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通话声母研究综述
2016-05-09孙益凤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声母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研究声母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人们不仅研究普通话声母的知觉特征,还研究它的生理特征;不仅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而且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声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更加客观、科学。
关键词:普通话 声母 教学
普通话音节由声韵调组成,声母是位于韵母前面的辅音。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声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声母的定义、数量、特征以及几个易混淆声母的辨别上。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日渐增多,更多的理论以及方法应用于对声母的研究,声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研究领域的扩大
(一)普通话声母本体研究领域的扩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究声母的生理特征。陈肖霞(1997)《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一文发现,在汉语两音节C1V1C2V2中,后音节对前音节元音尾的逆向协同作用,主要是由后音节声母的不同发音部位引起。协同发音不仅存在于相邻音素之间,而且存在于相隔的音素间;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C2为唇音的情况下:共振峰过渡的时长和方向在三组中略有不同。
这一时期,学者们不仅研究声母的感知特征,还拓展到对言语矫正治疗的研究,其中主要是构音障碍研究。在对具有构音障碍的声母偏误分析中,主要是探讨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偏误。丘卫红(2003)在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成人的研究中得出,儿童与成人的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的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和舌面音。毛世桢(2005)研究了构音障碍儿童的声母发音偏误,从发音方法看,样本中以塞音/擦音/塞擦音的偏误比例最高,其次为浊音/清音的偏误,再次为送气/不送气的偏误;从发音部位看,样本中以舌根音的失误率最高,其次为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再次为唇齿音,而双唇音和舌尖中音的偏误率最低。
除了声母自身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声母同韵母、声调的相互关系。
钱文俊(1982)研究发现,不存在基频的清辅音声母同声调之间有一种互相补充的作用,清辅音作声母,声调就要高一些;另外,清辅音声母是否存在,会影响声调的清晰度,如果没有清辅音声母,声调就没有那么清晰,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杨玉芳、金凌娟(1988)以合成的普通话CV音节做材料,研究了塞辅音与声调之间在直觉上的相互作用问题。得出的结果是:塞辅音的发音方式影响声调的知觉,不送气使听者在辨别声调时倾向于基频曲线起点高的声调反应;音节的声调也影响对塞音发音方式的判断,在一、四声音节里,听者倾向于将塞擦音听成不送气音,在二、三声音节里,听成送气音。
(二)声母教学研究领域的扩大
这一时期,在声母教学上,人们不仅关注卷舌和平舌声母,还关注其他声母的教学。李鼎兰(1981)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角度考察了普通话的拼音教学,在声母教学上,提出先教唇声母“b、p、m”,再教“j、q、x、zh、ch、sh、r、z、c、s”的教学顺序,对声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作为二语言的声母研究日渐兴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余维(1992)通过对比汉、日声母得出汉日声母的差异,日语声母有清浊对立,汉语声母无清浊对立,但是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据此指出汉语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是教学的难点。申东月(2006)对比分析汉日声母系统,指出在声母r教学过程中,可用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sh”来引出声母“r”,以此解决日本留学生易将舌尖前边音发成舌尖前闪音的问题;针对日语有清浊的对立,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提出可以利用日语清塞音和塞擦音的音位变体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这一特性来引导学生;针对留学生舌尖前音、舌尖后音不分的问题,提出要引导学生找准发音部位。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
(一)普通话声母本体研究理论基础不断拓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验语音学的理论进一步应用于声母研究。冉启斌(2008)用频谱重心和分散程度两个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对普通话的5个清擦音的声学空间重新进行分析,得出普通话的清擦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散程度小并且谱重心高、分布范围小的/s/、/?/、/?/,另一类是分散程度大并且谱重心低、分布范围大的/f/、/x/,并且认为擦音某个时间点上的能量分布情况与该擦音在一段时间上的整体表现具有一致性。胡蔓妮(2008)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汉语普通话清浊对基频的影响,实验得出,普通话中清、浊辅音对基频有影响,清辅音后的基频值高于浊辅音后的基频值是因为这两种作用的共同影响。从统计数据上看,浊辅音对基频降低的幅度比清辅音对基频提高的幅度大,且二者对基频影响所持续的时间不同,清辅音所持续的时间较短,浊辅音所持续的时间较长。
另外,区别特征理论的引进为普通话声母的本体研究带来了生机。吴宗济1980年在《中国语文》发表的《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中国第一篇运用“区别特征”理论来讨论汉语语音的文章。作者将西方的区别特征理论和中国传统的音韵学术语相结合,以十一对辅音特征列出了辅音的DF矩阵,分别是元/辅、鼻/口、集/散、暂/久、糙/柔、浊/清、紧/松、洪/细、戛/透、降/平、升/平。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纲要》(1981)一书中对区别特征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列出了“北京话音位的区别特征表”,包括有阻/无阻、鼻音/口音、唇音/舌音、舌尖/舌面、塞/擦、送气/不送气、前/后、高/低、圆/展这九对区别特征,为研究普通话声母的区别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声母教学理论基础不断拓宽
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更多地应用于语音教学。张鸿义(1983)从维哈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出发,汉语声母以送气不送气构成对比,而维语声母以清浊形成对应,汉语有舌尖前塞擦音、舌尖后塞擦音和舌面塞擦音,而维语没有,因此维哈学生学习汉语时要注意区别汉语的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要注意汉语塞擦音的发音。周美妮(1993)针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在辅音、元音以及鼻韵母中的发音偏误,提出维吾尔学生学习声母时易将汉语中的清塞擦音“b、d、ɡ”和清塞擦音“z”分别误读成浊塞音“b、d、ɡ”和浊擦音“z”,汉语中的“zh、ch、sh”误读成近似“j、q、x”,汉语中的“r”误读成维语中的颤音“r”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音方法。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声母教学开始以语音知觉理论和中介语变异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寻求教学方法。王功平(2008)运用语音感知理论,以感知实验得出印尼留学生感知汉语单音节声母的偏误规律:在发音部位的感知上,舌尖中(4.7%)<唇齿(8.3%)<双唇(12.5%)<舌根(16.9%)<舌面(28.9%)<舌尖后(40%)<舌尖前,在发音方法上,鼻音(3.2%)<边音(8%)<塞音(15.6%)<擦音(25.9%)<塞擦音(42.1%),分析了声母感知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对策。梅丽(2005)以Ellis的语言变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日本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卷舌声母“zh、ch、sh”过程中存在的语音变异,并且认为这种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语言环境和情境语境的影响。
三、更多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声母的研究
(一)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更多地应用于声母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声学设备和语音分析软件更加多样,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更多地应用于声母的研究。齐士铃(1982)用声学实验的方法测定了汉语普通话的辅音音长,得出的结论是:辅音音长与送气状态有直接关系,送气塞擦音长于其他辅音,不送气塞音最短,辅音音长与音节长度以及所在前后位置没有太大关系。陈嘉猷、鲍怀翘(2003)利用动态腭位图和三维语图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发音过程中的几个时间点,进而计算出发音过程中的七个时间段:前成阻段、后成阻段、成阻段、持阻段、GAP、VOT时长、C2时长,并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李俭、郑玉玲(2006)用动态腭位系统Kay Palatometer Model6300作为实验设备,以KAY Model Multi-speech3700作为分析工具,考察了普通话辅音在前后元音影响下发音部位的差异和舌面姿态的变化,实验得出:在V1C1V2音节中,辅音和元音的发音是相互影响,彼此协调的,同时辅音的发音部位离舌面越远,舌面协同发音越明显。蔡整莹、曹文(2002)用语音软件Wincecil分析泰国留学生在汉语习得时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偏误规律。庄洁、关英伟(2009)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分析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偏误;冯玄玉(2013)用Computrized Speech Lab,Model4500语音分析设备对中国人的发音和越南留学生的发音进行了精确地测量。
(二)综合的方法应用广泛
声母研究与其他学科诸如物理、数学学科相结合,实验的设计方法,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分析方法更加多样。汤霖(2010)等人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以及BP神经网络算法评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罗列分析声母读音错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利用语音知识引导的两层两级声母客观评测算法。根据普通话声母的特点,总结出98种普通话声韵组合作为声母的评测基元。章斯宇、孟子厚(2013)采用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用实验探究了混响环境下汉语语音的知觉特征,得出声母的发音部位是声母最重要的知觉特征,而声母的清浊对语音知觉基本不起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声母的声学研究以及知觉研究主要集中在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声母上,对其他声母研究相对较少;其次,语音是一个系统,音节结构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声韵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但是现在的研究侧重于对音节中声韵调的孤立研究,极少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在声母教学研究上,汉外语音对比的国家主要局限于韩国、日本、泰国等,和其他国家的语音对比相对较少,尤其是和印欧语系的对比以及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较少。由此看来,对普通话声母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研究为国家语委2015一般科研项目“哈萨克族人普通话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宗济.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
语文,1980,(5).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3]李鼎兰.汉语拼音教学从“b、p、m、f”开始恰当吗?[J].西藏
民族学院学报,1981,(2).
[4]齐士铃.汉语普通话辅音音长分析[J].声学学报,1982,(1).
[5]钱文俊.声调同声母、韵母的关系[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版),1982(4).
[6]张鸿义,孟大庚.双语教学中的汉维语音对比[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8]杨玉芳,金凌娟.塞辅音与声调知觉问题[J].心理学报,1988,
(3).
[9]余维.日、汉语音对比分析与汉语语音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
究,1992,(4).
[10]周美妮.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纠正方法[J].语言
与翻译,1993,(3).
[11]陈肖霞.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J].中国语文,1997,
(5).
[12]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
学,2002,(2).
[13]丘卫红.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评价及训练效果的分析[J].中华
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1).
[14]陈嘉猷,鲍怀翘.基于EPG的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发音过程研究
[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2003.
[15]梅丽.日本学习者习得普通话卷舌声母的语音变异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
[16]毛世桢等.构音障碍儿童的辅音声母偏误分析[J].中国特殊教
育,2005,(9).
[17]李俭,郑玉玲.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发音变化——基于EPG的实证
分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5).
[18]申东月.汉日辅音系统对比及汉语语音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
2006,(2).
[19]王功平.印尼留学生汉语声母感知实验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8,(5).
[20]冉启斌.汉语普通话清擦音的声学空间分析[A].第八届中国语
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8.
[21]胡蔓妮.汉语普通话清、浊辅音对基频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
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8.
[22]庄洁,关英伟.越南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实验研究
与偏误分析[J].云梦学刊,2009,(2).
[23]汤霖.普通话声母的客观评测[J].计算机应用,2010,(4).
[24]冯玄玉.汉越声母系统考察与汉语声母习得的偏误分析[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章斯宇,孟子厚.混响环境下汉语语音知觉特征的实验分析
[J].声学学报,2013,(1).
(孙益凤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