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为本关照下的高职育人思考
——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为例

2016-05-08刘晓斌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观学院

刘晓斌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高职院校已由规模化发展转变为内涵建设,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充分认识学生结构的复杂性,深入研究学生

学生管理工作忌浮在面上看问题,忌凭感性经验处理问题,遇到问题,需着力挖掘、寻找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问题。以人文艺术学院的近四年学生情况统计分析为例。(见表1、表2)

表1 人文艺术学院学生情况统计表

表2 人文艺术学院学生情况分析表

由于招生形式和招生渠道的改变,学生群体由多种成份组成,中专生、成教生、五年制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师方面,人文艺术学院专业教师中85%以上的都是班主任,而且班主任也是“四位一体”中的德育导师或是职业导师,整个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穿插在一起互相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带好队伍,教好学生,打造人文艺术学院的具有人文精神的育人工作亮点,就成为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

二、采取有效措施,探索育人为本的实践路径

(一)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以文化人”

贯穿一条思想主线,暨学生教育的价值性,坚定“立德树人”信念,抓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的教育。通过课程、网络、社团、项目解决学生的“三观”问题和职业态度问题。

价值观反映主体的需要和主体在实现这一需要时的能力、活动方式等特征,以“信什么、要什么、坚定追求什么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于精神系统中,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相对稳定的、深层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简言之,就是人关于好坏、善恶、美丑、得失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

其一,将“三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网络交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抓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阵地。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与政策课、国防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课。用好网络课,QQ群、微信、贴吧、QQ论坛等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现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技术集文、图、声、像于一体,形式生动活泼,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个性化的、多维度的、全方位的传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在声情融汇、图文并茂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在寻求听觉、视觉愉悦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知、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实现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多维联动,把育人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其二,将“三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达到从认知、认同到践行的教育目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问题,但本质上是实践问题。我们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纪念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理论宣讲、生产劳动、支教帮扶、文艺演出、顶岗实习、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过程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扎根基层的豪情壮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实现从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到自觉践行的完美跃迁。

其三,将“三观”教育融入学院的社团活动和教育教学项目中。人文艺术学院组建了“冯耀东爱心协会”、青春同伴社等公益类社团,所开展的青春同伴教育,基于“同伴”教学的青春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主推的新型教育模式。这项新模式意义在于,可以克服代际间的沟通障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让学生作为重要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提升了学习的效果。以学生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全方位延伸和拓展教育的覆盖面。

(二)抓好队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坚持依靠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队伍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努力推进工作创新。认真研究学生中的主要矛盾,开展学生分类分层教育,实现管理实践创新。

班主任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肩负着学生行为养成的重要责任。

班主任要做好“预防员”而不是“灭火员”,在班级事物处理中很多事情要防范于未然,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非“消防员”。要做到这点,要对于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的基本信息有详细准确的掌握,能够预判学生将会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问题,要能够关心到每位同学,从情感上关心每位同学及其家庭。

班主任需要“亡羊补牢”而不要“放长线钓大鱼”。班主任工作中不要积攒或等待学生犯错,一直到被开除或无法挽回的时候才做提醒,要有经常性的“善意”的提醒,要有让学生们迷途知返的细心和能够用爱拯救每个孩子心灵的恒心。

发挥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让其在自身成长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学生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带动大家,从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教师课堂上的谆谆教诲,学生干部、党员起着不可替代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耳濡目染,也会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

(三)以文化合作育人推进学生教育改革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项目加快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步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教育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适合襄阳地方特色的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开设经典诵读、武术操、中华礼仪、中华传统绘画、歌曲、艺术、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动漫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在教育大类专业中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学前教育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峻,朱亮高.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N].解放日报,2014-06-06(6).

[2]王健,田国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五个融入”路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25-33.

[3]田鹏颖.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入脑入心”[N].光明日报,2014-12-03(2).

[4]季艳.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13(6):60-62.

[5]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5-08-20)[2015-12-01].http://www.jyb.cn/zyjy/zcjd/201508/t20150820_634475.html

[6]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2015-06-18)[2015-12-01].http://www.jyb.cn/high/tbch/2015/2015gjzxyj/index.html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观学院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人文绍兴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人文社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