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韬略:“四个全面”的历史溯源、逻辑演进与蓝图构思——基于国际政治经济探讨下的新思路
2016-05-05汪亚青
汪亚青,谢 浩
(1,2.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大国韬略:“四个全面”的历史溯源、逻辑演进与蓝图构思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探讨下的新思路
汪亚青1,谢浩2
(1,2.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基于国际政治经济探讨下的新思路,可以对“四个全面”的历史溯源、逻辑演进与蓝图构思进行一种由远及近、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系统认识,最终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本体联动和内外联动提供理性思路和合理建议。
[关键词]“四个全面”;国际政治;历史性;逻辑性;蓝图
一、前言
在中国道路历史性展开的进程中,各方面事务统筹兼顾的难度会随着与最终目标距离的缩小而呈几何级数增加。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沿袭过往的做法无益于最终目标的达成,因此亟需一种全面综合、与时俱进的战略布局。它可以为系统任务完成提供持续动力,为后期面临的困难障碍提供解决方案,为未来前向拓展提供广阔思维。有鉴于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在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极具历史感、责任感和层次感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这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富有远见的治国方略和重大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质共向、一脉相承,也与前述理论一样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最新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战略步骤思维和小康社会思维的对接;全面深化改则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思想;全面依法治国革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法治思想的认识高度;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思想的重大发展与有力推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路源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深化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著作《礼记》,是“天下大同”之前的较低一级的社会状态。我党第一次正式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接见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当时这是对发展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思考1。这一思想是后来我党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雏形。按照当时的说法,当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前两步后,就可以保证人民生活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历史是在不断演进中得以完善的。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以官方口径系统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内涵。在党的十七大上,原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总部布局进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新布局,并明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有鉴于之前的宏观背景以及国情内涵,党中央认为国家已经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由此,在党的十八大上,正式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并将之前的四位一体总部布局进一步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明确指出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前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基于历史命运认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而非改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较之其他社会制度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对盘根错节的系统性障碍,改革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基于对历史命运的准确把握,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基本经济制度、 现代市场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权力监督、文化创新、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改革等14个方面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动能再激活。不仅放弃改革意味着中国梦的破灭,不彻底的改革也意味着中国梦的破灭。因此可以判定,全面深化改革是具有里程碑和转折点意义的重要历史选择。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长期实践规律性总结下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
从人治到法治的演进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事实。我国自1954年正式颁布第一部宪法以来,就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1982年,修订版的《宪法》强调,“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6,这也是依法治国的雏形。随后在党的十五大中,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历史性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大大加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就依法治国进行专门研究,并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可以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依法治国息息相关,没有高水平的法制基础,很难真正实现现代化进程,这也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意义所在。
(四)党的建设创新伟大工程:历史使命自觉担当下的“全面从严治党”
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要将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 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将之称为“伟大的工程”。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明察自咎,提出要加快党的建设伟大实践,方能发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作用。而在党的十八大上,会议明确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会议闭幕不久,中央就出台了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八项规定,已完成从严治党的历史使命。思想是建党的源泉,而制度则是治党的基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强调,“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可以说,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已经上升为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高度的伟大工程。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演进:国内国际对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碰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内国际对接的必要性分析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成事实,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动能处于接续关键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左右我国经济社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正处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挡期“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其他机构、学者的总结,基本可以确定新常态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基本维持在7%年均增长率左右;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由强刺激转向温和稳健的政策;五是进一步凸显民营资本力量,重置国有资本布局,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六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举;七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持续性经济增长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刘志彪(2014)总结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倒逼压力,即经济规则重构与经济格局调整、国内经济增速降为中高速的事实、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不断攀升的要素价格。经济转型升级已成箭在弦上之势,亦是提升国家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推进,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将成长为与国有企业并重的关键力量,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性调整”。
人口红利和库兹涅茨过程是中国经济高度增长的两大要素。随着2012年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的比率达到峰值后,人口红利对GDP增长贡献率将急剧下降,甚至存在降为负值的风险。同时根据日韩等国库兹涅茨过程的历史经验,当农业就业人口比例降至20%以下时,经济高速增长将不复存在。眼下我国东部地区农业部门就业比例已经越过20%的阈值,中西部地区也处于快速下降阶段,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库兹涅茨过程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必将式微。这也正是经济新常态下必须面对的现实。经济转型升级本质上是为了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而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取决于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生产可能性边界变化需要建立在结构性调整和技术突破基础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成为维系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从理论角度来说,则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和资本/产出比率(资本产出比)。要实现TFP的增长,需要达成各生产要素的“新结合”,而这一结合的最佳运作平台应该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更加全面和先进,其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需要在企业、产业、国家诸层面实现科技、资本、高端劳动力等要素的高效整合。同时,要素配成比例也更加合理,主要体现为普通劳动力、基础资源等要素的需求进一步下降,研发与操作型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需求持续上升。
新常态的基本表现是市场配置资源,基本要求是供给大于需求,即产能应保持适度过剩。一般意义上,美国被普遍认为是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而1972-2013年共42年间美国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80%左右,即认为20%左右的过剩产能是合理存在。这是为了保证国内产业(主要是高技术新兴产业)充分竞争以促进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营销方式的革新,从而维持在国际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力。
新常态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演变、经济周期性变化等重要外部环境重置,其产业转型升级与竞争优势培育也相应彰显独特的发展特性。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路线应与新工业革命潮流趋同,强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支撑。新工业革命中的智能制造、网络化、信息技术与能源应用革命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变革,产业链形态、组合方式与具体内容持续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从根本上摆脱对传统生产方式、能源使用方式的依赖,而这又有赖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无论是彼得·马什还是杰里米·里夫金,都认为新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两大革命领域是通讯方式和能源生产应用方式。能源供给方面,应以实现用能高效化与能源绿色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这需要设备供应、交通、网络架构、材料等的支持,以完善能源革命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讯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多领域联动机制的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理念,在互联网融合基础上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并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有效支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建立。
新常态是我国主动应变之策,传统的竞争优势平台难以提升,因此需要通过新竞争优势培育思路使得劳动生产率提升速率超过要素成本上升幅度。以改革力对冲要素使用成本上升力,是基于生产者视角获取竞争力的根本路径。具体看来主要依托三大转变,即产业结构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格局;科技型企业成为企业结构主体;技术模仿型进步模式向自主创新型进步模式转变。刘志彪(2015)认为,中国传统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以自身比较优势加入全球价值链(GVC),这种方式以快速形成生产与出口能力为目的。但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必须积极嵌入全球创新链(GIC),而其要义在于从全球范围内寻找和选择先进生产要素和知识资源,并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方式联系世界以实现低成本、高复杂度创新。在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失衡状况短期内难以平抑的现实下,充分利用全球相对廉价的优质生产资源是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绝佳之举,也是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有益尝试。
(二)量化测度下国家间政治亲和程度的理性展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内国际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图1 标准化处理后的各国间亲和度结果*数据来源: Bailey M,Strezhnev A,Voeten E.Estimating dynamic state preferences from United Nations voting data[J]. Available at SSRN 2330913, 2013.
如上图组显示,蓝色柱体表示中国,红色柱体表示美国,零刻度线以上表示目标国与参照国之间的亲和程度较高,且越接近于1则亲和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容易看出,朝鲜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态度相似度最高,但同时该国与美国的意见几乎完全相背。这一结论基本符合我们的直观认识。但再看韩国,则发现该国与美国的亲和程度有高低反复,但总体上远远不如与中国的亲和程度。这一量化测度结果颠覆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同样的结论也可以运用到越南和新加坡等国,这一整体趋势昭示着我国在推进国际间政治经济合作上远比所谓超级大国的美国更有优势。
图2 政治关系中的“投票相似度指数”*数据来源: Bailey M,Strezhnev A,Voeten E. Estimating dynamic state preferences from United Nations voting data[J].Available at SSRN 2330913, 2013
如上图组显示,蓝色柱体表示中国,红色柱体表示美国,柱体数值越高则表示目标国与参考国之间存在极高的投票正向相关关系。可以清晰地发现,朝鲜和越南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保有相同意识形态的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保持着极高的相似度。这也基本符合人们的直观印象。但是反观韩国和新加坡这两个所谓美国传统盟友国家,这两国与中国的投票相似度明显高于与美国的投票相似度。这一现象再一次支持了前述图组得出的结论,即对于同一国际事务,中国比美国更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感,这是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
(三)贸易依赖对象和程度的逆转:中国正在成为国际政治影响力的交汇点
图3 1995—2014年间全球贸易格局演进示意*将i国对j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计算为:其中Xij表示i 国对j 国的出口,Mij表示i 国从j 国的进口。Xi 和Mi 分别代表i 国的总出口和总进口。 根据贸易依赖程度的排序,我们用直线将每个国家与其前3 大贸易伙伴国连接起来,其中红线表明国家间的贸易依赖是“双向”的。
以上图组中,处于较上位置的是1995年时的国际贸易往来状况,可以看出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当时的世界贸易枢纽国,它们与多数国家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贸易往来,部分国家与地区还形成了对这三个国家的贸易依赖。而中国的贸易地位尚不突出,只有日本及中国香港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包含中国。到2014年,原先“美、日、德”三足鼎立的贸易格局已被打破,中国的贸易地位在近20年间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已成为全球的贸易枢纽国之一。中国一以贯之的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方针,并坚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国内经济实力的增强对颠覆传统国际经济格局起到关键性作用,中国正在成为国际政治影响力的交汇点。
四、“四个全面”联动式发展的蓝图构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政经映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旗帜和原则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以实现途径(道路)、行动指南(理论体系)和根本保障(制度)指导着具体实践。由于“四个全面”首先是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发展战略,所以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可以更加切近地阐明并把握它的基本性质。就此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的重要性。无论是作为战略目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作为战略举措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都是在这条道路上行进的,都是由这条道路赋予本质特征的, 并且也都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将这一道路向前拓展的。
(一)本体联动
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纲领与战略部署,就其方向、目标和性质上来说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目标和方向保持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问题,即革命和发展问题。前者已经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基本完成,而后者也就是发展,其本身也是一种革命,只不过是一种自主式的战略性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四个全面”必须围绕这一历史性课题展开,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进程规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体系的核心领导力量。因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来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四个全面”本体联动的核心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样就不至于迷失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遗弃社会主义发展属性、丢失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其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推进“四个全面”本体联动的重要基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四个全面”不仅仅是党中央最高层得出的智慧结晶,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更是亿万人民自己解放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的事业。”*“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研究——兼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针[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4).具体看来,我们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与时俱进地解决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实现人治向法治的完美过渡,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保持和升华党的社会主义领导视野中的坚强作用,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最后,在协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各要素的高度统筹“四个全面”的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种系统工程,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分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耦合,单个子系统的效率改进可以促进全系统的效率,从而进一步作用于其余子系统的进化。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关系思想高度契合。因此,我们需要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整体性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特别是协调好当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服从于整体利益,方能更好的实现本体联动。
(二)内外联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不是单纯的“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内外联动的过程。只有实现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的双向响应,实现国际政治经济的深刻互动。经过了六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跃升到世界瞩目的高度。中国与国际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一是中国与外部环境的传导和共振效应更加明显。中国的国内议题一般也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国际上有关中国的方案也会对中国国内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一些国际性事务也需要中国与外部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实质解决,如国际反恐、灾害救助、金融危机和跨国犯罪等。二是中国与外部环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益加深。世界贸易角度,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对象;国际政治角度,经济上的往来带来的是政治上更高层次的合作。换句话说,中国已经离不开世界,世界更加离不开中国。三是中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正在从受动转为能动,总体态势正在向有利于中国的角度发展。一个崛起中的中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冲击是在所难免的,但不同于传统势力更替的模式,中国主张的共赢思维使得更多的国家在中国复兴过程中得以承接发展红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乐意看到中国崛起而不是其他。这一现象印证着国际政经总体态势长在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有鉴于此,中国应该把握大势,更加深化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往来。从自身角度,应该不断革新内部机构设置,向外向型格局转变,使得发展事务的处理不再局限于传统划明晰的职能部门,而是建立一种类似部际协调委员会之类的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领事保护体制、海外权益维护机制、经济外交体制、外援体制、地方对外交流机制、国家安全体制等体制。从合作角度,不仅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更要在全球政治治理中谋求更多的制度性话语权,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特别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等工具,最大程度释放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吴晓明. “四个全面” 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和实践纲领[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6).
[2]王钰鑫.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研究——兼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针[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4).
[3]邸乘光. “四个全面”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5).
[4]苏长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大国外交新格局[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6).
[5]王玉珏.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6]包心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境界——论“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J]. 中州学刊,2015,(7).
[7]李忠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J].人民论坛,2015,(2).
[8]汪亚青. 地缘经济新格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塑造——“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 西部论坛(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5,(9).
[责任编辑:符晓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1-0034-06
[作者简介]汪亚青(1991—),江苏南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谢浩(1990—),安徽合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新工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研究”(14SWB-046,汪亚青)、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世界财富分配权控制方式变迁与江苏战略性先导产业跨越发展”(BRA2012228)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