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官清廉节俭成为习惯
2016-05-10吕红霞
吕红霞
治政廉为首,廉为政之本。清正廉洁,是中华优秀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朝历代为官为政必备的素养。儒家思想把清廉看作为官的三大法宝之首。孟子说,取不义之财,就伤了自己为官的清廉;班固说,做官如果不能做到廉洁公平,国家就无法获得良治,受到伤害的就是老百姓。面对险恶的官场生态环境,每个官员面前有两种选择:随波逐流、贪腐享乐,或者清廉自律、洁身自好。
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鲁国的高官公仪休嗜鱼却不受鱼,正是为了年年能吃到鱼;宋国的子罕以“不贪”为宝,晋大臣胡质以“清廉而畏人知”留下千古美名;诸葛亮在上呈皇帝的《自表后主》中,公开自己的家庭财产;包拯拒收皇帝贺礼,在朝廷开廉洁之风;清代张伯行力禁馈送,以为馈送之礼皆为民膏民脂、不义之财。这些能臣廉吏,尽管官阶高低不同,所处时代跨越数千年,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守住为人为官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不敢越雷池一步,真正做到了“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他们名留青史,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成为千万官员廉洁为政的典范和楷模。
许多明君贤相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深知清廉为官对国家社稷的重要性,尽管身居高位,却能够时时居安思危,怀有深深的忧患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深厚的根基。
但是,历史往往走在相似的道路上。随着国力的增强、财富的增加,官员的奢靡浪费享乐、声色犬马之风伴随而来,将官场搞得乌烟瘴气,国家由此从盛转衰,自骄而败,由存而亡。纵观中国历史,从夏商周到汉唐到宋元明清,几千年的政权更迭兴替,概莫能外。这就是历史为我们揭示的铁律:为官者清廉,则国家兴盛,为官者贪腐,则国家败亡。
所以说,吏治腐败是执政党最大的危机。吏治则国治,吏治则民安。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才能解决民心向背的问题。治理国家,表面上是管理老百姓,实际上是治理官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的力度、深度、广度,加强依法治国建设,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官员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官场生态环境,建章立制,让官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
“居官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廉洁和节俭是孪生子、亲兄弟,不可须臾分离。清廉的官员往往能自觉做到节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已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节俭在持家治国中的重要性。明人徐榜在《宦游日记》里曾说节俭有四大益处:可以养德、可以养寿、可以养神、可以养气。司马光在家训中告诫儿子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林则徐在去广州履任途中颁布“五不准”,身体力行,把节俭落到实处。节俭不是吝啬小气,浪费也不是大方,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进北京迎接大考时,毛泽东同志高屋建瓴,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解放初期,毛泽东又指出,“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这些教诲和优良传统应该长久被铭记、传承,而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大力整顿四风,转变作风,正可谓是针砭时弊、有的放矢、恰逢其时。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作为支撑,就不可能自强自立、发展进步、兴旺发达。希望每一位官员都能把清廉节俭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