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政策背景下民办幼儿园如何规范办园
2016-05-07罗娅
罗娅
摘 要:民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分支,担任着与公办园同样重要的育人的重担,从曾经的辉煌到现在的危机,适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国十条”等国家一系列大力扶持民办园的新政策的颁发,对民办幼儿园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把握机遇,在新政策下找寻方法,解决问题,规范办园,才能在这场学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被吞没。
关键词:新政策;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一、追溯白水洋民办幼儿园的办园发展史
印象中我们儿时就读的幼儿园是小学附带的学前班,没有独立的园舍没有真正幼师毕业的老师,学前班的老师一般都是小学教师的家属。在白水洋镇区一带,只有一所小学,学所能接收容纳的孩子只是一部分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学龄前孩子,而绝大部分的小中班年龄的孩子去哪儿就读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当时我们俗称它为“私人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回想起来当时的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与规模远比学前班更像现在的幼儿园,而且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
白水洋镇原有18家幼儿园,其中公办园有6家,民办园12家,可以说民办幼儿园有非常大的生存的空间,因为一个片区只有一所公办正规幼儿园,根本无法同时满足所有3—6岁的学龄儿童入园。入好园入正规园是家长们的迫切希望,反观民办幼儿园,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是否也跟上时代的脚步了呢?我走访了白水洋镇区内的所有民办幼儿园,发现民办幼儿园的生存前景堪忧,绝大部分幼儿园还都是租借在民房或是自家房子的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狭小局促没有专门的活动空间;执教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中专或高中毕业的小姑娘或中年妇女,属于无证上岗;教学以小学化的学拼音计算为主,重集体教学活动,轻游戏活动;园长、教师观念滞后,觉得幼儿园的孩子只要喂喂饱带带牢就好了,这些都是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违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改变,只有被淘汰。在近几年,白水洋镇的民办幼儿园从原来的12家减少到了8家,还有几家也濒临倒闭的边缘。民办幼儿园有生存的空间却生存不了,原因在哪里?
二、当前国家针对民办幼儿园办法颁发的新政策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当前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政策环境:2010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行动方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政府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三大任务。在“国十条”中,又提出了学前教育的新的办学体制,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对如何实现三大任务作了具体规划与设计。其中,涉及民办园的政策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再到当下在各地制定与实施的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可以说,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
三、在新政策环境下规范办园求生存
然而,在学前教育面临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占有重要地位的民办园又该如何定位,如何在新政策环境下寻找发展机遇?细细研读这些政策,我觉得民办幼儿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与转型,在新政策背景下的生存环境还是美好的。
一、首先,从转变观念开始
1、坚定信念,看好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前景。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家也在呼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看过相关的报道:就目前国家的发展来说还不足以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因为里面涉及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了的。因此,对于在学前教育里发挥了一定作用的民办幼儿园国家是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目前国家倡导的办园体制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因此民办园可以放开手脚的大干一番。
2、不得不说,大部分的民办园长创办幼儿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计,所以在幼儿园的支出上是能省则省,剩下来的就是放入口袋的盈利。园长作为幼儿园的创办人,是整个幼儿园的灵魂,首先要转变自己的办园理念,“唯利是图”不利于幼儿园的发展,园长应该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目光来定位自己的幼儿园,不做井底之蛙,只图眼前利益。建议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可以去温州参观考察学习,那里的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与管理已经是相当成熟。
3、“带带牢”曾经是忙于奔波为生计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最基本的要求,现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保姆式的教师已经被淘汰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持证上岗;另外要积极参加高一级的学历进修,达到大专学历,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国家规定到2016年还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教师将被淘汰出教师队伍。
4、现在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已经逐步规范起来,教育局加大了监管力度,成立了专门的学前教育科,对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园同等来管理,镇辖区内的幼儿园由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在与一些民办幼儿园园长的接触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很不适应这样被约束着,都说以前“自打鼓自当王”多好,什么都自己说了算,现在不是这个检查就是那个检查,老是有做不完的事情,连教什么都得被管。在分管民办园的这两年里,对被关停的幼儿园我深有感触:不服管、不配合教育局开展工作,自己做自己的一套,最后导致年检不过关,限期整改后还是老样子,最后被关停。
二、以政策为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幼儿园硬件建设
政策中有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这也给民办园规范办园指明了方向:
1、走正规的审批手续,这是首要。
2、建设独立的园舍,保证省规定的生均活动面积,走特色品牌之路
3、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
4、做好三防建设,门口设置岗亭,配备有保安证的保安
5、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幼儿园等级评定,这是所有幼儿园必走的路,教育局正在努力形成以公办园为骨干,公益性民办幼儿园为支撑,等级幼儿园为主体的办园格局,也就是说非等级园将逐渐被淘汰。
6、目前教育局每年会评定5家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已达到省三级的幼儿园可以尝试参与评比。评定后不但有每年一次性5万元的资金奖励,国家还会根据在园人数,按小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的1/2拨付公用经费补助。
白水洋有两家幼儿园在自身的硬件建设上做得非常好,他们也享受到了国家的资金奖补政策;还有一家幼儿园已经购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建造一所有独立园舍的幼儿园。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在目前这么好的政策下,一些“低、小、散”的非等级园应该重新规划发展方向,朝着品质等级园前进。
三、以规范化办园为宗旨,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3-6岁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这个时间段他们恰巧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规范化办园,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是每个幼教人的责任。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以《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为指导依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目前很多的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高期望值,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现象,超前教育,这是教育局学前教育科重点抓的工作,民办园应该在这一点上有高度的认识,合理科学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学习活动,开展区域活动,坚决杜绝“小学化”教学现象出现。例如:上学期中心幼儿园专门为指导民办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组织民办幼儿园教师参观中心幼儿园的区域展示活动,听取了园长关于如何开展区域活动的介绍,教师较以往有了观念上的转变,民办园也开设了区域与布置了主题墙,让孩子们有了自主游戏的空间与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学化教学的现象。
在新政策环境下,民办幼儿园只有转变观念,在教育局的监管与引领下,加大投入,硬件建设与内部质量提升一手抓,规范办园,努力打造一所有园本特色的品牌优质园,我们坚信民办幼儿园还是可持续性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3] 赵春梅 “民办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实践与思考”。
[4] 临海市教育局文件《2015学年学前教育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