阳县志》有明确的记载和表述。
二、北魏以后史志中的嵇山
1.《三国志》《晋书》中的嵇山
《三国志》对嵇康的描述不足三十字,即:“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2]可见,未涉及到嵇山。“注”倒是作了较为详细的诠释,即:“康,字叔夜。案《嵇氏谱》,康父昭,字子远,督军粮,治书侍御史;兄喜,字公穆,晋扬州刺史宗正,……虞预《晋书》:康家本姓奚,会稽人,先自会稽迁于谯之铚县,改为嵇氏,取稽字之上山以为姓,盖以志其本也。一曰,铚有嵇山,家于其侧,遂氏焉。《魏氏春秋》曰: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2]
《晋书·地理志·谯郡》仅记载“谯郡,魏置,统县七”,即“谯、城父、酇、山桑、龙亢、蕲、铚”[3],而未涉及到嵇山。《晋书·列传第十九》却有记载,“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4]
可见,谯郡铚县有嵇山。尽管正史没有直接表述,但是后人在研究正史的过程中还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可嵇山的存在。
2.《隋书》《通典》《元和郡县志》中的嵇山
隋唐时期,不仅《隋书》记载了嵇山,地记类文献《通典》《元和郡县志》等也记载了嵇山,且作了很具体的诠释。
《隋书》:“临涣,后魏置臨涣郡又别置丹城县,东魏析置白椫县,后齐郡废,开皇元年丹城省,大业初白椫又省,并入焉,有稽山、龙岡。”[5]“稽”,当作“嵇”。《隋书地理志考证》:“按:当作嵇。”[6]
《通典》:“临涣,汉铚县,有嵇山,晋嵇康因而改姓,有涣水,铚陟栗反。”[7]
《元和郡县志》:“临涣县,紧,西至州一百六十里。……嵇山,在县西三十里,晋嵇康家于铚嵇山之下,因改姓嵇氏。”[8]
临涣,汉铚县,即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西南临涣镇临涣集。嵇山,在临涣集西三十里。这是唐代给予嵇山的具体历史地理定位,可说是最早的。唐代的30里与我们今天的30里不能划等号。据《夏侯阳算经》,唐代有大里、小里,《元和郡县志》中的里与小里略合,即一里为442.5米,当今0.88华里。[9]如此算来,唐代的30里,为今天的26.4里。今天的临涣集距离涡阳县的石弓镇石弓集在13公里稍多一些。可见,《元和郡县志》所确定的嵇山的具体历史地理位置,与事实是吻合的,是比较确切的。
3.《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金史》中的嵇山
北宋地记类文献《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等均记载了嵇山,此外《金史》亦涉及到嵇山。
《太平寰宇记》:“临涣县:西南九十里,……嵇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10]“西南九十里”,即临涣县位于宿州西南九十里。《元丰九域志》:“嵇山,嵇康居于山侧,因而氏之。”[11]《舆地广记》:“……宿州。……临涣县,本铚县,……天禧元年来属,有稽山。”[12]《金史》:“临涣,有稽山、汴河”。[13]
乐史《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间年,即公元976年至公元984年,时间比较早,且影响比较广。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乐史《太平寰宇记》关于嵇山的问题为什么没有继承《元和郡县志》的观点?后世地记类文献如《元丰九域志》等为什么没有继承乐史《太平寰宇记》关于嵇山的历史地理位置定位?前者是疑而说,且表明自己的观点;后者是疑而不说,保留自己的观点,即存疑也。唐去也,远也;乐史、王存,未去也,近也。
今临涣集西北30多里,浍河(即涣水)之北确实有山,名曰栢山(或柏山),今属河南商丘市永城市,此山之东确实有双墓室古墓(今属安徽濉溪县铁佛镇)。乐史《太平寰宇记》极有可能将此栢山当作了嵇山,将此双墓室古墓当作了嵇康墓,否则无法自圆其说。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嵇山位于浍河(即涣水)之南,而不是浍河之北。“栢山,在永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北。”[14]“栢山,在永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北。”[15]此浍水即今天的浍河,亦即古涣水。此外,后文剪辑图亦可佐证。王存《元丰九域志》等后世地记类文献之所以没有继承乐史《太平寰宇记》关于嵇山的定位,其根本原因极有可能就在这儿。
4.明、清地记类文献中的嵇山
“西南:龙山(以形似名),石弓山(山形如弓多石故名),……嵇山(《嵇康传》:其先本上虞人,姓奚,以避怨徙家于铚之嵇山,因命氏焉。《隋志》:临涣有嵇山。《金史》:亦云),龙冈(《隋志》:临涣有龙冈)。”[16]“宿州,元属归德府,洪武四年二月来属。龙山在西南,北肥水出焉。……又有浍河与涣水合”[17]“嵇山,在宿州西南一百十里。相传嵇康本上虞人,姓奚,后家于其侧,因氏焉。《元和郡县志》:临涣嵇山在县西三十里,晋嵇康家于铚嵇山之下,因改姓嵇氏。”[18]“嵇山,在宿州西南百有十里,嵇康家于其下,因氏焉”。[19]“齐山,距城一百二十里,在双沟寺集,二山相接,俗称东齐、西齐”“稽山,距城百有十里。《晋书》:晋稽康家于其下,因氏焉。亦作嵇,今在曹市集。”“以上诸山,在州西南,今拨涡阳。”[20]
明清时期的地记类文献基本上继承了《元和郡县志》关于嵇山的历史地理定位,即宿州西南百有十里。临涣在宿州西南九十里。如此,临涣与嵇山相距二十里。这与《元和郡县志》三十里,不吻合。但是,清代的里要比今天通行的里大些。既然如此,可知亦算吻合。此外,嵇山在曹市集,仅此一说而已,亦极有可能是抄书之误。
5.民国《涡阳县志》中的嵇山
“县北六十里曰齐山,……齐山东南十二里曰嵇山(县北迤东六十三里),石山戴土,嵇沟导其下入苞,山南有嵇康墓,……嵇山之南五里曰石弓山(在县北迤东六十里)”[21]
作为地记类文献根基的民国《涡阳县志》,对嵇山的定位十分明确且具体,即齐山东南十二里、石弓山之北五里,这一交会处就是嵇山的历史地理位置。叶县黄氏在编写《涡阳县志》时特别强调,“古水时迁移,志稿叙水道不及迳历承注,今以目验特详述之。其沟渠尺丈皆涡人利害所系,别为表,亦冀后之君子劝辅正焉。”[21]60“今以目验特详述之”体现的是编者尊重客观事实,应是可信的。
三、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嵇山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有两幅图对嵇山进行了标注,一是隋时期“河南诸郡”图,二是元时期“河南江北行省”图。现据原图剪辑如下:
隋时期“河南诸郡”图标注的嵇山,见图2[22]
图2 隋时期“河南诸郡”图标注的“嵇山”
图2中“谯郡”之“谯”之东南的黑三角标注的是“嵇山”,从中可以看出“嵇山”位于永城南、临涣西偏北、涣水南、苞水北。
元时期“河南江北行省”图标注的嵇山,见图3[22]
图3 元时期“河南江北行省”图标注的“嵇山”
图3对嵇山的标注比较清晰,从中可以看出嵇山位于永城南微偏东、涣水(浍河)南、苞水北(没有标出,嵇山二字所骑即苞水)。
四、今天的嵇山
今天的嵇山,尽管其历史地理位置没有变化,但是随着黄河屡次夺睢、夺涣入淮,已夷为平地,消失在地平线以下。从上述所引史志资料可以确定其历史地理位置,即今天涡阳县石弓镇石弓山北五里、齐山东南十二里,这一交汇处应是嵇山的具体历史地理位置,亦即石弓镇山后村西北嵇沟北边。之所以这样确定嵇山的具体历史地理位置原由有三,其一是黄佩兰等撰写《涡阳县志》对于山川皆“目验之”;其二是民国时期的“里”与我们今天的“里”可以划等号,而唐朝时期的“里”、北宋时期的“里”、明朝时期的“里”乃至清朝时期的“里”则不能与我们今天的“里”划等号;其三是嵇沟尚在,尽管名称已改,但沟形如故,恰如黄氏县志所载,“苞水东南流,迳河南永城县皮桥集,又十五里至马村桥,又东至桐沟大士店,又南八里至荆庄入县境东南流,绝青洋沟,迳丹城集北,屈迳其东。又东南迳石弓山集西,又屈迳其南,左得嵇沟水。嵇沟,起嵇山。《水经注》:苞水又东迳嵇山北。今迳嵇山南,盖黄河屡决时夺睢、涣,苞亦失其故道矣。”[21]85
参考文献:
[1]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涣水·苞水:卷三十[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337.
[2]陈寿.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M/OL].裴松之,注. (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258.
[3]晋书:卷十四:太宗御本[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534.
[4]晋书:卷四十九:太宗御本[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534.
[5]魏征.隋书·地理中·谯郡·临涣:卷三十[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535.
[6]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地理中·谯郡:卷第三.
[7]杜佑.通典·州郡七·谯郡·临涣:卷一百七十七[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509.
[8]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亳州·临涣县:卷八[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1362.
[9]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M/OL].(2015-5-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YewpcUNKR9XWPzyfBcR9ZFE_4wyhg-pI0Oi5ezc81ZdUNxgLNj2JZddPzxkGDV8D5d865RPKLm8K8BO0n5f7mNtgoZteCm1dEJ6VDp6GEK.
[10]乐史.太平寰宇记·宿州·临涣县:卷十七[M/OL].
(2015-5-1)http://wenxian.fanren8.com/06/05/83/17.htm.
[11]王存.元丰九域志·淮南东路·亳州:卷五[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387.
[12]欧阳忞.舆地广记·淮南东路·宿州:卷二十[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1363.
[13]托克托.金史·地理中·宿州·临涣:卷二十五[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463.
[14]孙灏.河南通志·山川上·归德府:卷七[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141.
[15]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归德府·山川:卷一百五十四[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379.
[16](嘉靖)宿州志·山川:卷一[M].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 1963.(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影印)
[17]张廷玉,等.明史·地理一·凤阳府·宿州:卷四十[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403.
[18]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凤阳府一·山川:卷八十七[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379.
[19]黄之隽.江南通志·山川七·凤阳府:卷十七[M/OL].(2015-5-1)http://sou-yun.com/eBookIndex.aspx?id=298.
[20](光绪)宿州志·舆地志·山川:卷三[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1](安徽省)涡阳县志[M]//王佩箴,等.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九一号.黄佩兰,修.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中华民国五十九年)(民国十四年铅印本影印).
[22][EB/OL] .(2015-5-1)http://cchck.blog.163.com/blog/#m=0.
责任编辑:之者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2-0081-03
作者简介:姬兴华(1963-),男,安徽濉溪人,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刘栋(1972-),女,安徽灵璧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依托地方文化产生凝炼地方办学特色的研究”(编号:2014zdjy160)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6-01-30
·文化与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