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负中旁观者心理行为分析
2016-05-07高敏
高敏
【摘 要】校园欺负一直以来是发展说教育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欺负事件本身是在双方力量不均衡的情况下发生,旁观者的介入是否会导致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双方力量的转变,如何通过旁观者的力量或视角去干预欺负事件的发生发展,是校园欺负事件应该解决的关键。
【关键词】校园欺负;旁观者
校园欺负,指校园内发生的欺负事件。其角色包括欺负者、受欺负者和旁观者。欺负者指主动欺负别人的人;被欺负者指受欺负的一方。旁观者指知晓欺负事件的人。校园欺负是校园内常见的暴力事件,又称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欺负事件的发生和解决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一方面从减少欺负者挑起欺负事件出发抑制暴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从保护受欺负者角度介入欺负,减少欺负;数量庞大的旁观者作为第三方群体,在欺负事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研究证明,旁观者积极帮助受害者可以减轻欺负事件带来的危害,旁观者的消极漠视行为会加重欺负事件的发生。
一、旁观者类别
欺负事件中的旁观者包括个体旁观者和群体旁观者,本文主要讨论个体旁观者。旁观者在欺负事件中存在多种角色:欺负的跟随者、帮助者、漠视者。跟随者通常以煽风点火、与欺负者一同欺负的形式参与到欺负事件中;帮助者则通过安慰、保护、报告等形式帮助受欺负者;漠视者对欺负事件采取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心存“看热闹”的心理。
二、旁观者行为特点
在言语欺负事件中,旁观者对事件发生的感知度较低。学生对言语欺负的感知不如身体欺负那样直接。学生间在口角发生冲突的时候,周围同学听到两人在相互辱骂,不会采取任何措施,但事态发展严重后,如两位同学因为对方的言语侮辱僵持不下,开始厮打,此时,身边旁观的同学会立马采取行动。这可能是由于事态严重的情况下,学生的同理心被唤起,导致他们主动去干预欺负事件。
旁观学生在多数情况下,不愿将欺负事件告知老师。一方面学生认为,告诉老师之后,被检举的同学会报复自己,下次被欺负的就是自己;另一方面学生们打心底瞧不起爱告状的同学,还会给他们起“告状大王”、“告状婆”等外号。对事件处理缺乏合理解决的方案,也没有意识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来解决欺负事件。学生采取行动多出于利己主义,例如:“报告老师对我没什么好处,同学知道了报复我怎么办”。
学生对欺负事件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旁观行为。欺负事件的漠视者,大多都认为欺负事件没有太大危害,所以当欺负事件发生时,他们热衷于“看热闹”。据社会认知理论可知,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会直接影响其后续行为。旁观者认为欺负行为并没有给受欺负者带来实际伤害(身体伤害),在目睹过程中就很容易“视而不见”或者“躲避”,认为不关我的事。
三、从旁观者视角干预欺负的方法及建议
社会对欺负事件的消极评判。社会行为规范对整个社会的公民行为起约束作用。由于社会的开放,学生们越来越多接触社会,很容易把社会中看到、发生的现象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社会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舆论等形式,对“欺负行为”建立一种共识:即欺负事件或行为是不对的,对他人造成言语或身体伤害是不应该的。社会群体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欺负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改变旁观者的认知,从而影响其干预行为。
学校、老师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可以制定关于欺负事件相关的规章制度,鼓励旁观者检举欺负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从源头减少欺负事件;对老师来说,主题班会是宣传班风班纪律的最佳时期,老师可以定期(一周或半个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发现欺负事件要及时报告,其他班级发生的欺负事件也应该及时、准确报告老师。
家长的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在生活对某种事件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首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别的同学有困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助之手。例如,班上发生欺负事件时,一定积极制止。其次,增强孩子的道德意识,教育孩子不要去欺负别人,那样是不对的。如果看到欺负行为发生要采取合理方法去制止而不是起哄;最后,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就引导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解决生活中或学习中的突发事件,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在欺负事件发生时,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自己无法处理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去引导旁观者,提高其同理心水平、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水平,改变其不恰当的认知,鼓励旁观者积极干预欺负行为,及时报告欺负,抑制欺负行为的发生,促进健康和谐校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