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教学情境的几点思考
2016-05-11雷振国丁秀兰
雷振国 丁秀兰
摘 要:情境教学,又被称之为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氛围和实实在在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多形式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师;新课标;教材;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6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64
一、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再让学生坐在教室内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成为纯粹的信息接收器和储存器,而应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来激发学生,使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在乐中学,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本身的乐趣。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由教师本身的素养所决定,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多种能力,并能恰当运用到教学实际当中。
首先,广大教师对情境教学认识的程度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情境创设的能力是运用情境教学的首要条件。为此,要实施情境教学,教师首先需要更新观念,多学习,多研究,多实践,用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来充实自己,从而摆脱旧观念和旧模式的束缚,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其次,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积极体验课堂,从而实现课堂中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三维双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许多成功的情境教学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情境教学的创立者李吉林教师、福建福甫的许玉香教师等,他们之所以在情境教学的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另外,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世界,自觉地与学生“相似”,和学生平等相处、平等交流,当学生的参谋和顾问,教学相长,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
再次,教师要能够调动各种资源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进行教学。一名教师所具备的各种基本能力以及创新素质决定了他对情境教学方法的开展和应用的效果。综合素质强的教师,可以调动各种基本能力从生活中捕捉恰当的教学情境,在教材中挖掘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情境,巧妙地结合各种教学原理,利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情境教学在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
创设教学情境,必须立足教材,从教材出发,紧扣教材,所有的情境必须服务于教材,以利于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情绪,唤起他们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为达成有效教学创造条件。另外,创设的教学情境还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知识的切入点,紧扣教学环节,紧扣知识和技能,让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
创设教学情境,教室还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创设教学情境,这里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而且要做到既便于解决当前教学的问题,又能够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尽量让学生自己来体会,自己来思考,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时时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氛围、竞赛氛围和合作氛围,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氛围、竞赛氛围、合作氛围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而且可以使学生能长时间保持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来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由于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持久,往往被一些无头事物吸引而转移,所以教室在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以趣制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出发,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积极、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教材内容,激扬学生思维,这样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精彩,学生得到的知识一定会更丰富,教师自身的发展也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