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爱的路上

2016-05-06白连春

北京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情诗侄儿博客

白连春

董本祺的自白:“在我59年的写作生涯中,一个都没有少,也一个都不能少。《雁侣》这一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他在这篇自白中所谓“一个都没有少,也一个都不能少”的有四条:一向生活学习,向工农兵学习;二,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躬身践行;三,笔记不停,手勤脚勤,勤访、勤问、勤记,积累资料素材;四,如何提炼、提纯、提高这些素材,使之成为作品。

从这篇自白,我知道董本祺已经写作59年。写作59年今天才登上我们《北京文学》,这一生该有多少孤独和寂寞要忍耐?他住在一家简陋的养老院,原来结过婚,离了,没有孩子,除了一个侄儿,身边再没什么亲近的人。因为老了,患各种各样的病,时常需要住院。我们无法想象他这一生,为了文学究竟付出多少,究竟怎样过来的。他的一生是文学的一生。他还写诗,之前在《北京文学》上发表过一组《一个老人的情诗》,也是我编辑的。除了《北京文学》,写作59年的他从未上过任何核心期刊。

茫茫人海,董本祺和我相遇了。虽然他老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总算上了《北京文学》——中国首都的核心期刊。茫茫人海,不知道还有多少像董本祺一样热爱文学,为文学付出一生的人,至死都只在地方小报小刊上发表豆腐干文章。

董本祺没有向我投稿。他不会投。作品是我从他博客拿的,这次找他要自白,他的侄儿竟把手写的几页稿纸拍照发给我。他,八十多岁,默默无闻,住在养老院,除了和侄儿有交往,和外界是隔绝的。他的侄儿也有六十多岁了。他的作品都放在博客,就不必花钱出书了。去他博客的人非常少。现在钱的时代、权的时代、牛逼的时代、睡的时代,谁在乎一个从未在大杂志上发表过作品的老人的博客?偶然一天,不知为什么我到了他的博客,我看到有人在他的博客留言:小说写得极差,不叫小说。留这言的自称是报社编辑。我看了这条留言,顿时心里有气,想,你是编辑就了不起?你年轻就了不起?有这样欺负老人的吗?我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董本祺的作品,诗歌和小说,我读到其中一些不错、有价值的作品。

像之前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诗歌《一个老人的情诗》一样,《雁侣》也是写爱的。

爱是人类永远要学习的。

那组情诗不说,单这篇小说,讲述的就是人类如何向雁学习爱的故事。爱是本能,小草和母鸡都会。很多人却不会,很多人的爱十分自私,都从小小的我出发。我要这样,我要那样。这不是爱。

从董本祺的小说《雁侣》中,我们得知:爱,首先是在一起,你被抓了我仍旧陪着你;你被囚禁死了,我和你一起死。

中国汉字是爱的文字。爱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好的作品是教人如何干净地真诚地爱的。一个好人,就是干净地真诚地爱着的人。

猜你喜欢

情诗侄儿博客
木炭堆里的杯子
德国学校不鼓励学生“见义勇为”
情人情诗
情人情诗
赶不走的侄儿
育儿博客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