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初探
2016-05-11苏韩颖
苏韩颖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索的平台,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关键词:主体;探究方法;情感体验;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7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8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逐步走出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误区,关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点滴经验。
一、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索的平台,自主探究,感悟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课程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研究的数学有着本质区别,课程的数学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目的的,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这是数学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数学的教学与学习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和谐发展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往往以精练、简洁、抽象、静止的数字和符号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对以鲜明生动形象感知事物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活化教学过程,开发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探索平台,充分活化学生的思维,在自主探究中,感悟并形成方法。
学生在生动熟悉的活动中,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自己完成了从现实生活到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的建构,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了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拓展自主探索的空间,丰富过程,完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抓住一切契机,给学生拓展自主探索的空间,创造表现自我发展的机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内涵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调查、探索中,开展扎实、主动、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
对于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教师要做的不是机械、反复地讲解,而是积极创设和拓展探索的途径和空间,引领学生带着方法,带着观点,带着乐趣走上求知探索的历程,教师苍白、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学到的只是僵化的浅表知识,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是最具生命活力的。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让学生品尝到探索的乐趣。在教师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展示和发展。在有利于学生健康、和谐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特点,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及各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结合自己学习的优势领域,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让个性获得和谐发展。在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数学课堂上,不时会出现未曾预约的精彩,让我们欣赏到另一番美丽的风景,数学的学习成为愉快的精神旅途,学生也会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幸福的人生体验。
三、自主深化探索结果,完善过程,发展方法
学生探索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让学生把知识进一步深化、内化和提升。“数学知识是可以遗忘的,那么被遗留下来的就是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智慧的结晶,小学生自主探索而来的方法,更让他们充满智慧。
数学学习结果的自主探索运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求得结论运用结论,充分激活、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想动起来、活起来、宽起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方法,感受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