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计算教学加点味道
2016-05-06秦丽
秦丽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计算,而《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但有些教师经常把计算的课堂变成了“汪洋题海”,大量的、反复的计算让学生“望算生畏”“望算生厌”,那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计算呢?我觉得可以给计算教学加点味道,让学生品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一、引人入胜的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上课一开始就板书几个干巴巴的算式,学生肯定不会被吸引进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由此可见,情境是引学生入课堂的一剂香味。例如在教学“6、5、4、3、2加几”时,可创设“青蛙跳一跳”的游戏情境,先出示6+6=12,要求“小青蛙们”不计算,估计下面这些算式得数会比12大的就张大嘴巴跳一跳,如果比12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儿。然后教师一一出示7+6 、4+7、8+5、7+8、9+3、8+2,并问:“小小青蛙跳不跳?”学生马上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学生立即被吸引住,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有趣,学得有味。
“情境”这一香味剂要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实效性,既有生活味又有数学味,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也不要为标新立异而创设。比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创设“假期去神龙峰旅游”的情境,先出示神龙峰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把冷冰冰的数字赋予生活意义:神龙峰海拔约2011米。上山要5小时,下山要4小时,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要走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计算,总结出算法后再出示垃圾遍布的景区图片和数学问题:3千米海滩遍布约51.03吨生活垃圾,平均每千米海滩残留多少吨垃圾?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并进行了环保教育,这样就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学生做起来就不会那样枯燥,而且也体会了计算的实用性。
二、有滋有味的探究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如果教师让学生生搬硬套,学生只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会形成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对计算和数学麻木的现象。所以说将算理和算法说百遍、做千遍,不如让学生亲身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推导和应用的过程。
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 +时,可先让学生猜测和会是多少?再让学生分组操作:各组从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中任选一种来折一折+,看看结果到底是多少,让学生在折中体会算理。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接着计算-时,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很快就能自主探究到其中的算理和算法。这样,让图形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理中见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线段图也是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一大法宝。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中2÷时,可引导学生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所走的路程,在图上标出小时和2千米 ,再讨论:已知小时走2千米,要求1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先求出小时走的千米数,也就是求2的,即2×,再求3个小时走的千米数,即2××3,然后对照线段图理解算法,最后从算式间的巧妙转换总结出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算得有滋有味。
三、耐人寻味的练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趣味练习,如开火车、知识大比拼、设计大赛、找朋友、夺红旗、我是小小邮递员等,既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又让学生回味无穷。如学习了四则计算以后,可设计一个“争先恐后”的游戏,同桌合作完成,先其中一人出一道一两步可计算完的小数四则计算,同伴答对之后,前进一步,然后给对方出题;答错则倒退一步,再给对方出题。谁先走完十步,谁就能获得老师的特殊奖励。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出题的绞尽脑汁,答题的更是小心翼翼,气氛异常紧张,学生沉浸在计算中,题目也由最初的一两步计算,发展到了后来的三步、四步计算和简便方法计算,学生算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再如,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后可设计练习:用两个一样的一元硬币,将其中一个硬币甲固定,让另一个硬币乙沿硬币甲的周围滚动一周,那么硬币乙自身旋转了几圈?学生小组合作提出猜测后,再一起动手操作、计算。顿时,计算变成了学生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钥匙,这样,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硬生生地框定于书本中,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开动脑筋论证并尝试解决问题,体会到计算的巧妙,这样更记忆深刻、耐人寻味。
正确,也许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学生在练习中不可能每次都百分之一百正确率,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过多地责罚和漠视,而是要引导学生从错例中反思、提高,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让学生觉得余味无穷。
总之,计算是数学的“主菜”,教师要巧妙地让计算变成一道品之有味、余味无穷的“美味佳肴”,让学生在境、探、练中“乐之”,使其真正“乐学”。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大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