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社区中文学校汉语教学研究

2016-05-09程琴李柏令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教学过程

程琴 李柏令

摘 要:本文从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两方面对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着重分析了该校汉语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总结出其在汉语教学中的特点,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海外华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海外社区中文学校 教学过程 汉语教学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中国成为了第三大移民来源国,而汉语也成为除英语以外的第一大语言。为了使华裔子弟能够从小掌握汉语、传承中华文化,澳大利亚华人社团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汉语文化教育,其主要的途径就是周末的社区中文学校。澳大利亚社区中文教育是该国汉语推广事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全球华人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针对澳大利亚汉语教育与教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其中针对中文学校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例如,Orton(2008,2014)曾对澳大利亚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情况和汉语教师做了调研,但未涉及社区学校。Cardona et al(2008)曾考察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各类社区语言学校的发展状况,中文学校是其中一部分。吕俞辉、张和生(2015)曾对澳大利亚中文学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现有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的介绍和分析,尚未从微观层面进行个案研究。

悉尼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是该国华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社区中文学校最集中的地方。大同中文学校创办于1992年,在当地中文学校中历史较长,而且规模较大,拥有4个校区,学生人数常年保持在400多人,教师28人。该校以小班形式开展教学,全校分为14个年段和2个系列,共设37~40个班,每班人数在8~15人之间。由于该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在当地乃至全澳大利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被中国国务院侨办授予“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悉尼当地48所中文学校中仅有3所获得该项称号)。因此,我们选择该校为个案,对其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同类中文学校的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我们通过对该校校长的访谈了解到,大同中文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汉语兴趣;倡导交互式教学,强调教与学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重视汉字教学。

上述教学理念是怎样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于2015年5月16日上午9:00-11:00,在大同中文学校Ashfield Boys High School校区,对启蒙(A)班的一堂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全程观察,并在课后就相关教学问题对任课教师“A老师”进行了访谈。启蒙班的学生为4~6岁的儿童,是该校14个年段的汉语班中层次最低的班级,学生年龄最小,水平也最低,其习得效果是日后学习汉语的基础。“A老师”是移居澳大利亚的华人女教师,之前在中国国内有20多年的中小学教龄,后在大同中文学校任教13年之久,教学经验丰富,是该校的教学骨干之一。

二、汉语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逻辑安排以及每项教学活动的实施步骤,在教学中处于比较稳定的地位。据校长介绍,该校的教学过程总体上遵循统一的步骤,大致包含“热身、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活动练习、活动成果展示、作业”等,但是任课教师也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

该堂汉语课的信息如下:

教学对象:4~6岁学生,其中11个华裔,4个非华裔,共15人;使用教材:《汉语拼音》《幼儿汉语》。教学目标:(1)通过对五种颜色词的学习,学生能够看到不同颜色说出对应的汉语词;(2)通过对句型“我喜欢……”的练习,学生能够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喜好颜色的愿望;(3)能够正确书写“红”“白”两个汉字。

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1.热身

在热身阶段,A老师所做的活动,如表1。

从表1可见,A老师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时,最先采用了用汉语打招呼的形式。接着,她采用了边唱歌边做动作的方式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数字。这首数字歌是由教师根据英语儿歌的曲调自编的,歌词为:“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五、六、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八、九、十,八、九、十”。最后,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拼音配对,巩固旧知识。

在课后对A老师的访谈中,她谈到海外出生的华裔孩子缺少汉语语言环境,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用语中尽量使用图片、唱歌等比较轻松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2.新课导入和讲解

热身和复习旧课结束后,A老师进入新课导入阶段,如表2。

操练 展示提前准备的教学用具——气球,同时在白板上贴上带有图片、汉字和拼音的生词卡片(“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领读、指读。采用已学句型“这是什么?”提问,在此基础上引出“这是什么颜色?” (1)依据白板图片在教师所读遍数基础上“+1”或者“-1”跟读生词。例如:听到老师读两遍“气球”以及“+1”的口令,就跟读三遍,如果听到“-1”,则跟读一遍“气球”,依此类推。(2)听指令做动作。例如:“如果你今天穿的是红色衣服,站起来”“如果你穿的是黄色裤子,站起来”等。(3)在教师指读时回答问题,操练“这是……”句型。

展示不同颜色的气球,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引出新句型“我喜欢……色”。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从教师手里获得准备好的气球。前提是必须准确说出“我喜欢……色”这个句型。

根据观察,我们发现,A老师在介绍新课内容时,用了承接和展示的方法,选取了实物和彩色卡片等比较直观的形式介绍新内容。此外,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新知识后,还进行了相关练习加以巩固。

在课后对A老师的访谈中,她提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课堂的组织者,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学生练习,通过更多的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同时她也强调了海外教学与国内教学的不同,指出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成长的华人孩子,由于平常缺少足够的语言输入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汉语,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用英语进行解释。

3.活动练习

新课讲解完后,A老师进入对该课生词和句型的练习活动,如表3。

表3:语言练习活动

活动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全班活动 将PPT上已准备好的歌谣展示给学生,把出现的颜色气球贴在白板上,带动作领唱三遍。歌词为:“气球、气球,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气球、气球,什么颜色?红、黄、蓝、白、黑色。” 全班学生先跟唱三遍,然后在教师指令下唱。例如:教师把手抬高,学生就大声唱;教师把手放低,学生就轻轻唱。学生与教师对唱,教师唱第一句,学生则唱第二句。

带领学生写汉字“红”和“白”。先用smartboard 展示这两个字的笔顺,然后带领学生在空中比划这两个字。 看smartboard上的汉字图(笔顺已用箭头和数字标出),跟老师一起按笔画进行比划。

拿出可以捏汉字的橡皮泥,发给每个学生。给写得好的学生奖励。 在跟老师练习后,学生自己用橡皮泥捏“红”“白”两个汉字。完成后把汉字写在拼音本上。

小组活动 将15个学生分成三组进行比赛,评选出“最美歌声组”。 听从教师指令,完成歌谣比赛任务。

结对活动 发给学生提前准备的未涂有颜色的气球纸卡。巡视课堂,提供指导和帮助,维持课堂纪律。 给气球涂色,告诉同桌“我喜欢……”。

个人活动 展示不同颜色的气球,答对者给予奖励,未答对者给予指导。 根据气球颜色,选择自己喜欢的气球,说出“我喜欢……”。

从表3可见,A老师采用了全班活动、小组活动、结对活动和个人活动等4种方式贯穿她的整个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在进行小组比赛时已接近课堂教学的尾声,这时学生大都已经疲惫,注意力已经不太集中了。但这时教师宣布要进行歌唱比赛,评选出“最美歌声组”,恰当地抓住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很快就使课堂气氛重新活跃起来,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访谈中,A老师认为,在海外长大的孩子受西方教育影响,比较好动,不像国内的孩子比较好管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游戏、比赛、做手工、唱歌等活动,让他们练习汉语,使学生在动中学习目的语。另外,社区中文学校的孩子大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来到学校学习的,自身对中文学习并没有太大热情,所以教师更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活动成果展示及评价

在课堂活动完成后,A老师对学生活动成果进行了评价,如表4。

表4:课堂成果展示活动与评价

活动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唱“气球、气球……” 仔细听学生唱、看学生反应。在小组唱完后指导全班一起操练,给学生正面评价。 根据教师指令按小组依次进行,最后与其他组学生一起唱。

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涂色的成果 观察学生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和奖励。 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介绍自己喜欢的颜色,操练“我喜欢……”句型。

课堂汉字作业展示 检查学生捏汉字与写汉字的情况,将两者进行对比,分别给予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 将自己所捏和写的汉字展示给老师看。写得好的学生将汉字写在白板上,让大家互相学习。

根据观察,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表现自己的汉语能力时表现出很大热情,他们很乐于表现自己,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

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自我发展,当地全日制学校也很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给予的评价都是正面评价。因此,学生不怕犯错,勇于表现自己。A老师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自我认同感的提升,拉近了学生与汉语的距离,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5.作业

在学生展示完学习成果后,A老师给学生留了家庭作业,内容是写“红”与“白”两个汉字,把“气球、气球,什么颜色?”这首歌唱给家长听,练习说与写的技能。

据A老师介绍,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布置作业的形式是给每个学生发作业条,并让学生放在教材的第一页,以便让家长知道每节课所学内容,有助于课外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学相关要素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效果,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

三、大同中文学校汉语教学的特点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大同中文学校的汉语教学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快乐中学习汉语,把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部分

在针对儿童的汉语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爱玩、爱动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学中从热身、导入、讲解和练习等各个环节都采用了活动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汉语兴趣。在A老师的课堂上,即便是机械的语言练习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跟读语言时,她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跟着教师一遍一遍读,而是在教师所读遍数的基础上“+1”遍或者“-1”遍,且适当调整速度,使学生在教师口令中读出不同的花样来,让枯燥的机械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能将轻松活泼的活动和学习的语言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用汉语、练习汉语,就能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习得目的语。除了跟读以外,A老师设计的活动还有唱歌、做手工、配对卡片、比赛等,符合儿童学习特点,易于接受。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汉语,为他们对汉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也有利于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张志远,2002)

(二)重视课堂教学互动

Palincsar(1982)最早提出“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强调教与学要素之间的“双向性”,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要进行不断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双赢。

在A老师的教学中,她采用了全班活动、小组活动、结对活动和个人活动等。全班活动和个人活动有助于进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小组活动和结对活动则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完成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都进行了互动与交流,让整个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活跃,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练习语言的机会,巩固了当天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与人交际、进行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目的语的输入

目的语的输入是二语学习最基本的环节,没有输入就不能让学习者获得明示性和暗示性语言知识,也就无法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刘珣,2003)。华裔子弟由于生活在海外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其汉语的输入大部分来自书本、影像材料等,少部分可能来自与父母的交流。在此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输入就显得十分重要。

鉴于此,A老师强调,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汉语,尽量不要用英语解释,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英语的习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记忆力强的特点,教师只要用简单的课堂用语就能开展课堂活动,不需要英语解释。汉语课堂用语的使用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

总之,A老师这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大同中文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遵循一般的汉语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了适合低龄汉语学习者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他们兴趣浓厚,踊跃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说明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ardona,B.,Noble,G.& Biase,B.D.Community Languages

Matter: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Community Languages Program in New South Wales[R].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2008.

[2]Orton,J.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Schools[R].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08.

[3]Palincsar,A.S.Improving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through the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Strategie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82.

[4]Orton,J.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复杂性[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版),2014,(4).

[5]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3.

[6]吕俞辉,张和生.澳大利亚中文学校汉语教学情况调查[J].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

[7]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琴 李柏令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200030)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教学过程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