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阅读快乐学习
2016-05-06李清华
李清华
摘 要:本文阐述了朗读在课堂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提出了朗读兴趣的培养是基于三点开展的:第一,有效的朗读技巧是朗读兴趣的始发站;第二,基于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感受是朗读兴趣的中间站;第三,多姿多彩的朗读形式是朗读兴趣的终点站。最终说明了朗读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方法;技巧;感悟
一、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朗读,作为一种技能,因其包含一定的技巧,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二、朗读兴趣的培养
1.有效的朗读技巧是朗读兴趣的始发站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解读》中指出,站在“学”的立场,力求“三不”效应: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运用到朗读上更像是量身定做、恰如其分。朗读教学也应该切实地让学生感到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因而有效的朗读技巧便成为低年级语文朗读兴趣的始发站了。
(1)引导学生重视词语、词组的间隔朗读。一字一拍,拖腔拉调是唱读的特点,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朗读缺点,是朗读的大忌。而此问题正是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能力差,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句子意思的表达。间隔词语、词组朗读,是针对唱读而进行正确朗读的最基本的训练。
(2)指导学生标点符号的停顿和不同句式的朗读。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读法,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在语文第一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
2.基于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感受是朗读兴趣的中间站
(1)指导学生朗读中“用心画语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朗读时多数会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但若在老师的引导、提醒下,多数学生又会朗读得娓娓动听。“用心画语言”,适用于课文中背景描写。
(2)指导学生朗读中“用心听语言”。课文中的一些语言,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揣摩其中的意境,用心感受,从而听到作者或课文中主人公内心的声音。比如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这里就可以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联系上文,指出小松鼠抱着很大的希望,盼望花生结果,它每天都到地里去,说明小松鼠对花生的热烈期盼。而“等啊,等啊”正让我们听到了小松鼠内心的焦急,等待时间的长久。在此引导下,学生听到了小松鼠内心的声音,朗读时也能有感而发。
3.多姿多彩的朗读形式是朗读兴趣的终点站
(1)运用表演读。低年级小朋友喜欢模仿,对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都相当的感兴趣,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因而合适的教材、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读。如在《夏夜多美》一文时,可以让小朋友们戴上睡莲、蚂蚁、蜻蜓、萤火虫的头饰,边朗读边体会这些小动物说话的语气、动作、表情,让他们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去,深刻体会它们互帮互助的精神,并根据这样的体会表演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
(2)运用鼓励性朗读。教师评价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时,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闪光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阅读中出现的大多数新字要靠拼读来解决,这就决定了低年级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把文章读得非常熟练,只要读得基本正确、流利,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
三、朗读兴趣的培养对孩子语文能力提高的意义
1.朗读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地传达感情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能很容易地带动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息中读出妙不可言的感觉。如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一课“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一个“啊”字让学生体会到对美丽小路的深深赞叹!“兔姑娘又从小路上走过,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一个“呀”字又能让学生从中读出兔姑娘的惊讶、疑问。
2.朗读兴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水平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写话是习作的基础,而有效的朗读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朗读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情商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彭 慧.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8-12-26(5).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第七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