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2016-05-06古丽努尔·依热吉甫
古丽努尔·依热吉甫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英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当中,学生英语水平还无法满足标准化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完善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制度和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有效运用
如今,高职教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通过高职教学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性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来说,只有应用科学合理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才能从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1]。
但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当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职英语教学相关问题,必须不断完善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研究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一、自然拼读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最初的入学阶段,其英语水平往往都不高,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无兴趣,学习自信心也比较低,也没有合理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英语学习基础比较差。学生不仅无法明确字母和读音之间的关系,也无法掌握单词的相应读音,往往应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英语单词,根据该问题,可以应用自然拼读法,该方法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联系,且该方法应用起点是比较低的[2]。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单词发音不正确的问题,还能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力,最终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为学生后期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合作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组建出学习小组,教学系统可以实现多种教学因素的良好互动,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在实际的合作教学当中,要把提升团体成绩当作核心人物,以此来进行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应用合作教学法,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提升小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3]。
另外,通过应用合作教学法,教师可以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和引导,实现优学困生之间的良好合作,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三、启发式高职英语教学法的应用
在实际的高职英语课堂上,启发式教学法应用效果比较显著。第一是“装糊涂启发式”教学法,该方法存在欲扬先抑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记忆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4]。第二是“连续启发式”教学法,在该方法下,教师不间断地连续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思维。第三是“选择启发式”教学法,在选择是或否的情况下,会使得学生争辩和探讨,在这种争论当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原因,也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和原因,最终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
四、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交际教学法来说,其主要把提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当作目标,把语言功能当作大纲,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5]。
对于交际英语教学法来说,其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应用,最终改善相应的英语语言交际环境。在逼真的交际环境下,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要想保证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良好运用,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要转变中文思维,第二要实现语言的灵活运用,第三要实现听说读写的有效融合。
通过应用交际英语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兴趣,另外还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和教学方法应用当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大对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究,选择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性,从根本上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率[6]。
参考文献:
[1]丁 薇.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导入实证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5,(1):19—22.
[2]张才钰,黎 蔷,蒋晓静,等.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构建原则与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248—249.
[3]姜 华.略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10):55.
[4]蒋志豪,王 柠.后方法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反思[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60—62.
[5]谢 颖.浅谈高职英语教学学情分析及分层教学中的几点想法[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10):110.
[6]李 莉.高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6):109.
(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