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数学在实践中运用的困境与建议

2016-05-10刘志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教师教学建议

刘志军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生活数学对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兴趣的促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生活数学的运用情况却不尽人意。基于生活数学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从教师教学、教材编写、学校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解决建议。

关键词生活数学 教师教学 建议

生活数学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积累的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度极高的数学信息与元素。这些信息与元素一方面促进学生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易于理解,另一方面又引领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出来加以解决。与传统数学学习过程不同,生活数学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过程。在这当中,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妥善组织以及学生情感态度的充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学习内容的吸收变得更加顺畅自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将原本枯燥的学习转为一种关于生活的体验与活动,通过生活这一媒介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值得强调的是,生活数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在生活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数学现实,他们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构建数学、接受数学,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要学习的内容再创造出来,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

但是,生活数学并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数学。一方面,通过学校教学学生可以更系统、更简洁地习得人类社会积攒的优良文化。另一方面,学生知识的学习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生活体验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在强调生活数学实施的同时,处理好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生活数学在实践中运用的困境

1.教师对生活数学的理解与态度问题

首先,教师对生活数学的内涵概念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提及生活数学这一名词时,很多一线数学教师都表示鲜有听闻,仅有少部分教师表示曾在网络或期刊上有过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对生活数学理解有所偏差。生活数学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生活数学化,二是數学生活化,而有些教师却将生活数学理解为其中一部分,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注重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没有真正体现生活数学的完整内涵。再次,教师对生活数学实施态度上存在偏见。部分教师认为生活数学的实施必要性不大。有教师在访谈时就表示,“生活数学的实施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实施起来费时费力,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毕竟中学教育还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最后,生活数学实施形式化。许多教师往往在公开课上十分注重生活情境的设置、讲授知识与学生实际经验的结合,而回到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则很少注重生活元素的融入。这表明教师们仍没有领悟生活数学的真正内涵。

2.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问题

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于新课标中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学习,且数学教育价值观模糊不清。而即便是对数学教育理念有一定认识的青年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课堂驾驭能力不足、生活数学与系统知识整合能力不强、生活资源中的数学提取困难,以及生活数学实施过程中背景设置及举例不恰当、脱离学生实际等。

3.教学环境问题

首先,教学设施缺乏,不利于生活数学实施。特别是教学环境较为落后的偏远郊区,教学条件还有所欠缺,不利于教师实践活动的展开。其次,教师压力大,负担重。中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的辛苦与压力,致使教师在紧张的教学环境下,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实施生活数学。再次,应试教育阴影依然存在。素质教育已在我国实行多年,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试教育却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把提高成绩看做是重中之重的第一要务,完全偏离了正确的教育轨道。在这种教育大环境下,试问教师又如何给予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活数学以足够重视呢?

二、生活数学在实践中运用的建议

1.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1)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动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具有其特有的学科魅力。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数学太难,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导致此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学生不能用已有生活经验去理解抽象的学习内容。最新颁布的《初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合理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新知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在适当情况下,我们应重新考虑和讨论这个把教室和学校的经验与生活经验分开的隔膜的渗透性,并且我们将寻求如何来提高它的渗透程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位有心人,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最终结合认真思考筛选出适合特定教学内容的生活资源。其次,教师应积极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课堂情境即指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创建一定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近年来,课堂情境创设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广泛认可,特别对于生活数学来说,其积极效果尤为明显。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不仅打消了学生的陌生感,而且令学生身临其境,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提高。情境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紧贴学生实际生活,问题情境应合理合适,情景设置不可过频,注意适时引出新知。

(2)组织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数学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标准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规定每学期实践活动的次数至少为一次。同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活动实践中学习。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对于生活数学的有效实施、学生创新精神及应用意识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但调查发现,教师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情况却并不乐观,仍有待加强重视。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实践活动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生活数学实施过程中组织的实践活动必须具备较强的生活性、目的性、针对性。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意识。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已有活动经验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一方面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生活数学的感知与体验,通过直观而又生动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将已习得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发生联系,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实用性。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全体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在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数学教育观,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学生应用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在此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数学练习题形式创新。以往的数学练习往往取自教材或课外辅导书,形式单一、缺乏内涵、枯燥乏味,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令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变成了一种负担。对此,教师应尝试摆脱教材例题的束缚,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现实存在、趣味性高的数学练习题,从而在知识巩固的同时,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第二,数学作业多样化。数学的一项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以往的数学作业通常仅以书面练习形式呈现,形式过于单一,抑制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新课标指导下开发多样而生动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体验生活,培养能力。新型数学作业形式大致可分为现实问题类作业、实践活动类作业、调查类作业以及手工制作类作业等。现实问题类作业即教师布置客观存在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结合实际进行解决。实践活动类作业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感知体验,从而加深印象与理解。调查类作业即学生深入社会,通过多种调查手段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并应用已有经验,提出观点及解决方法。手工制作类作业一般出自几何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图形的制作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2.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1)丰富教材内容呈现形式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等多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呈现形式应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单单围绕教科书展开。同时,教材编写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适当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与问题,从而在原有基础上体现更强的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与动力。

(2)例题、习题贴近生活,符合实际

首先,例题及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材中例题及习题的编写应尽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并与时俱进,增添当下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验数学学习为生活服务的价值所在。其次,例题及问题应体现科学性与适切性,符合实际。例题的编写不能与常识相违背,必须重注其科学性与适切性,联系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特点。在教材中曾有如下例题“小明手拿一根长为2.4米的竹竿进家门,门高2.5米、宽1.5米,问小明能否将竹竿拿进家里”。这个问题出自勾股定理部分,考察学生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但这一例题的设置存在很大问题。正如学生所说“我为什么非要试图沿对角线考虑呢?横着拿,再进家门不好吗?”

3.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

(1)鼓励教师创新与发展

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新课程相关理念的学习与实践,鼓励教师教学创新,将生活数學运用到日常授课之中,而不仅仅是公开课上,并适当给予教师精神与物质层面的支持。

(2)保证综合活动实践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对于学生学以致用、个性特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实施并不乐观。因此,学校应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加大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并对教师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适当采取奖惩的方式予以公开,从而促进教师贯彻落实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改革教师评价及考核制度

进行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打破以往根据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多少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核的方式,采取多种教学评估手段,从教学情况、实践环节、学生反馈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对生活数学实施的重视,发挥教师对生活数学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玮.数学教学生成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4]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乃涛.基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实践的把握[J].江苏教育,2012(4).

[6]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再探[M].刘意竹,杨刚,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 袁丽景.生活:数学教学的起点与回归[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2).

[9] 杨美青.寻找生活数学建构数学思维[J].课堂经纬,2010(634).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教师教学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优化策略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学比教更为重要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三代人的建议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