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精神启示下的中国语言学学派建立问题反思
2016-05-09车向前
摘 要:以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语言科学性和自然科学精神在语言学发展中的地位进行溯源和分析后认为,语言学研究应本着经验科学的基本精神,重视语言学本身的科学性,结合自然科学的领域的最新成果,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可为中国语言学学派的建立给予新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学学派;自然科学精神;语言科学性;反思
作者简介:车向前(1989-),男,甘肃岷县人,学校:西安工业大学,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语言哲学。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1
2007年,钱冠连《以学派意识看外语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课题:在西方语言学各种流派不断强化的今天,国内语言学界对于理论的研究绝大部分仅限于引入和介绍,缺乏独立有创见的语言学学派。此论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其中如刘利民教授提出的哲学追问视角尤为独特。本文以该问题为切入点,对自然科学精神在语言学发展中的地位进行溯源和分析,来试图说明:只有本着经验科学的基本精神,将视野扩大到自然科学领域,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建立中国特色的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才不是一句空话。
一、从科学的基本特征看语言学的科学性
学派创立须对语言学科学性有足够的认识。一门学科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客观的研究对象、系统的学理。自然辩证法中,作为科学的理论有几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内容的客观真理性及本身的可证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理论,过去的理论逐渐被目前的理论所修正,目前的理论在未来会被进一步完善。其次是结构上的逻辑性。理论需要可以操作、多次重复验证核查保证其有效性和说服力;再次是功能上需要具备科学预见性。即通过该理论可预测事物在未来发展的走向。据此,语言学首先应该是一门科学,它有客观的研究对象——语言。它必须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切入角度,例如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等,均有各自成熟的研究方法,如描写分析、结构分析等。这点我们将在下一点着重讨论。
二、自然科学精神在语言学流派建立中的地位
一个科学的语言学理论是怎么形成的?传统研究语言学多从主观的角度进行。而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在科学哲学的影响下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研究范式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初期。在索绪尔的推动下,历史比较语言学过渡向以结构描写为方法的现代的语言学。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启示下语言具有哲学的、物理的和生理的特点得到更深入的探索。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 乔姆斯基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研究从描写语言符号系统内部成分的结构主义转向了解释语言的运作机制和认知的研究。至此语言学研究不再单纯而保守,受到了数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力推动,与不同自然学科的联姻让它研究拥有了开阔的视野。
事实上,从弗雷格起,语言哲学早就走入了对形式的深刻思考,而当代语言学研究不同的语言学派或多或少都有形式化的理论表达成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蒙太古第一次把元数学系统而广泛地应用于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蒙太古语法。他严密的代数运算就是一种试图从逻辑角度来对语言进行精密化、形式化研究的典范。再以布龙菲尔德为例,他根据俄国学者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人类的语言过程就是由一系列刺激和反应构成的:即S-r…s-R,S表示实际刺激;R表示实际反应;r表示语言替代性反应;s表示语言替代性刺激。其《语言研究导论》、《语言论》就是立足心理学来阐释语言的。当然,乔姆斯基更是语言学科学化的缔造者,他站在生物的基本立场上,从语言的角度把对人类认知活动的探索推向了学科的前沿,他坚持人脑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普遍语法。他的“天赋假设”认为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能力之一是语言能力,即提供了一个对语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所需的感觉系统以及一个很精细的确定某一种语法的图示。至此生物学和语言学互相吸收,更促进了生物语言学的发展。
三、对中国特色语言学派建立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到,语言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是可以遵从严格的经验科学的科学研究精神的。同时,语言学还在研究方法上,也能够跳出模糊的描述,注重经验科学的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而这些与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因此了解自然辩证法对语言学的研究就变得极为必要,甚至不可或缺。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引发了诸如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的技术的日新月异,自然科学技术和方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语言研究之中。通过上文对当代语言学研究与数学和生物学的结合能够发现, 如果能够提出更有新意的理论,并用可信服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加以验证,当代语言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可以实现跨越,成为联系两个视界的纽带。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学流派,我们不能再满足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定性研究方法, 而应该借用、掌握自然科学诸如数学、逻辑、生物、心理学的某些研究方法,用创造性思维打通中国语言学研究与世界的联系。以神经语言研究为例,结合汉语语料,对语言和大脑神经及其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纵深研究,不失为开拓学科的建设道路的好方法。当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为语言学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照的同时,也为研究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及观念上的挑战,呼唤中国特色语言学派的出现,也即呼唤不拘泥传统、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钱冠连. 以学派意识看外语研究[J].中国外语,2007,(1)
[2]刘利民.“是”与“真”的哲学追问与语言学流派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郭贵春.论科学与语言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