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2016-05-11龚剑
龚剑
【摘 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提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试方法以及高校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69-03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始纷纷加入到扩充自身规模的队伍当中。同时,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困局,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国家实施了放开“二孩”的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女大学毕业生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状态与就业环境。首先,在很多女大学生的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主义经济意识,她们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这种类型的就业观念。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性别要弱于男性,并且在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时会表现得更加脆弱和消极,从而表现出更为多样化且复杂化的就业心理状态。
综观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目前尚未形成能够与“自主择业”高度匹配的新型就业制度,因此很多专业学者逐渐将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锁定于社会与家庭等外部环境当中,反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种情况,针对新形势中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是笔者乃至所有高校教育者都应当去重点思考和对待的一项任务。
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金融危机环境中的严峻就业现实
由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开始肆虐于全球的经济环境,我国的经济虽然在此次庞大的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却也让一些规模较小且市场份额不高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不小的重创。据统计,在2013年的下半年开始,国内很多金融类职业的应聘人数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在之前非常热门的外资银行与证券部门已经变得“门庭冷落”。大经济环境的动荡让很多企业被迫选择裁员和减少人员招聘次数,在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还让很多大学生都将就业意向转为机关单位之中,这就造就了国内就业市场的“一边倒”现象变得愈发严重。
(二)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女生就业的形势更是“难上加难”。北京青年报针对走女性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报道指出,北京多所高校的女大学生求职时被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减轻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与“全面二孩”政策本无关联,但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有可能加剧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这就会给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结构性失业开始不断增加
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仍然仅仅停留于传授知识的阶段当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教育还比较的欠缺。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带来之后,匮乏的社会经验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会严重阻碍用人企业与校方以及学生本身之间的顺畅沟通。考研大军虽然缓解了本科毕业生一部分的就业压力,但是在这些研究生毕业之后,仍然会组成另一个就业团体,从而对本科毕业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的两难选择,进而在矛盾与纠结的状态中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心理困扰。
(四)高校就业指导水平不高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体系中,就业指导与就业规划已经被纳入正常的高校教育课程之中,这些专业内容为毕业生带来了较为实用的指导作用。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只是局限于表现的知识,教育者还是将其当作一项教学任务和工作来“敷衍”式地完成。此外,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来分析,将近七成以上的学生都会将自己的就业目标投放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先进城市,他们不会去考虑投身到农村或是大西北那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参加工作。长此以往,城市中的大学生会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地留在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会产生迫切想要留在城市中的想法,进而让城市中的就业拥挤情况变得愈发严峻。
二、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
(一)恐惧与焦虑
焦虑心理所指的即为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与不信任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一种紧张与不安的心理状态。一直以来,在很多老一辈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重男轻女”观念,因此就会让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认可程度要略低与男生。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找到了十分中意的工作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着急且恐惧的心理,害怕自己不会找到同样合适的工作。再次,一些女同学对于社会本身就存在着较强的恐惧心理,一方面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全面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会害怕自己毕业后的薪资待遇无法达到心目中的标准,进而在无形当中形成一种愧对师长与愧对亲朋的负面心理。最后,由于女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并且对于一些感情问题还会表现得非常细腻和敏感,因此在面对就业和应聘时候的一些措施更加容易产生挫败感。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主要缘于自信心低下与自卑心理过强,造成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同时还有一些来自社会与家庭环境中的客观因素。据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都存在着怀疑的现象,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找到对应专业的工作,从而开始对即将带来的就业与应聘抱有十分强烈的悲观与畏难情绪。
(三)攀比心理
一些女大学生由于受到电视节目与网络信息的影响,开始产生争强好胜与互相攀比的不良心理状态,她们不会首先考虑到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所选单位的工作,而是一味去追求职位的高低与工作的薪资待遇。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且来自农村和山区中的女大学生,当她们经历过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之后,很难再心甘情愿地回到落后的地区去参加工作。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女大学生经常性地会将自己的现状与同班同学或是过去的初中、高中同学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过得比较好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这种充满攀比心理的女大学生非常容易将别人的优秀当成自己嫉妒之心的来源,从而通过诋毁与诽谤他人的方式来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一丝的满足。长此以往,她们周边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急速恶化,将自己陷入众人讨厌的尴尬境地。
(四)依赖心理
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由于女生的情感细腻且非常敏感,从而会逐渐形成决策能力差且遇事优柔寡断的性格,尤其是在面临新环境与新机遇,总想着要靠家长、师友以及男友来为自己做决定。另外,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受到了中国传统观念与顺从价值标准的干扰,在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总是会将自己的地位放置于男性之后,认为“学的好不如嫁得好”、“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男友”,从内心深处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独立人格。
三、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试方法
(一)积极克服虚荣心理,提升自强意识
在新形势下,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不喜欢拼搏进取,喜欢安逸而舒适的工作;在就业时会提出很多附加要求,诸如不要离开父母、不要加班、不要过于劳累、不要出差以及不要过于束缚等。这些看似“合理”的就业心理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都难以在毕业之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很多优秀的工作与锻炼机会,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的长远发展。
自主意识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与自信心,它不仅是一名优秀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人格,同时还是推动文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股外在动力。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的领军人物,应当摒弃“家庭为主”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性别意识,让自己成为与男性平等存在的优秀工作者。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就业主动性。如果求职与就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一个人生阶段,那么与其在被动的等待中度过,还不如让自己振作起来主动迎接挑战。很多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选择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当中,例如现在在网络中比较火的“豆腐西施”、“鱿鱼女神”以及“地摊女王”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来创造财富,进而逐渐走向人生辉煌的优秀女大学生。
(二)深入分析个人特长,发挥性别优势
1.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
女性拥有一些性别上的优势,表现为:首先,生命力旺盛,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爆发出较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其次,善于交友,拥有十分细致的观察力,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与愉悦。最后,直觉敏锐,十分细致的观察与理解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比较善于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身边的人,等等。通过对以上的这些女性的性格优势进行理解后可知,女大学生在很多岗位中会比男性更加如鱼得水,其中包括文字整理、文案撰写、设计绘画、教学、导购以及洽谈业务等。很多从高校中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具备着精力旺盛且敢于拼搏的工作精神,她们非常迫切地想要尽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与同事群体之中,并且想要在工作岗位中展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自身价值。只要女大学生自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可以比男性在职场中更加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与认可。
2.学会低头,虚心学习男性的优点
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很多优秀的事业型女强人都表现出十分坚强的外在形象,她们身上不仅存在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同时还具有男性果敢坚韧且勇于奋斗的另外一面。在两性之间的频繁互动中,女性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所崇拜和喜欢的男性当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自然而然通过学习男性身上的优点来逐渐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为此,笔者建议女大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当中可以多多培养自己的双性化性别特质,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驾驭男女性格之中的平衡点,进而在职场中做出正确的跨性别行为。
3.努力克服愤慨心理,树立就业平常心
在刚刚进入就业阶段的女大学生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一颗平常心,时刻告诉自己就业竞争是公平且充满挑战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所肩负的就业压力的确是存在的,而社会中也着实有着一些就业歧视与不公平现象。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不是怨愤不已和消极,而是要越挫越勇和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女性的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都不会比男性相差丝毫。事实上,在新形势当中的很多用人单位都不再拥有那种“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错误 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都开始逐渐认可“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与性别相关”的用人理念。为此,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之路势必会变得越发平坦和宽阔,眼下最应该去做的就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加从容且自信地迎接属于自己的职场挑战。
四、高校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日后的学科设置与专业内容规划中,高校的教育者要坚持以社会和就业需求作为教学导向,同时将女性本身的性格优势与性格缺陷纳入到教学内课程之中,结合班级中女性学生的整体特征来科学化的增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演讲与座谈活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女大学生的双向发展意识,帮助她们可以在在校期间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生活技能,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女大学生的品格修养与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要在校内的心理辅导中心中专门设置女性就业咨询专区,让女大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就业需求与综合能力,在第一时间帮助她们排解心中的就业困扰与求职压力。
三是就业指导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有关于理想教育的培训活动,让女大学生可以逐步的看清自身的性格优势,并找到如何向男性学习的正确方法。
四是就业辅导部门要定期向女大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计划指导,及时帮助她们纠正自己错误的求职与应聘观念,并结合他们不同的专业特点来提供更多的求职和就业机会,让女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可以大幅度的增加。
五是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同时结合历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科学化的比对和分析,帮助高校女大学生可以更快找到正确的求职方向。
【参考文献】
[1]邹燕,曾捷英.金融风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
[2]莫海兵.探讨大学生与职业员工职业规划的异同与衔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
[3]尹丽.浅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心理问题及调试对策——以怀化医专为例[J].新闻天地,2013(6)
[4]孙平,孙明之.自我剖析的强有力武器——霍尼的自我分析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
[5]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2012(3)
[6]荆桂英.女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