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患者引发尿毒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6-05-07冯绍华袁劲
冯绍华 袁劲
狼疮肾炎患者引发尿毒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冯绍华1袁劲2
(1.崇左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广西 崇左 53220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 分析影响狼疮肾炎发展至尿毒症的各类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缓狼疮肾炎病情加重的临床措施。方法 选择38例确诊狼疮肾炎的患者,观察期内,有23例发展为尿毒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史、血肌酐>133 μmol/L、尿素氮>6.5mmol/L、SLEDAI>10分、GFR降低、尿蛋白>2g是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肌酐>133 μmol/L、高血压史、GFR降低、SLEDAI>10分为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尿毒症患者三年累计病死率(43.48%)远高于病情稳定组患者(6.67%)(P<0.05)。结论 应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脂肪摄入,低蛋白、低磷饮食为主,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预防措施预防狼疮肾炎患者发生尿毒症。
狼疮肾炎; 尿毒症; 危险因素
狼疮肾炎是由肾脏炎症引起的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除肾脏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可伤害皮肤、关节、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或系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临床上通常采用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肾炎[1]。关于狼疮肾炎的预后,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共识。有研究结果显示:狼疮肾炎5年生存率为80%左右,仍有部分患者发展为尿毒症,而尿毒症的生存预后较差[2]。对于狼疮肾炎患者而言,对其可发展为尿毒症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或延缓发展为尿毒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并随访的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狼疮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参照国际肾脏病/肾脏病理协会制定的狼疮肾炎诊断标准及1987年我国风湿学会提出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3,4]。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3年的随访,在随访及观察期间,38例患者中有23例发展为尿毒症,尿毒症的诊断符合国内通用的标准[3,4],其余15例患者血肌酐、血沉等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或稳定。
1.2 研究方法 将23例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为病例组,其余15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信息,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红斑狼疮家族史、高血压史、特殊用药史、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等);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水平、尿蛋白、血尿、血沉ESR等);免疫及分泌指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补体水平C3、C4等);其他指标(抗核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等)。上述实验室指标,均在研究对象确诊、入选之后,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测量。SLEDAI评分依据患者肾脏组织增生性病变、白细胞浸润、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性新月体、玻璃样物沉积、炎症等情况,参照Bombardier等提出的方法进行评定[5]。
1.3 检测方法 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Gates法测定,血清白蛋白采用溴甲酸绿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抗心磷脂抗体ACA、抗dsDNA抗体等采用ELISA法测定;抗dsDNA抗体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操作,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危险因素探讨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表示危险因素的危险度;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法生存分析患者的三年病死率。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例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史、血肌酐>133 μmol/L、尿素氮>6.5 mmol/L、SLEDAI>10分、GFR降低、尿蛋白>2g是病例组的影响因素,O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且>1,提示:高血压史、血肌酐>133 μmol/L、尿素氮>6.5mmol/L、SLEDAI>10分、GFR降低、尿蛋白>2g是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
表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肌酐>133 μmol/L、高血压史、GFR降低、SLEDAI>10分进入多元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血肌酐>133 μmol/L、高血压史、GFR降低、SLEDAI>10分为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2.4 两组的3年病死率比较 本研究对38例患者均进行了≥3年随访,在随访期间,患者均进行规范治疗,狼疮肾炎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药物维持等治疗。病例组的3年累计病死率为43.48%,对照组的3年累计病死率为6.67%,两组3年累计病死率比较见图1,经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法生存分析,两组的3年病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
图1 两组3年累计病死率及比较
Figure 1 Cumulative mortality and comparison of the 3 groups in two years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以肾脏功能紊乱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免疫性疾病。当狼疮肾炎病情控制效果不佳时,往往发展为尿毒症。尿毒症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即常伴有不同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紊乱,并以凝血障碍最为普遍[6,7]。无论是狼疮肾炎,还是尿毒症,在为患者及家庭增加沉重经济负担的同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狼疮肾炎的五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有研究报道,狼疮肾炎的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2]。虽然近年来,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药物辅助治疗等对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大有帮助,但如何更有效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仍然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
从预防医学角度而言,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是多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对于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从理论上而言,即可达到降低或延缓狼疮肾炎向尿毒症的发展[8,9]。因此,确定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是制定预防措施的第一步。本研究自2008年~2012年,共纳入了38例狼疮肾炎患者,并对其进行了≥3年的追踪和随访。随访过程中,虽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规范治疗,仍有23例(60.53%)发展为尿毒症,其余15例(39.47%)患者的血肌酐、血沉等指标稳定或恢复正常,提示:可能存在临床治疗外的危险因素影响狼疮肾炎向尿毒症发展[10]。本结果显示:观察期间,病例组累计病死率(43.48%)远远高于狼疮肾炎组(6.67%),说明积极预防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血肌酐>133 μmol/L、尿素氮>6.5mmol/L、SLEDAI>10分、GFR降低、尿蛋白>2g是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133 μmol/L、高血压史、GFR降低、SLEDAI>10分为狼疮肾炎发展为尿毒症独立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具有高血压史的狼疮肾炎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脂肪摄入;同时应以低蛋白、低磷饮食为主,减少含氮代谢废物、毒物蓄积体内,避免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根据患者病情,可给予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口服氧化淀粉等进行治疗,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
4 结论
应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脂肪摄入,以低蛋白、低磷饮食为主,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预防狼疮肾炎患者发生尿毒症。
[1]Pecoits-Filho R,Barberato SH.Echocardiograph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J]. Nephron Clin Pract, 2010, 114(4): 242-247.
[2]钟红霞, 许荣芳, 杨志明. 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0, 12(6):599.
[3]何盾, 李赛英, 张顺, 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狼疮肾炎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9): 65-67.
[4]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49.
[5]Bombardier C, Gladman DD, Urowitz MB,etal. A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lupus patients. The committee on prognosis studies in SLE[J]. Arthritis Rheum, 1992, 35(6): 630-640.
[6]HE D, LI SY, ZHANG S,et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n SLE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J].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2, 22(9): 65-67.
[7]朱静, 程佳, 曾杰, 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 西部医学, 2011, 23(11): 2096-2098.
[8]Yeh JJ, Tsai S, Wu DC,etal. P-selectin-dependen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poptosis may explain the decrease in platelet count during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Blood, 2010, 115(21): 4247-4253.
[9]QUAN H, HU HZ, XIA LJ. The research of the comparance of serum Cystatin C, Cockcroft-Gault and MDRD in estimating the GRP[J].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2, 28(11): 1883-1885.
[10] 邹晋梅, 杨静, 刘毅. 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状况及死亡原因分析[J]. 西部医学, 2011, 23(2): 356-358.
Risk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uremia in lupus nephritis
FENG Shaohua YUAN Jing
(1.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ChongzuoPeople′sHospital,Chongzuo532200,Guangxi,China;2.DepartmentofNephrology,TongjiHospital,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30,Hube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emia in lupus nephritis. Methods 38 patients diagnosed as lupus nephritis were selected. In the observation period, 23 patients developed uremia.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serum creatinine >133 μmol/L, urea nitrogen>6.5mmol/L, SLEDAI> 10, GFR decreased, proteinuria >2g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lupus nephritis development of uremia (P<0.05). Serum creatinine >133 μmol/L,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GFR decreased, SLEDAI>10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emia (P<0.05). Three-year cumulative mortality of uremic patients (43.48%)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able patients (6.67%) (P<0.05). Conclusion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reducing fat intake, having low protein and low phosphorus diet, combining with drug treatment should be conduct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uremic in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Lupus nephritis; Uremia; Risk factor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24)
R 593.24+2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6.02.011
2014-12-10; 编辑: 张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