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敷料在外伤伤口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2016-05-04黄博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护理

黄博婷

【摘要】 观察新型敷料在外伤伤口的应用方法及疗效。对外伤伤口患者的伤口创面不同阶段, 使用银离子敷料、藻酸钙钠盐敷料、水凝胶、泡沫敷料等新型敷料进行处理。经过换药处理, 伤口创面基底红润, 边缘有上皮生长, 伤口愈合好。说明使用新型敷料的湿性愈合处理外伤伤口可加快促进创面愈合, 缩短愈合时间。

【关键词】 新型敷料;外伤伤口;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69

急性外伤性伤口采用以往外科传统的换药方法, 换药次数频繁, 所需护理时数多, 护士工作量强度大, 伤口愈合时间长, 医疗费用高。随着伤口护理理论和实践方法的进展, 新型敷料不断出现, 为伤口护理带来了新的方法[1]。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外伤伤口的患者20例, 全部为外伤伤口, 经过常规换药10 d左右, 伤口愈合欠佳, 无法正常愈合, 予使用新型敷料, 运用“湿性创面愈合”理论, 经过细心换药, 配合整体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外伤伤口患者, 其中车祸12例, 自行摔倒8例, 男14例, 女6例。年龄14~79岁, 平均年龄46.5岁。其中在腰背部伤口有7例, 9例伤口在下肢, 3例伤口在上肢, 1例伤口在额部, 所有伤口创面愈合不良, 有不同程度的黄色组织及黑色组织覆盖, 有渗液。其中有5例患者血糖>11.1 mmol/L。

2 护理方法

2. 1 伤口局部评估 评估伤口位置、大小、感染、渗液、疼痛、气味、皮层及组织受损的程度、边缘及周围的皮肤等伤口情况, 创面覆盖的黑色、黄色组织, 予保守锐性清创后使用新型敷料, 同时也使用敷料自溶清创方法, 清除坏死组织, 促进肉芽生长, 并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综合治疗。

2. 2 全身情况评估 5例患者为糖尿病患者, 患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生长, 直接影响创面愈合, 患者血糖不能控制在11.1 mmol/L以下, 伤口也难以愈合, 因此, 控制血糖成为该患者伤口愈合的关键。遵医嘱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5~9.7 mmol/L, 餐后2 h血糖<11.0 mmol/L。经过综合治疗, 5例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3 健康知识评估 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在外伤伤口愈合的作用知识较欠缺。加强关于营养支持能促进伤口的愈合等有关知识宣教, 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营养支持, 补充蛋白质, 促进伤口愈合。

2. 4 加强看护 患者疼痛、 情绪不稳定、偶躁动不安, 担心伤口愈合不佳, 必要时给止痛措施, 加强看护, 妥善固定敷料, 防止敷料脱落, 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 5 健康指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良好的服务和耐心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及家属愿意接受和配合护理的前提。患者及其家属均缺乏对外伤伤口愈合时间方面的知识, 及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分析原因及伤口处理方案, 予讲解全方位护理如协助配合医院的治疗护理措施, 增加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给患者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 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配合治疗。

2. 6 伤口愈合情况 所有伤口使用新型敷料, 平均愈合时间为12 d左右, 所有伤口清除黄色组织及黑色组织, 使用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 藻酸钙钠盐止血及吸收渗液,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上皮爬行, 其中腰背部伤口因为受压时间比较长, 需要协助翻身, 防止受压, 并且给使用泡沫敷料, 保持湿性环境及减压作用, 促进愈合。其他部位伤口经过细心换药, 伤口基底红润, 肉芽生长好, 上皮爬行, 受损创面逐渐缩小, 创面愈合好。

3 讨论

3. 1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伤口局部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外伤伤口的愈合。

3. 2 正确评估伤口, 选择正确清创方法 保守锐器清创为伤口愈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

3. 3 湿性愈合作用机制 正确选择及使用湿性敷料, 感染伤口使用银离子敷料, 广谱抗菌, 抑制生物增长和促进愈合作用[2], 黑色组织及痂皮使用水凝胶敷料自溶清创, 由甲基纤维素钠加纯净水组成, 高水合力, 更快地分离坏死组织, 有效清创。凝胶体柔软富有弹性, 有良好的舒缓效果, 无痛清创, 有利于坏死组织脱落引流, 避免损伤新生和有活力的组织结构[3]。清创后有少许渗血, 使用藻酸盐有止血及自溶清创的作用, 使用软聚硅胶酮敷料, 保持伤口的湿润、加速上皮细胞的移行、避免二次损伤[4] 。患者有躁动不安现象, 使用有边型泡沫敷料, 容易固定, 防止脱落。1962年Winter博士首次证实, 在密闭湿润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暴露于空气中的干燥创面要快一倍。Odland发现有水泡完整的创面比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 Knighton首次发现伤口的含氧量与血管增生的关系, 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是有大气氧存在时的6倍。保持伤口密闭湿润能帮助新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 以填塞伤口, 对坏死的组织能促进清创, 增长伤口渗液中的白细胞和酶在保持和伤口床接触时, 能帮助分解坏死组织自溶, 有利于伤口愈合[5, 6]。

新近对伤口愈合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 全身因素可能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而局部因素也可能延长伤口愈合时间[7], 大部分外伤患者失血过多, 给伤口的愈合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经过综合治疗, 积极控制感染、合理的营养支持、正确的心理支持及应用有效的新型敷料在伤口的护理, 能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运用密闭湿性愈合理论进行伤口护理, 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迎儿.新型敷料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效果观察.护理与康复, 2010, 9(4):327-328.

[2] 胡爱玲, 郑美春, 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39.

[3] 沈亚芳.康惠尔敷料治疗颜面外伤后合并感染12例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11):1406-1407.

[4] 胡素琴, 蒋琪霞, 周昕, 等.湿性疗法结合整体干预治愈全身41处伤口的护理.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6):670-672.

[5] 姚鸿, 陈立红.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11):1050.

[6] 陈丽红, 骆燕, 阎微.密闭性敷料在伤口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14):1609.

[7] 张清, 魏力.伤口愈合与护理、造口伤口临床护理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5.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