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探究
2016-05-12吴春广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翻译技能越来越多紧密融合。翻译研究人员意识到传统的翻译教学存在着很多缺陷,认为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翻译技术,把研究方向投向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使翻译学的视角和范围得到扩展。本文将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存在的资金和人才短缺等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翻译教学;问题;对策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为翻译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给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在我国内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传统的翻译技术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为我国翻译行业注入新血液,也提高了翻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由于新发展起来的各大翻译公司,都会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从某种角度来看,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一个翻译公司的未来,所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简介
1.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涵盖的范围甚广,包含了整个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广泛而不精确的术语。计算机辅助翻译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翻者的工作量,同时翻译出高品质的译文。与以往的翻译软件相比,当前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人机共同参与翻译的,而不是仅仅依靠计算机的自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比纯计算机自动翻译翻译出的译文更地道、质量更好,翻译效率更高。
2.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主要功能。由于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重复的语句,所以给传统笔译带来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造成译者浪费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针对出现重复或相似的句子进行自动翻译。由于计算机翻译技术具有自动记忆和联想功能,所以,如果计算机翻译过一句话后,这句话的原文及译文就被计算机自动记忆,当再次出现类似的句子时,计算机会自动联想出译文供译者参考。同时,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自动记忆和联想功能随着使用者的使用会越来越凸显其价值,翻译库的词汇、语法量会不断增加,从而提高翻译速度和精度。
3.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局限。尽管现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该技术还需要冲破发展的局限,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目前存在的主要局限在于计算机技术本身以及译者与计算机的交互工作能力。现在市场上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只能用于少数领域、专门场合或文体。随着计算机翻译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计算機辅助翻译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进而把目光投向怎样提高翻译质量与速度上。研究者从计算机技术本身出发,不断更新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不断扩大计算机的存储量。同时在语料库方面加大投入与建设,利用语料库来改善翻译技术,同时加快了译者的翻译速度。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资金与设备。资金问题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面临的较大的现实问题。要想让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当今社会更好地发展及应用,首先要解决设备问题,才能寻求长期发展,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所需要的软件大多价格昂贵,一套最新的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要1.5万元左右,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广泛使用。此外,设备需要经常维护、软件需要定期升级,这都需要大笔资金。而目前的现状是科研经费不能满足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软件和设备所需。
2.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由于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起步较晚,还不是很受重视,计算机翻译技术一直处于辅助翻译的地位。从事翻译工作的教师和研究者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运用缺乏正确认识,也缺乏实际的市场调查,对国外的一些先进翻译教学关注度不够。随着翻译市场的扩大和发展,翻译教学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为了更好地发展翻译教育,有效的市场调查不可或缺。但目前国内翻译界对市场调查不是很重视,对市场变化缺乏敏感性,以致不能很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市场变化与市场信息,也难以及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国内缺乏翻译教学相关的结构体系,翻译教学所用的成熟的教材及学科体系大都采用国外的理念和体系。翻译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没能从根源出发研究翻译教学的学科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没能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引进的国外翻译教学模式做出有效调整与必要的改变。
3.缺乏兼备翻译与计算机能力的教师。目前翻译教学缺乏大量兼备优秀翻译和计算机能力的教师,由于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教师必须既会翻译,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整套运作机制、原理,还要懂得保养设备,升级软件,这就对传统的翻译师资提出了巨大挑战。但现状是,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缺乏运用计算机的相关技能,也不熟悉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这就导致翻译教学缺乏兼备翻译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不能进入良性循环。
三、解决对策
1.深入分析翻译市场。鉴于国内缺乏有效而深入的市场调查,对翻译教学技术也缺乏重视度与敏感度,所以针对翻译教学的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从事翻译教学的工作者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经常关注国外的一些翻译教学信息以及最新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把传统的翻译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国的翻译教学模式,有效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其原理和机制,提高翻译教学效率。
2.翻译与教学培训结构加强合作。随着翻译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批翻译公司与翻译教学机构,这些公司与机构大多是单线的业务往来,比如翻译公司为翻译教学机构提供师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或翻译软件以及一些与翻译教学有关的书籍,而翻译教学机构对翻译公司则没有直接输出,致使国内翻译行业不够灵活。鉴于此,国内的翻译教学机构应与翻译公司加强合作,交流学习,为实现翻译行业的繁荣而努力。在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翻译公司应该与翻译教学机构进行长效合作,以实现双赢。翻译教学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翻译公司提供的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可以为翻译公司解节省部分资金。同时,翻译教学机构可以为翻译公司反馈一些软件使用后的建议,翻译教学机构本身也可以为翻译公司带来更多订单。还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在香港等一些地区,现在已经实行了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即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员越过教师,直接给翻译培训机构的学生讲课((吕立松,穆雷,2007)),等到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达到要求后又可以为其他学生讲课,这样就省掉了教师培训的环节,既节约资金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能让学生直接学到最新的翻译专业知识。
3.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翻译行业的发展,翻译市场对高素质的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一方面,我国现在培养的翻译人才大多只专不泛,也就是说这些翻译人才大多数都被限制在专业所学的范围内,而没有往专业以外的翻译领域扩展,这就导致翻译市场缺乏具备全面翻译素养的译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专门从事文学方面的译者或高校师资等,在教学方面缺乏多样性,以致培养出的翻译工作者翻译能力越来越单一。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翻译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多样性,同时把现代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到翻译工作中。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不同的定位,比如外语专业的学生主要培养其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翻译专业的学生主要培养其翻译方面的多项技能。
四、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高校计算机翻译专业课程的开设。目前国内翻译专业课程的设置较国际先进的翻译教学水平来说,仍不完善。国外很多高校在翻译专业的课程安排上都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给予很大的重视,除了翻译本专业的学习外,还有一些与时俱进的科目,比如机器翻译、术语管理、翻译技术培训等课程。但在国内,很少开设这方面课程。所以,我国翻译教学应该加强对现代化翻译技术的重视,提高学生及译者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能力。在高校可以开设一些新型的翻译课程,比如機器辅助翻译,同时注意加强高校与翻译公司结合进行翻译技术的教学实践等。
2.高校计算机翻译教学的引入。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翻译教学方面比较先进,然而中国内地,对机器翻译和翻译教学还是很陌生。本科阶段的教学极少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有的高校开设的一些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相关的课程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存在缺陷等种种原因,最后收获甚微。纵观当前翻译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传统的翻译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可以说还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甚至很少有交集。但随着翻译学的发展,翻译教学与翻译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比如近期北京大学计算机语言学研究所与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联合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培养语言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工程硕士为目标的语言信息工程系,这一专业的创立主要为培养具有翻译能力和计算机处理能力兼备的高级人才(吕立松,穆雷,2007)。目前这一专业正处于尝试阶段,具体成效还有待观察,但其创系理念已经体现出了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传统翻译教学的融合的趋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大发展现象,翻译行业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翻译领域,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传统的翻译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相结合,共同使用。同时,除了学会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以外,还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信息时代下,每一个从事翻译的工作人员都要具有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为翻译教学与翻译事业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吕立松,穆雷.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 外语界,2007,03:35-43.
作者简介:吴春广(1981-7-),男,广西容县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文是2015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课“工作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GA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