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绩效评价

2016-05-12王清清王建民王庆才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皖江准则指标体系

王清清,王建民,王庆才

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绩效评价

王清清,王建民*,王庆才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0

为了衡量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水平,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皖江地工各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能源效率、环境效益和综合得分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方法进行验证并对皖江各市低碳发展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皖江地区整体低碳发展绩效较低,各市低碳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存在“高增长、低发展”问题,其中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是导致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是导致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加大投资规模、创新低碳技术、培育低碳产业、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发展“两型社会”的建议。

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因子分析;数据包络法

皖江城市带(以下简称“皖江地区”)作为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要想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五年来,皖江地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这些成绩背后也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问题。那么,皖江地区低碳发展水平到底如何?是否存在“高增长、低发展”和“经济活环境死”问题?因此,对该地区低碳发展绩效进行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文以皖江地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方法对该地区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学者集中于低碳经济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第一,低碳经济概念的研究。庄贵阳[1]、付允[2]、袁男优[3]等认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一种“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模式,目的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新能源,关键在于技术和制度创新,但是,目前关于低碳经济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第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马军[4]、庄贵阳[5]、孙文生[6]等从不同研究视角构建了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所选指标大体包括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碳消费和低碳理念等,但是各学者指标体系的构建局限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无法推广应用。吕学都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低碳经济指标体系量化评估方法,有利于规范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运用实证分析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7]。第三,评价方法的研究。周泽炯[8]、刘健[9]、吴战勇[10]等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不同地区低碳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但评价方法单一。杨颖[11]、肖翠仙[12]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低碳经济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存在以下足:一是缺乏科学的数理模型,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对评价方法的交互应用,导致评价结果缺乏科学依据,验证结果的科学性不强;二是评价趋于静态性,缺乏动态对比,多运用截面数据,缺乏对评价个体前后年份的对比分析。基于此,本文作以下改进:一是在评价方法模型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皖江地区各市综合值进行测算,并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相对效率评价,验证因子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二是在数据选取上,选取皖江地区各市2010和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其低碳经济效率进行比较,从静态和动态上评价皖江各市低碳发展趋势。

2 研究设计

2.1 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发展绩效评价是多因素评价,涉及经济、社会、能源和环境等多方面。在参照现有研究基础上,遵循指标代表性、可得性和可比性原则,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四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共30个指标,如表1。

表1 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方法与模型

低碳发展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遵循科学的评价步骤,本文分两步进行处理:一是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准则层和目标层进行测算;二是在测算结果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皖江低碳发展绩效进行评价,验证因子分析结果。

(1)对指标层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条件。当KMO大于0.7时,适合作因子分析;小于0.5时,一般不适合作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要低于0.05,否则不能作因子分析。

(2)计算相关性矩阵,运用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时对因子进行抽取,得到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因子个数,利用成分矩阵确定各指标在公因子上的权重,运用回归法、Bartlett法或Anderson-Rubin法求出各因子得分Yij,公式为:

式中,Pij表示j指标在i因子的权重,Yij表示i准则层j因子的最终得分。

(3)依据各因子的测算得分,用方差贡献率作为因子权重,求得准则层得分,公式为:

式中,Wi表示i因子在各准则层的方差贡献率,Yi表示各准则层得分。

(4)以准则层得分为投入指标,以目标值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测算低碳发展绩效,验证因子分析结果的科学性,模型为:

λ≥0,i=1,2,…,m;r=1,2,…,q;j=1,2,…,n其中,θ表示综合效率,θ越大表示,综合效率越高,当θ=1时,说明当前投入、产出之间完全有效;Xij表示第i个DMU的第j个投入指标;Yij表示第i个DMU的第j个产出指标。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皖江地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和六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因为金安区和舒城县数据不完整,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予以剔除。原始数据均来自于2010年和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为计算所得。由于评价指标方向不同,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意义,对正负指标分别作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3 实证分析

3.1 准则层评价

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运用SPSS19.0对各准则层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而求得各准则层得分。以经济发展为例,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进行因子检验,得到KMO值为0.764,大于0.7,较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为127.468,显著性水平为0.000(P<0.01),因子检验通过。

由表2可知,因子1线性组合Y11=0.53X11-0.81X12-0.83X13+0.96X14+0.98X15+0.94X16+0.48X17;因子2线性组合为Y12=0.4X11+0.57X12+0.53X13+0.05X14+0.04X15+0.23X16+0.8X17。通过表3得到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前两个因子特征值为4.613和1.447,方差贡献率为65.9%和20.7%,累积贡献率为86.6%(>85%),说明解释了86.6%的指标内容,数据拟合较好。因此,经济发展测算结果为Y1=0.659Y11+ 0.207Y12;将其他3个准则层也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皆通过因子检验。

表2 成分矩阵

表3 各因子贡献率表

同理可得到社会生活、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因子分析结果分别为:

Y2=0.527Y21+0.1995Y22

Y3=0.524Y31+0.279Y32

Y4=0.301Y41+0.237Y42+0.208Y43

皖江地区各市准则层评价结果如表4。

表4 皖江城市带准则层评价得分

由表4可知,皖江各市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上差异较大。从离差来看,皖江城市之间准则层最大离差分别为1.8023、1.8302、1.3258和0.6731,说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是导致皖江地区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而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是导致差异性的次要原因;从平均值看,以上四方面分别的50%、62.5%、37.5%和50%的城市低于平均水平,说明在社会生活上皖江地区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应该重点解决;同时要极力缩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差异,并注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2 目标层评价

根据准则层测算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评价皖江地区各市低碳发展综合水平。因子检验得到KMO值为0.690,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P<0.01),基本达到因子分析条件,得到线性公式为: Y=0.5213×(-0.743Y1-0.03Y2+0.862Y3+0.889Y4)+ 0.2612×(-0.275Y1+0.974Y2-0.08Y3-0.119Y4),累计贡献率为78.3%,评价结果如表5。

表5 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综合值

由表5可知,皖江地区整体上低碳发展水平是下降的,2014年的低碳发展平均值比2010年下降了15.16%,特别是铜陵,低碳发展水平从正值转变为负值,说明皖江城市带整体存在“高增长、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部分是依靠环境消耗来获取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是与此同时,马鞍山和宣城的低碳发展水平是上升的,说明这两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重环境的保护。从排序看,2014年低碳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宣城、安庆、滁州、池州、芜湖、合肥、马鞍山和铜陵,与2010年相比,除宣城和芜湖变化较大外,其他城市则保持平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作为安徽省会,低碳发展水平一直比较落后且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

3.3 皖江地区DEA评价

通过对皖江地区进行DEA评价得到各市低碳发展绩效水平,除宣城和铜陵变化较大外,其他城市排序与因子分析结果大体一致,验证了因子分析法的可靠性。从表6可知,在保持当前低碳发展水平的情况下,滁州、池州和安庆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不能通过减少投入来提高低碳发展水平,而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则可以分别减少32.7%、33.1%、24.3%、11.2%和19.3%的投入达到综合效率有效。从平均值来看,皖江城市带总体纯技术效率非常高,只能通过加大投入规模来提升低碳发展综合水平。从规模报酬看,合肥、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应加大投入规模,发挥规模效益,滁州、池州和安庆应保持当前低碳发展水平,而宣城应减少投入规模。

表6 皖江城市带低碳发展DEA评价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皖江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皖江地区各市低碳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是导致差异的次要原因。从静态角度看,皖江地区低碳发展从高到低依次为宣城、安庆、滁州、池州、芜湖、合肥、马鞍山和铜陵;从动态角度看,皖江地区整体的低碳发展水平是逐步下降的,承接转移过程中存在“高增长、低发展”问题;从DEA评价结果看,皖江地区平均综合效率较低且差异较大,而规模效率是提升综合效率的唯一途径,技术效率贡献空间有限。

4.2 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皖江地区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一是加大投资规模,极力缩小各城市间的差异,全面发展“两型社会”。近年来,皖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导致区域间经济差距分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皖江地区科学发展,政府必须“降差提质”,加大对落后城市的投入,提高先进城市的发展质量,努力缩小地区差距。首先,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行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努力打造“一轴双核两翼”的功能布局,加快区域联动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极力促进皖江地区均衡发展。同时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并进,放弃短视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之路。其次,在能源利用效率上,应不断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后,在环境保护上,要加大碳汇建设,不断减少碳源,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入,不断增加造林面积,关闭一些高污染企业,实现“钱袋子”和“蓝天空”双保证。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大低碳技术支持力度,发展低碳产业。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应放弃短期的“政绩观”陷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对一些低碳创新的项目给与资金保证和政策优惠。以合肥市为例,作为安徽省省会的合肥市应起到中心带动和区域辐射作用,拥有全省最好的大专院校,然而合肥的低碳发展水平却比较低,说明其没能充分发挥科技技术对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鼓励“三级联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一是鼓励大专院校设立低碳研究所,积极研究新的低碳技术,为经济助力。二是采用税收优惠和财政拨款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开发低碳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环保标准,对一些符合要求的低碳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让企业自觉发展低碳技术。三是鼓励居民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无污染能源,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同时,政府在地区规划设计上应建立低碳功能区和环保产业链,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在法律制度上不断完善碳税、碳金融和碳交易政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3]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1):43-46

[4]马军,周琳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65-167

[5]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6]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3(2):54-57

[7]吕学都,王艳萍,黄超.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27-33

[8]周泽炯,胡建辉.基于Super-SBM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12):2457-2466

[9]刘健.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4(34):182-184

[10]吴战勇.基于DEA的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5):56-58

[11]杨颖.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2(3):55-58

[12]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45-48

(责任编辑:周博)

F124.5

A

1673-2006(2016)04-0008-05

10.3969/j.issn.1673-2006.2016.04.003

2016-0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承接产业低碳发展绩效评价与驱动模式创新”(7147300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低碳发展绩效评价与利益驱动机制研究”(SK2014ZD026)。

王清清(1993-),女,安徽阜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通讯作者:王建民(1978-),河南泌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政策。

猜你喜欢

皖江准则指标体系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小鲟”过皖江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