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拓宽途径,让综合实践活动焕发生命力
2016-05-06林蓉斌
林蓉斌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模式之一,它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促使语文教学释放出探究的魅力。虽然读书、积累、感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就要通过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去为学生提供平台。在此背景下,拓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途径,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语文、运用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妙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小学语文S版教材内囊括了许多迎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新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充分体现。毋庸置疑,教材中许多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篇目都可成为实践活动内容的生成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巧妙拓展,俨然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火热开展的一种重要措施。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充分挖掘既可以立足于一个作者、一部作品进行横向挖掘,也可以就该作者或作品进行纵向深入挖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语文S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夜雪》,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夜雪”表达真情,抒发内心孤寂的感受,但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淡雅、韵味别致的感觉。在拓展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时,教师可以抓住教材中可拓展的因素,组织一次“走进白居易,感悟灵魂大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主题阅读、网络搜索、调查讨论等方式对了解白居易的生平、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不同作品对后人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知识拓展提供发展平台。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白居易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爱的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朗诵,从而有效感悟诗歌中渗透的思想和灵魂,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和水平。
二、立足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巧延伸
传统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消极被动地获取。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打造趣味横生、生机活跃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立足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是激励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倾情参与起来”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新理念,彰显趣味。
《白雪公主》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中一篇自读课文,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理解之后,发现很多学生对类似《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十分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插图版本更是爱得如痴如醉。因此,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开展童话故事阅读比赛、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趣味活动。例如,在班级上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童话故事复述,课后可以组织大型的话剧表演活动和故事演讲比赛。这样可以有效将课内和课外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讨论童话故事,激发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的情感态度,从而促使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开发与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长学生在不同场合、地点,轻松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多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在语文S版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多彩的民族文化》中,教师可以此为依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教学触角伸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中存在的有趣事物,最大限度地提升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民族文化知多少”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连线学生家长,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让家长在周末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利用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照功能记录街道上民族文化的影子。其次,教师可以在学校举办“民族文化图片和资料展”,让学生将拍摄的图片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资料展示出来。最后,可以组织实践讨论,让学生就“民族文化知多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应不断反思、总结创新,从而探索出新的语文实践活动途径,拓宽学生认知领域,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真正使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有生命、有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体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