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2016-05-12刘子富
刘子富
贵州在扶贫开发实践中,与时俱进,创新一系列扶贫工作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快扶贫开发、建设全面小康进程。
“造血”机制
1985年,对农村扶持优抚对象、扶持贫困户“双扶”工作展开调查,看到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助长“双扶”对象的依赖思想;二是挫伤勤劳致富群众的积极性。1986年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必要的“输血”同帮助增强“造血”功能相结合,到1987年,向31个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3.4亿元,兴办扶贫项目1300多个,增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使192万贫困人口初步解决了温饱。1994年大规模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10年,实现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根本转变。
“三个三”机制
2000年,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新举措、新路子,创建“三个三”开发扶贫机制。分别是采取三项措施:开发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突破三项重点工作:整村推进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
2003年,实行分类扶持:第一类,对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经过帮扶可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通过项目带动,实施开发式扶贫;第二类,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扶贫,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第三类,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建立长期救助制度。对初步越过温饱线、但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帮助拓宽基本增收门路,靠发展抑制返贫。贵州分类指导扶贫的举措,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一些省、区、市先后前往贵州考察学习。
投入机制
从1980年开始实行扶贫项目申报制、1990年起按规划安排扶贫、2000年后实行“因素法”分配财政扶贫资金,2010年推行“政府引导产业、企业申报贷款、专家和银行评估、企业承贷承还”的政银企携手投融资机制。2010年,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主导和引动作用,增大扶贫开发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总量,强力推进扶贫开发。
2009年以来,为了盘活扶贫资金存量、用好增量、用出效益、树立样板,对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式进行调整,建立扶贫项目、资金以“竞争入围”为主的分配机制,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保障机制
为有效提高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试行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制度,探索解决维系贫困农民生存物质可获得性和个人获得发展机会、权利的公平性等问题的办法,这是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性建设。
2003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降低起付线和药品价格、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等措施,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满意度达97%以上。
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逐步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构筑网络体系,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率先实现“新农保”全覆盖。
2010年,建立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解决农村低保户季节性缺粮问题。
2011年,全面启动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逐步实现各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提高幅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同步的目标,确保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激励机制
2009年,探索重大扶贫专项、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方法。整合扶贫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解决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信、产业发展和人口素质等突出问题。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下达,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提高使用效益。通过量化考评,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进退机制”,激发贫困县发展动力。
2010年底,推出减贫“摘帽”不摘优惠政策的全新举措,激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加快脱贫步伐,奋起克难攻坚,志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责任编辑/张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