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2016-05-04杜宇

理论观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深加工农产品

杜宇

[摘 要]齐齐哈尔市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农业物产资源丰富,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方面优势独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在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就业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028 — 02

齐齐哈尔市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方面优势独特,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农业物产资源丰富。多年来,齐齐哈尔市政府按照“龙头带动、产业支撑、优化结构、集群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齐齐哈尔市丰富的农业物产资源优势,并在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给与大量的扶持,从而促使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经过多年发展,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性明显加大,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整个产业初具规模,已发展成为齐齐哈尔市经济中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农产品规模较大的区域之一,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为全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一、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意义

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发展,降低农业生产存在的风险。作为农业下游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为农产品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通过提高农产品加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消化了农业生产出的作物,并且通过农产品加工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得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

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工业附加值,进一步优化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将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融合度。通过一系列高效、经济、专业的农产品加工工厂的建设和生产,将进一步带动物流、服务、商贸等各行业的发展,促使本地第二、第三产业产位得到一定的增加,使得整个产业结构比例加优化。为了带动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产业的产业升级,需要引进和培育的龙头企业,这企业规模庞大、技术先进、市场广阔、竞争力强,能够有效推进齐齐哈尔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促进齐齐哈尔经济的迅速发展。

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解决和促进本地区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国家一直都在提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如能得到发展,将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是齐齐哈尔市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过程注入很多的优惠政策。今后,随着市政府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企业入驻,对带动社会就业有很大帮助。

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增加本地区地方税收,提高地方财政收入。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对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缴纳的税收贡献,也体现在产品销售和贸易等下游环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巨大经济利益。通过对本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支持,可以充分发挥齐齐哈尔市现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带动作用,从而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形成促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推进齐齐哈尔市“三化”进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一般都位于农产品产地附近,这些地区一般都属于乡村或者小规模的城镇。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把一部分农民转变为乡镇工人,使得在该企业附近形成一定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增强了农村的经济活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正是这样的发展,促使农村向着城镇化、城市化方向快速前进。

齐齐哈尔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积极引导和管理,加快机制创新,促进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将极大的促进本地企业家、经理、营业者甚至是工人的思想转变,接受先进的思维意识和经营理念。在促使企业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企业家和经营者将更加关注管理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以给地方企业带来先进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二、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明晰思路,强化措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5年齐齐哈尔市粮食总产量超过300亿斤,连续八年增产。2015年,齐齐哈尔市达到省级标准的现代农机合作社规范社达到48个,占黑龙江省的41.1%,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1%。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443万亩,销量和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0.2%和25%。建立农产品生产全程监控物联网平台182个,成立了市级农产品检测机构,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平台初步建成。

2013年,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有142户。按企业性质分为:国有企业1户,外商投资企业2户,民营企业139户。按日处理能力分:按日处理能力分:日处理1000吨以上的企业3户,占2%;1000-400吨的企业6户,占4%;400-200吨的企业26户,占18%;200-100吨的企业67户,占47%;100-50吨的企业29家,占20%;50-30吨的企业6家,占4%;30吨以下的企业5家,占4%。从整体布局看,农产品加工逐渐向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产业集中区。如以龙江、甘南、依安等县为主的玉米产业集中区,以克山、讷河等县(市)为主的大豆产业集中区,以泰来、龙江、甘南、梅里斯和富拉尔基等县区为主的水稻产业集中区,以龙江、甘南、讷河、依安、拜泉等县(市)为主的杂粮产业集中区。加工规模较大型的企业有玉米加工的瑞盛食品公司和中粮生化(龙江)有限公司;大豆加工的克山昆丰油脂公司和克东腐乳公司;水稻加工的宏河米业公司和讷河市北风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杂粮加工的龙江兴旺米业公司和泰来绿洲米业公司;食品加工的克山徽记食品公司等。

三、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为核心,大力引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立足生态环境、自然气候和农业资源等优势,抓产业、重招商、推项目、壮龙头、扩基地、拓市场,全力推进了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市粮食深加工业发展整体运行情况来看,项目数量少,发展规模小,缺乏具有强有力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

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只能加工初级产品,普通产品多,高端深加工产品少。产品以初级加工的米、面、油等为主体,科技含量低。例如,玉米加工业,发达国家精深产品有3大类3000多个品种,尤其是深加工产品,如各种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微生物纤维素等,其增值程度是原料产品价值的成百倍,有的可达上千倍。而齐齐哈尔市的玉米加工产品较少,主要以生产普通淀粉、酒精、白酒和饲料为主,多元醇、变性淀粉、乳酸、聚乳酸等深加工产品少。

(二)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力较弱

齐齐哈尔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和杂粮,产量逐年稳步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250亿斤,占全国2%以上。但目前,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明显数量少、规模小,加工能力弱,特别是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在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集成优化资源配置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空间和发展领域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还不够。

(三)研发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齐齐哈尔市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尚未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接轨,大多数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产品单一,质量和档次不高,资源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效率低,这直接影响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加快发展。

四、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化经营

鼓励龙头企业自建原料基地,引导企业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益返还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发展扩大原料基地。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基地的集约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增强基地原料供给能力。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围绕优势产品,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继续推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场县共建、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加速提高基地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二)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区域化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按照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确定本地建设专品种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建立一批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能力配套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培育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如肉蛋生产基地、牛奶生产基地等等,增加饲料用粮,实现就地转化。

(三)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玉米、水稻、大豆等主导产业,坚持集团化战略,千方百计建好管好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四)提高科技创兴能力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新产品研发,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步伐,走技术挖潜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充分挖掘主、副产品的最大价值,提高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科研队伍建设,不断开发新产品,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建立科研开发机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形成自己的开发技术和创新优势。

〔参 考 文 献〕

〔1〕王维,石超,李刚,孙永军.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09,(10).

〔2〕刘金福,于战平.天津市农产品深加工科技产业化模式及对策〔J〕.保鲜与加工,2002,(06).

〔3〕乔朋华,郑继兴,孙晓亚.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调查〔J〕.理论观察,2012,(0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深加工农产品
黑木耳的营业价值及深加工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深加工食品伤心脑
鹤之灵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柿子深加工助农民增收
农产品争奇斗艳
王荣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