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年话猴

2016-05-05

西江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封侯工艺品吉祥物

倪 虹



猴年话猴

倪 虹

甲申年是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机灵、活跃,深受人们喜爱。猴年说猴,更添几分趣味。

猴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有长尾猴、眼镜猴、长鼻猴、黑叶猴等。在猴子家族中,有不少奇闻趣事,如南美袖珍猴仅手指大小,估计为世界上最小的猴子;生活在赤道西非的山魈,是世界上体重最重的猴子;在美国纽约州有一只名叫“波波”的猴子,在2005年安然度过了它的50岁生日,据说是当时年纪最大的猴子;生长在巴西东南部的金臀猴,目前数量仅数十头,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猴子之一。

猴子与我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吴承恩在他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将猴王孙悟空的机智灵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令人百看不厌。在我国文学史中,有“沐猴而冠”、“杀鸡骇猴”、“尖嘴猴腮”等成语;有“猴吃辣椒——抓耳挠腮”、“猴子照镜子——没个人模样”、“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等歇后语;有“打虎要力,捉猴要智”、“猴子不钻圈,多筛几遍锣”、“莫叫猴子去看果,莫叫水獭去守鱼”等谚语。猴,也是古今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如李白的“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苏东坡的“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黄遵宪的“优盂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等诗歌,妙趣横生,堪称咏猴诗中之珠玑。

猴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因为猴与“侯”谐音。侯是古代爵位,《礼•王制》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人希望进爵封侯,猴便成了人们企望升迁的吉祥物,或描在年画、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上,或绘于什器、玩具、文具等之上,如吉祥图“马上封侯”的画面便是一只猴子骑在马上;“封侯挂印”的画面是一只猴子手提金印往枫树上挂。北京年节庙会上的小工艺品毛猴、河南淮阳县民间的泥玩具人祖猴,都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品,而河南澄泥砖雕《西游记》组画中的“石猴称王”,堪称砖雕艺术中的上品。

猴子的形象与舞蹈、戏剧、电视剧也“攀上亲”。早在战国及汉代时,就出现了一种“沐猴舞”,其动作模拟猕猴,以前进后退时曲腰为特点,男女共同表演。汉代还出现“沐猴狗斗舞”,在动作上模仿猴与狗相斗的形态,《汉书•盖宽饶传》里提到:“酒酣乐作,长信少府檀长卿起舞,为沐猴与狗斗,坐皆大笑”。在戏剧舞台上,猴戏素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民间武术中,猴拳、猴棍是一种模仿猴子动作、形态的武术,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打猴拳者,时而四肢着地,时而抓耳挠腮,活脱脱一副猴样;练猴棍者有时把棍一立,竟如猴攀树一样迅速爬上去,并在棍顶用手做个搭棚望远的动作,使人联想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而金箍棒一举,则大显“猴”威。

有趣的是,贵州省荔波、独山一带的布依族,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会举行传统节日“猴节”。节前,家家要上山采一捆春藤,到田里采一些梅花菜,挖一些石菇,然后将春藤捣烂,放在清水中浸泡,过滤后用春藤水泡糯米,与梅花菜、石菇蒸熟,合在一起打成粑,或烙成大饼食用。初二这天上午,人们便带着这种“春藤粑”,涌上山顶,尽情唱歌、玩耍。孩子们更是像山猴一样无拘无束,十分热闹。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封侯工艺品吉祥物
吉祥物来啦!
画廊
两块木头
完形填空一则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未被封侯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除夕团圆
吉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