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模糊回指释义机制研究*

2016-05-04

王 劼

(苏州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模糊回指释义机制研究*

王劼

(苏州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认知参照点模型作为重要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曾被运用于原型范畴、领属结构和转喻机制研究。运用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释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模糊回指现象有着不同的模糊表现形式,语篇主题作为模糊回指释义的认知参照点,是确认先行项与回指项指称关系的关键。认知参照点模型能够为模糊回指现象提供统一有力的释义机制。

关键词:认知参照点模型;模糊回指;释义机制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experientialism/embodied philosophy)[1],体验哲学强调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同时强调人脑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身具有认识事物的结构和规律。认知语言学家抽象概括了人类在与现实世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基本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认知参照点模型(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 Model)是经典的意象图式理论之一。

“认知参照点”最早是罗施(Rosch)基于原型范畴(prototypical category)研究所提出的概念[2]532,兰盖克(Langacker)对此概念进行了补充、深化和发展,用以解释领属结构和转喻机制[3]171-201。我国学者高原、蒋勇、王寅、王义娜、李丛禾等分别将认知参照点理论运用于照应词的分析、语篇的特别概念、语篇连贯、代词理解及语篇分析和语篇主题分析[4-8],充分体现了该理论的解释力。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为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关注的回指现象成为现当代理论语言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传统语言学的回指研究聚焦于句法和语义层面,代表性成果是乔姆斯基(Chomsky)在约束理论中提出的约束回指语、代名词和回指表达式的三个严格条件[9]96。乔姆斯基的研究成果从形式句法角度为研究回指提供了参照标准。随着当代语言学逐步转向对语篇的思考,回指研究也随之摆脱了小句的束缚,关注句法之外的语义、功能、语用及认知因素,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大凡语篇内的回指研究通常都是基于一个基本前提,即回指语与先行语的所指对象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同指 (co-reference)关系是回指关系建立的基本前提。然而,在交际语料中,回指语与先行语即便所指对象并非完全相同,仍然能够建立回指关系,这就是模糊回指现象。可以说,模糊回指现象颠覆了传统回指研究的重要前提,即同指关系。对于该语篇现象,以往的研究者将其列为语用失误,国内仅刘东虹、王军、张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0-12]。笔者将模糊回指这一边缘化的语言现象进行整理、分类,并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模型进行统一释义。

一、模糊回指的界定

根据先行语和回指语之间同指关系的模糊程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粗略划分。从广义角度出发,回指现象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即便是指称关系最清晰明确的同形直接回指。同形直接回指关系指回指语与先行语在没有其他干扰项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音、形、义最大限度匹配的语篇照应关系。

例1:(两年前因气喘病在泰国突然猝死的名歌星)邓丽君,身后留下复杂的债务问题。 邓丽君身前在香港赤柱买下的一栋3层豪宅正在求售……[13]

在该例中,先行语“邓丽君”与回指语“邓丽君”虽然同形,却非严格意义上的同指,因为指称对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对应过世后与过世前两种状态。这很容易从哲学角度找到解释,因为客观世界始终处于运动和发展中,客观世界的恒动性导致语言——这一客观世界的反映手段——在描述所指对象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不确定性及模糊性。

理想的回指关系应当是先行项与回指项,无论在语义表层还是所指概念层面,均完全匹配,此为直接回指现象。而先行项与回指项在语义层面的不匹配,既可能带来深层概念上的匹配,也可能带来深层概念层面的不匹配。因此,界定模糊回指时,将说话者因为语法失误造成的模糊回指,以及由于客观事物恒动性导致的具有广义模糊特征的同形回指排除在外,仅限于由非语法错误造成的异形回指。具体研究对象为:先行语与回指语在音、形、义三个层面并非完全匹配,需要受话者进行认知推理的指称现象。研究目的为:研究特定的语法衔接关系中具有交际价值的模糊性指称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认知机制,并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建立模糊回指的释义机制。

二、模糊回指的分类

综合国内外回指研究的文献和英汉叙事语篇中的实际语料,根据先行语与回指语之间对应关系的模糊程度,模糊回指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演化回指

演化回指(Evolving Anaphora),指回指语的指称对象在语篇发展过程中,随着话题的展开不断发生“演化”的指称关系。[14]演化回指是常见的模糊回指现象,回指项与先行项在语义表层构成同指关系,但在深层语义层面,回指项较之先行项,主体未发生变化,仅部分特性发生了演化,这样的演化并未改变所指对象的本质特征。因此,先行语和回指语并不具有明显的模糊对应关系,这样的非同指关系,并不需要受话者额外的认知加工就能进行回指释义。

例2:Wash and core six cooking apples. Put them in a fireproof dish.[15]

韩礼德(Halliday)的经典例句充分体现了演化回指的特点。该例中,回指语them指称的不是最初的cooking apples,而是已经经过清洗和去核处理的cooking apples。

例3:Kill an active, plump chicken. Prepare it for the oven, cut it into four pieces and roast it with thyme for 1 hour.[16]

该例中,三个代词回指语it分别指称处于三个不同阶段的chicken,由于代词特有的指称模糊性,每一个it指称对象分别对应烹制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chicken,与先行语所指的chicken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指称对象主体的性质不变。

凯若尔(Carrell)认为,对演化回指的释义离不开人们的语用认知能力,特别是大脑中的相关百科知识、说话人的目的以及推理能力等。[17]勒布尔(Reboul)曾运用心理表征理论(Theor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解释演化回指,认为所指对象的演化过程就是最初的心理表征不断得到修改的过程。[18]

(二)竞争回指

秦洪武曾将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中回指语在语篇中有两个或多个可能先行语(potential antecedents)的现象定义为歧义回指(ambiguous anaphora)[19],认为这些可能的先行语都有可能与回指语构成同指关系,因此会引发回指释义时的歧义。但是,通过语料发现,在实际语篇中,由于语境的作用,多个可能先行项引发的回指歧义并不多,我们将这类具有多个可能先行项、句法关系无法排除歧义的回指现象称为竞争回指(Competitive Anaphora)。在回指释义过程中,受话者主要根据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语义选择限制关系,并综合其它语境因素进行回指释义。

例4:There was a zoo in John’s town. It was small.[20]

该句中,a zoo和John’s town均是可能先行语,从句法层面出发,均能与回指语it构成同指关系,且都可以使用small来修饰,因此两者形成竞争关系,但it与a zoo构成同指关系,下文中将详细讨论该句。

(三)概述回指

概述回指(Anaphore Resomptive),指一个回指语对应多个先行语,多个先行语的共同属性提炼概括后与一个回指语发生同指关系。[21]

例5:His everyday life was surrounded by the dentist, the department store, the osteopath, the doctor, the psychiatrist. He found no way to pay the bills.[22]

回指语the bills对应的先行语共有五个,即the dentist,the department store,the osteopath,the doctor和the psychiatrist。从严格的真值语义条件而言,回指语the bills对应每个先行语时,具体的所指都是不同的,五个先行语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平行语义关系,指称关系成立的关键,在于回指项是对五个先行语共同属性的概括提炼,概述回指现象体现了回指语的概括性和模糊性。[23]

概述回指中有一类特殊的回指现象,即抽象实体回指(Abstract Entity Anaphora)。该概念最早由艾舍(Asher)提出,抽象实体指命题、概念、事实、事件等,由抽象实体充当先行项的回指现象,为抽象实体回指。[24]在此类回指现象中,回指语具有概括性,可以把先行语的具体内容提炼为内涵极小的it,this,that,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是发话者思维散漫性的体现,尤其当先行项不是具体、明显的语言表达式,而是需要进行概括提炼的抽象命题或者概念时,这种模糊性尤为突出。

例6:丹麦公务员出差,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通过旅行社预订旅馆和机票,防止有关人员“经手三分肥”。芬兰公务员可以接受别人馈赠的一杯啤酒和一个三明治,但喝上一杯法国葡萄酒麻烦就大了,要以受贿论处。而瑞典政府高官大都住在普通住宅区,国家不提供公勤人员,家务自理,下班后只能开私家车。这令人感叹,发人深思。[23]

该例中的回指语“这”是对上述欧洲国家公务员生活进行概括描述后的抽象总结,先行项为对事实的描述,但并未以具体的名词性成分或者句法形式呈现。像这样没有具体明示先行项的回指现象,早在《马氏文通》中已经提及,“有代字而无前词(即先行项)者,则以所指者为共知之事理,读者可默会耳”[25]。

(四)间接回指

当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没有显性的指同关系时就建立了间接回指(Indirect Anaphora)关系。间接回指现象的特征是,回指项的所指对象并未明确出现在语篇中,受话者必须依赖先行语进行推理方能识别和确认回指语的指称对象。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的关联程度在回指产出和释义过程中,均起着主导作用。先行语与回指语的关系常表现为“部分—整体”、“行为—结果”、“象征—类型”、“属性—实体”、“动作—目标/工具”以及“动作—结果/场所”等等。

例7:我看着墙上挂着的菜刀、漏勺什么的,问刘美萍,“这是人就这样儿还是你们布置的?”[26]

该例中,“人”作为间接回指语,在之前语篇中并没有明确的先行语与之对应,然而,由于墙、菜刀、漏勺等先行语共同激活了厨房场景,因此,“厨房”作为隐形的共享情景知识能帮助受话者推断“人”指称的对象是该厨房的主人。

王军曾对间接回指的模糊性进行了如下表述:间接回指的模糊性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更是语义层面上的,是语言形式上的模糊所反映的语义层面的模糊。由于间接回指的先行项往往是隐性的,在回指释义时,先行语和回指语之间的指称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间接回指都具有模糊特征。[11]当然,理论上的模糊并不一定代表认知主体在释义过程中需要付出额外的认知加工,关于这一点需要使用实验手段进行验证。

此外,间接回指中有一类特殊的回指现象:转喻回指(Metonomy Anaphora)。在该类指称关系中,先行语的指称对象经过转喻加工激活隐性指称对象,即先行项,回指语与先行语所激活的隐性指称对象发生同指关系。

例8:The sax has the flu today and he will not be able to play tonight.[27]

该例中的先行语为物,回指语为人称代词he,乐器sax通过转喻加工指称使用者the saxophone player,与后续语篇的人称代词he建立回指关系。因此,在该指称关系中,先行语与回指语的异形同指关系建立在转喻机制基础上,是典型的转喻回指现象。

例9:While traveling through Asia, we visited Japan and discovered that they are like Americans in many ways.[10]

该例中,先行项通过地区名Japan转喻指称其居民Japanese people,后续话语中的代词 they回指先行项Japanese people,回指语they与先行语Japan之间的同指关系建立在转喻机制基础之上,因此本例属于转喻回指,尽管受话者在回指释义时并不需要复杂的认知加工便能确定回指对象。

转喻回指的特点在于先行项依赖转喻机制与回指项发生同指关系,需要受话者进行额外的认知推理加工,才能在回指释义中确定所指对象,先行语和回指语之间的指称关系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通过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分类描述发现,模糊回指现象比人们预期的复杂,每一类模糊回指的先行项与回指项的对应关系有着独特的特征,模糊程度各不相同,在回指释义时给受话者带来不同的认知负担。下面将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对这四类模糊回指现象进行分类释义,并从他们的释义机制中探求这四类回指现象的共性。

三、模糊回指释义机制——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视角

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认为,人类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能力,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体概念建立起对另一个实体概念的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这就是认知参照点模型。[3]251该理论的基本设想是:各个实体被感知时的突显程度(prominence)不同,有些实体较之其它实体更易定位,这些实体对于观察者而言更为明显突出,而感知其它实体则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如图1所示,这些突显的实体便是人们认知这个世界时的参照点R,人们通过参照点来感知和认知其它实体,即认知活动的目标T。一个认知参照点可激活一个相关的心理空间,即该参照点的领地D (domain)。在这个领域内可以感知和认识多个可能的目标,而在具体语篇中,真正的认知目标为T(target)。

图1 认知参照点模型(CRPM)

认知参照点的选择和确立,往往随着语篇的推进和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受话者往往会根据语篇的发展,无意识或不自觉地调整认知参照点。笔者将运用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对四种模糊回指现象进行统一释义。

(一)演化回指

演化回指是四种模糊回指中模糊程度最轻、认知加工最容易的现象。如图2所示,语篇中的先行语即参照点R1,在其领地D1中激活与R1有关的成分,其中最为突显的为认知目标T1,而T1在演化进展过程中充当下一轮的认知参照点R2,R2在其领域D2中激活相关成分,其中最为凸显的为认知目标T2,T2在演化进程中担任下一轮的认知参照点R3, R3锁链式地依次激活下一轮的新认知目标R4……,直至最终的认知目标Rn。R1、R2、R3…… Rn作为每个阶段的先行项,经历不断的演化发展,部分特性发生变化,主体未变化,Rn得以激活最终认知目标T。因此,认知主体C能够在语篇中通过参照点R1(先行语),经过环环相扣的锁链式演化过程,最终确认目标T(回指语)的指称对象,完成回指释义。在演化回指中,受话人一旦通过参照点确认认知目标后,最初的原始参照点就可能退隐,而被激活的认知目标则突显成为理解新目标的新参照点,依此类推,带动更多的目标被识解,从而推动语篇的发展。

图2 演化回指认知参照点模型

(二)竞争回指

竞争回指是模糊回指中最为常见的典型现象,单从句法语义层面分析,可能会引起理解歧义。但是,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分析该类回指现象,完全有可能确定回指语的真正所指对象。

如图3所示,认知主体C在语篇中遇到若干个可能先行语,R1、R2、R3……这些先行语都有可能成为最终参照点R,它们都有可能在各自的认知领域D1、D2、D3……中激活最终的认知目标T,究竟哪一个是先行语的干扰项,哪一个能担任参照点R,激活认知目标T,并与回指语建立同指关系,需要认知主体进行参照点选择。

图3 竞争回指认知参照点模型

根据人类认知世界的特点,范候克(Van Hoek)认为,影响参照点选择共有三个因素:(1)突显度(prominence),即如果X在包含Y的语境中更突出,则X比Y更有可能被选为参照点。(2)线性语序( linear word order),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条件下,如果X比Y先被感知,X比Y更有可能被选为参照点。(3)概念关联性(conceptual connectivity),即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概念语义联系的密切程度,这由两个语义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所决定。[28]认知主体通常在若干个先行语中选择线性关系优先,突显性强,概念关联度强的作为参照点R,即真正的先行项,并确定与回指项的同指关系。

结合例4,a zoo和John’s town 都能够担任先行项,因此构成竞争关系。然而,a zoo作为第一个参照点R1,在线性关系上处于优先位置,同时处于存现句结构的主语位置,因此比John’s town更为凸显,John’s town担任第二个参照点R2。此外,a zoo所处的领域D1可以处于John’s town激活的领域D2中,反之,John’s town所处的D2却无法处于a zoo激活的领域D1中。因此在该句中,笔者认为John’s town可以充当a zoo的参照点,但无法担任it的参照点,是先行项的干扰项,it的参照点只能由线性关系优先、凸显性更强的a zoo充当,因此a zoo才是该句中真正的先行项。

由此可见,在句法和语义层面可能引发歧义的竞争回指,在认知参照点理论框架下,受话者完全可能排斥干扰,确定真正的先行项。

(三)概述回指

概述回指与竞争回指的明显区别在于,竞争回指是多个可能的先行语中,只有一个与回指语发生同指关系,而概述回指则是多个显性或隐形、具体或抽象的先行项,共同与一个回指语发生共指关系。

如图4所示,在概述回指中,认知主体在语篇中将多个先行语,即参照点R1、R2、R3…… 的共同属性提炼概括成最终的参照点R,而R1、R2、R3……各自激活的领域D1、D2、D3……交叉重叠(overlap),互相融合,形成包含多个领地共同属性的最终领地D,在该领地中,认知主体C通过参照点R确定最终认知目标T,完成概念同指。

图4 概述回指认知参照点模型

较之先行语为多个具体、明确的实物成分的概述回指而言,抽象实体回指的特点在于其先行项为抽象的隐性成分,指称对象为概念或者命题,这些隐性成分抽象概括为主题,成为参照点R,激活认知目标T并完成同指。概述回指与抽象实体回指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体现了语言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语言经济性的体现。[29]在运用认知参照点模型进行释义时,这两回指现象具有相似的认知过程。

(四)间接回指

如图5所示,间接回指较之上述三种回指略为复杂,认知主体通过先行语激活的第一个参照点R’,在其领地D’中通过常规关系,如整体—部分、实体—功能属性、动作—结果/场所、上下义关系等,激活认知目标T’,由该认知目标T’充当真正的认知参照点R,在其激活的领地D中,激活最终的认知目标T,完成同指关系。

图5 间接回指认知参照点模型

转喻回指作为间接回指中的特殊类型,认知主体首先通过先行语激活转喻表达式(metonymic expression),也就是先行项对应的源域,因为该认知实体具有较高的突显性,因此成为参照点R’,在R’的领域D’中,R’通过转喻关联过程激活认知目标T’,即目标域中的本体,这是真正的认知参照点R。参照点R在其领域D里与被转指的实体进行心理接触,从而激活语篇中指称关系的最终目标T,完成同指关系的确立。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转喻回指隶属于间接回指,因为转喻回指释义的心理路径与间接回指的图示表现是相似的。转喻回指的特点在于源域中的R’必须通过转喻机制,才能激活目标域中的R,转喻机制的运作是认知参照点确认的关键,也是同指关系确立的关键。

上述四类模糊回指现象各有特点,但在认知参照点理论释义框架下有着共性。莱文森(Levinson)曾强调回指关系不是词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语法成分间的关系,而是实体的统一性。[30]秦洪武也曾指出,回指词的所指(即先行项)不必是语篇中的具体一词或句法成分,但它必定是交际双方根据话语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中的突显实体。[19]笔者认为,该实体即语篇主题,因为主题是篇章心理表征的实体,而不仅仅是与该心理表征对应的某一名词或者短语本身。同时,语篇主题是信息的聚焦点,是信息中的凸显成分,由此,语篇主题是模糊回指释义时认知参照点确认的基础。莱文森所强调的实体统一性在模糊回指关系中具体体现为主题的统一性,这是认知参照点关系得以建立并被确认的前提。发话人选择参照点和受话人确立参照点均是动态的、无意识或不自觉的过程,但是参照点的选择一定是以主题为依据的。

四类模糊回指现象的先行项均是回指产出和释义时的主题结构(topic construction),是以某个语篇块激活的情境为领地的主观参照点(subjective reference point),用来同其领地内的其他实体进行心理接触。认知主体通过该参照点提高了目标实体的激活状态,某个突显的实体被唤起(evoke),作为某些概念被寄送的心理地址(mental address),即回指项所关涉的内容。或者说,一个主题的领地,即它所能唤起的一组相关概念所激活的领地,为回指项的释义提供了语境。同主题相关的各个小句依附于它,并参照它才能获得释义。[8]语篇主题作为交际双方关注的焦点,具有很高的突显度,成为当前话语空间中的认知参照点,受话者依赖该参照点才能最终确认认知目标。因此,模糊回指现象虽然在语义层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框架,完全能够拨开模糊的表面,确定先行项与回指项的指称关系。

综上所述,模糊回指关系的建立和确认取决于语篇主题在心理表征中是否突显,能否成为概念先行项。概念先行项的语言形式并不重要,可以是多个并列或竞争的先行语,可以是蕴含转喻指称的先行语,甚至可以是没有具体、明显语言形式的先行语,只要主题突显为认知参照点,便为先行项与回指项建立了概念连通的基础,模糊回指关系便得以成立,且不会在语篇理解时给受话者带来额外的认知负担。简而言之,语篇主题就是模糊回指关系产出和释义时的认知参照点。

结语

通过对模糊回指这一具有边缘色彩的特殊语篇现象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四类模糊回指现象的句法表现形式各有特点,模糊程度亦各有不同,既有形式层面的模糊,也有概念层面的模糊。不同模糊程度的回指现象反映了人类在运用语言对世界进行加工处理时,认知层面独特的模糊性。模糊回指作为成分因素、关联因素及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回指语与先行语在指称对象并非完全对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建立指称关系,从而完成概念的有效衔接,并推动语篇的发展。

认知参照点模型作为语言体验性的重要表现,是纷繁复杂的认知现象的抽象共性,是语言构式的概念原型。运用认知参照点模型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释义,可以揭示指称建立和识解的认知过程,信息在认知主体心理表征的动态传递过程,同时验证了该理论的阐释力。

参考文献:

[1]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ROSCH E.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 [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532-547.

[3]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9.

[4]高原.照应词的认知分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5]蒋勇.特别概念与认知参照点[J].外语教学,2003(2):1-5.

[6]王寅.认知参照点与语篇连贯[J].中国外语,2005(6):17-22.

[7]王义娜.指称的概念参照视点:认知语篇学的探索[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8]李丛禾.认知参照点模型及其语言体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23-28.

[9]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95.

[10]刘东虹.抽象实体回指中所指歧义的处理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 (4):19-25.

[11]王军.模糊回指及其语用功能[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 (4):1-4.

[12]张宁.歧义回指的表现形式和确定[J].中国外语, 2009 (6):39-42.

[13]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3-144.

[14]KORZEN I, BUCH-KROMANN M. Anaphoric relations in the Copenhagen Dependency Treebanks [EB/OL].[2015-11-03].http:∥copenhagen-dependency-treebank. googlecode. com/svn/trunk/docs/2010-beyondsem-anaphora.pdf.

[15]HALLIDAY M A K,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1976: 2.

[16]BROWN G,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202.

[17]CARRELL P L. Cohesion is not coherence [J].TESOL quarterly, 1982: 479-488.

[18]REBOUL A. Reference, agreement, evolving reference and the theor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J].Hommages à liliane tasmowski-de ryjck, 1998.

[19]秦洪武.第三人称代词在深层回指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 (1):55-64.

[20]吕公理.前指照应的认知语用互动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2):15.

[21]王军.英语叙事篇章中间接回指释义的认知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301-306.

[22]王秀丽.篇章分析中的概述回指[J].当代语言学,2012(3):301-306.

[23]刘东虹.抽象实体回指:一种特殊类别的回指[J].外语与翻译,2006 (3):51-56.

[24]ASHER N. Reference to abstract objects in discourse[M].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1-11.

[25]吕叔湘,王海荣.马氏文通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84.

[26]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72.

[27]PANTHER K, THORNBURG L. 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ruction[J].Metaphorik de, 2004 (6): 16.

[28]VAN HOEK K. Anaphora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58-59.

[29]王劼.基于“框棂关系”的模糊回指现象释义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86-91.

[30]LEVINSON S C. Pragmatics[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85.

(责任编辑:张燕)

The Research on Fuzzy Anaphora Resolution Based on “Reference Point Model”

WANG 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ideal cognition model (ICM), “Reference Point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tudies of prototypical category, possessive construction and metonymy mechanism. It has been showed by the study of fuzzy anaphora, applying “Reference Point Model”, that although fuzzy anaphora have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ir fuzziness, text theme, working as the reference point in anaphora resolu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refe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ecedents and anaphora. “Reference Point Model” works effectively for fuzzy anaphora resolution.

Key words:Reference Point Model; fuzzy anaphora; resolu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16)02-0089-08

作者简介:王劼,女,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基于概念匹配、释义与连通的衔接功能语用研究”(13BYY149);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语篇功能研究”(14jsyw-22);江苏省政府留学基金(JS-2011-142)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