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就是挖一口深井
2016-05-07张秋达
张秋达
摘 要:高考写作是需要遵循命题者提供的写作材料来进行的任务型写作,有其特殊性,也有规律可循。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审视写作材料、找准写作切入点、下功夫开掘深度、探究展开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写作;试题研究;写作指导
与创意型写作(如小说、散文、诗歌写作)、随笔型写作(如纯粹抒发自我内心的日记体写作)不同,高考写作是需要遵循命题者提供的写作材料来进行的任务型写作。为防止抄袭和宿构,内容和形式有较大的限定性,需要考生遵循限定来完成写作,即兴自主发挥的余地并不大,可谓戴着镣铐跳舞。所以,高考写作就如挖井人按照勘探人员提供的水情地图,划定水源区域,发现井眼,精准发力,不断掘进,打出一泓清泉。如何挖就一口深井,让读者(阅卷者)喝上甘甜清冽的泉水,需要师生仔细推敲。
一、全面审视写作材料
淡化审题难度,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这是命题者一贯的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用审题,审视材料仍是第一要务。事实上,每年有为数不少的考生,言不及义,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如打井之前,打井者需要仔细读懂勘探者提供的地图,划定有效的找水区域,避免劳命伤财,做无用功。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谈到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时说:“将‘门定义为封闭、隔断,由此联想到门户之见、门派之争,从中得出新的主题:门与路也存在矛盾,门可以隔断路,门户之见可以阻断交流沟通。这样的立意,无疑是具有启发价值的。”[1]65果真如此吗?先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它可以挡住你前进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着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新,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从材料内涵来看,前一段材料提出了“门”和“路”两个重要意象;后一段材料,是对前一段文字材料的具体解说,其重要意象是“大学之门与路”。综合材料看,门,可以视为一个前行的栖息站,它代表一种契机、转机和挑战;路是一种象征意,象征着人生,象征着人生之路。“门”“路”“大学”三个意象成了作文的三个关键词。
从写作要求来看,根据 “综合上述材料”立意的要求,作文审题时对这三个关键词要综合考虑,全面关注,不可偏废。只写材料中的一段的做法,都属于偏题。
这位教授的解读与不少考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忘却了材料中内涵的规定性和导向性。除了“门”与“路”,还有一个限制词“大学的”。而这一节点恰恰是命题者的意图,需要考生着力的地方。将找水地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忽略了,找水的区域就泛化了,容易瞎子摸象。事实上,作文阅卷者十分重视审题,当年的评分细则在审题上把作文分成四档:
一类作文(切合题意,50分~ 60分):把“门” “路”“大学的”这三个关键词都写入作文,可以有所偏重,但不可缺少任何一个词。
二类作文(符合题意, 42分~ 49分):没把这三个关键词写全,或留恋于对门与路的哲学探讨,或沉醉于对大学生活的想象。
三类作文(基本符合题意,36分~ 41分):在审题上更偏,只写门或只写路。
四类作文(跑题,35分以下):字面上也与“门与路”沾边,但作文的主要篇幅并非写此,主题也不是“门与路”。这类作文套作的痕迹明显。
强调审题,就是要把认真诚实在考场上写作文的考生与作伪的考生区分开来,以保证打分的合理性。
二、找准写作切入点
落笔写作,考生即面临如何切入的问题。写作语境包括作者(谁在写)—读者(写给谁看)—目的(为什么写)—体式(写成什么样子)。语境的恰当呈现,就要充分关注写作切入点,一如打水井需要找准泉眼,因为它关系到出水量大小甚至有无水流的问题。
有时泉水比较丰富,泉眼也比较多,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对此,考生可以选择以下四个切入点中的一个来立意:
(1)给小陈写信:不为亲者讳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为大义“灭”亲的好闺女点赞;用法律来维护亲情是爱不是害;爱亲之情诚可贵,所用之法待商榷。
(2)给老陈写信:爱她,就要坚守法律底线;遵守法律,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3)给警方写信:运用网络社交媒体传播正能量;自媒体时代更需重视保护隐私。
(4)给网民写信:不冲动,客观看待网络事件;不主观,理性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时认真揣摩切入点,有所选择,更容易写出新意。如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许多考生会顺着老者 “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说法切入,这固然没有错,但难以出新。从年轻人的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切入,也许更有新意。
所以,切入点的选择首先要揣摩命题者意图,结合命题材料内涵和外延要求,力求做到稳与准,同时重视个性化写作,在“新”和“深”上下功夫。
三、下功夫开掘深度
20世纪80年代初,曾出现“这里没有水,到别处挖挖看” 的漫画式高考作文题。明明在地底下藏着丰富的泉水,漫画中的人物却手拿铁锹到处挖水,可惜每次浅尝辄止,最终都不成功。如今不少学生写作,同这一个挖井人一样,或以叙代议,敷衍成文,毫无说服力,或采取“摊大饼”式的方法绕圈子,平面说理,没有思维的含量。
高考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考生的议论能力、思辨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2015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而浙江的高考作文题很像是一道数学证明题,论点是给定的,只要证明就行,考查的是说理的能力。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认为,高考作文需要以“自主思考、独立评论”为内核的理性“评论体”代替经验性、复述性的“叙事体”,同时也取代以技术性“议论三要素”为形式却无独立灵魂和逻辑思辨的传统“议论文”。[2]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的高考作文特征与西方国家大学招生考试中采用的以学术能力为导向的论文(Essay)写作有趋同之处:Essay以“问题讨论”为抓手,以独立评判为文体,以生活经验为依托,以精彩推论为旨归,通过逻辑思辨、缜密论证、独立表达来完成基于主体的“作文”。然而,从近年的高考写作结果来看,我们很多考生并不具有较高的认知社会和思考社会的能力。
所以,要实现作文深度的开掘,就要注重培养辩证意识,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对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下问题:(1)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考生与命题者在同一层面进行思考了吗?(2)考生能用一句话,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吗?(3)考生在表达自己的思考时,有没有让读者顺着他的思路逐渐抵达问题的核心?[3]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的“自我省察能力”与“智性批评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四、探究展开的策略
展开是写作的重心,也是写作的难点所在,许多学生对此手足无措,需要教师给予指导。
首先,要明确写作的重心,依类定写。就议论文写作而言,不妨借鉴《美国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罗列的六类:(1)一篇表明立场的文章;(2)一篇解决问题的文章;(3)一篇公开的争论文章;(4)一篇对产品或政策的评价文章;(5)一篇公共政策的批评文章;(6)一篇针对当前事件运用有根据的论点支持某一观点的社论。[1]61据此,我们可以将论点分为“立场、态度的声明”“对策建议”“评价”“解释”。不同类型的论点,写作的重心不一样,其论证方法各有侧重,展开策略也各异。
其次,要重视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这需要在文章展开的过程中,重视运用联想,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重视分析因果,从原因中推断出结果;重视比较异同,从而求同存异;重视临界状态,发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视互联,探究事物间的联系和发展关系;重视相机而生,发现事物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重视两面,剖析矛盾的对立与统一;重视质疑,敢于正视肯定与否定的转化。总之。要运用理性分析来开掘文章,推进议论的深入。
再次,要重视论据的分析。何永康教授一直强调写记叙文不要动不动就发表议论,生怕人家看不懂;写议论文不要拼命“举例”,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举例”必须服从于“议论”。在具体的举例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事例本身的来源可信度与典型性,注意与观点是否恰当与一致;注意鲜活度,追求丰富与多样性的。分析过程中,要重视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更要重视文意的推进,不仅要回答是什么、不是什么,更要分析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提出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实现公民写作目的,承担公民发言的责任。
总之,高考写作有其特殊性,需要有清醒的认知,同时又有规律可循,需要积极发现。教师的任务就是指点学生、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聪明的挖井人。
参考文献:
[1]俞发亮.作文课,我们有办法——五位高中语文名师的作文教学智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潘涌.从高考作文看到什么[N].光明日报, 2015-06-08(06).
[3]冯渊.高考作文:最欠缺的是思维——以2015年上海卷为例[J].语文建设,2015(7):50-54.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