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考情:中华传统文化正款步走来
2016-05-07王磊
王磊
摘 要:高考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考查方式主要有:一是在保持历年高考试题内容连贯性的基础上,对古诗文阅读内容进行充实、微调;二是将高中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内容计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三是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增加传统文化考试内容,考查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考改革;中华传统文化;命题研究
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北京的高考先行一步,2006年的作文“北京符号”就是例子,2014年的作文“老规矩”又一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认知与传承。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不约而同地在试题中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江苏卷第3题“清明节扫墓插柳”的语言衔接、第4题“‘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常识”的理解、第15题“端午与艾草的传统内涵”解读,山东卷第18题“中国的茶俗文化”的理解,天津卷第20题“汉字文化的意蕴”探究,这些试题通过多种形式,巧妙融入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阅读方面,传统文化内容也多有涉及: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如安徽卷第1题的“中国经典”、重庆卷第2题的“传统技艺”、四川卷第6题的“两汉经学”等;文学类文本阅读,如北京卷第4题的“说起梅花”,山东卷第6题的“雕版印刷”,新课标卷Ⅱ的“关于《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等。这些试题无不大篇幅地考查了传统文化。至于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更是直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而近期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显示,2016年将有25个省市纳入全国高考统一命题范畴,且在命题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此前北京等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更是明确表示,英语学科减少的分数给语文,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语文增加的分数就是增加“传统文化考试内容”。
在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点上,近年来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政策制定及考试要求上也及时跟进。从2015年开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都招收了国学特长生。清华大学提出将选拔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向外界首推经学班(人文科学实验班),报考经学班的学生须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周易》《诗经》中的一种,还有“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等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也涉及国学专业,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古文基础,研读过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了解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追求;参与国学相关竞赛或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发表过国学方面的论文”,在试题中“国学基本知识”占考分的50%。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目的是让广大中学生守住中华之根,光大民族之魂。曾几何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经典文化教化功能日趋式微,我们守正固本的意识正在被消解。如果我们一任社会戾气传播,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一颗敬畏之心……我们拿什么去铸中华魂?我们凭什么去圆中国梦?所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高考新考情、新考点,就是要充分发挥考试作为“指挥棒”的作用,此举必将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必将有效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使其常态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而我们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所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指适合学生理解、不甚艰深的优秀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礼仪、经典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要如何才能在高考中体现出来?笔者以为,高考既要考对传统文化知识点的记忆,更要考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理解。做到既入“考”又入“脑”,既要知更要行。在考题形式上,既要有客观选择题,考查通识常识,更要有主观题,考查理解、运用。有人担心考传统文化、阅读各类文化典籍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素质教育”“减负”等背道而驰。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考并不是命题专家生硬地将其内容塞进考卷中,强行让考生死记硬背,或者在“高大上”“偏难怪”方面为难考生。高考最大可能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增加传统文化在试卷中的内容与分值:
一是在保持历年高考试题内容连贯性的基础上,对古诗文阅读(含文言文、古代诗歌)内容进行充实、微调。如在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走在前面的北京卷,以2015年为例,该考卷文言文阅读题29分,诗歌鉴赏题11分,再加上语文基础知识中涉及的诗词和对联等文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整体在试卷中所占的直接考查分值超过50分,创历年新高。分值虽高,但考生不“恐高”,社会各界均对此表示欢迎、理解。这就是平稳过渡、大胆推进,这种考法值得借鉴。
二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高中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内容计入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自主测试)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三位一体的招生考试中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这样既在高考中增加了传统文化考试内容,又注重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素养的长期积淀,改变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的弊端,同时也缓解了一张试卷内容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容量压力。
三是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增加传统文化考试内容,考查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体现重“应用”思路,引导考生摒弃各种“答题模板”“写作套路”,真正站在日常应用的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站在培养能力的角度学语文。例如下面这两类试题:
1.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如春节拜大年、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请你从中选出一种节日拟写一副对联,体现该节日的特点或习俗。[参考答案:(春节)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端午节)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重阳节)延年菊花酒,避邪茱萸囊;(中秋节)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2.根据下面句子给出的语境填空。
人际交往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传统文化中常把贫穷、艰苦时结交的知心朋友称作贫贱之交,把困境中经历磨炼的朋友之交称作 ① ,把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之交称作 ② ,把非常要好、感情融洽的朋友之交称作 ③ ,把品德高尚、情谊契合的朋友之交称作 ④ 。《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之间的交往平淡如水,不尚虚华,但求绵长久远; 。[参考答案:患难之交 刎颈之交 莫逆之交 金兰之交 见识短浅的人之间的交往追求酒肉美味,唯利是图,各得其利]
无须赘言,不论命题形式怎样变化,传统文化在今后高考中只会不断加强。高考将传统文化纳入其中既是一种导向,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责任编辑: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