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城市品牌 树立城市形象

2016-04-29郝羽昂

国际公关 2016年2期
关键词:雾都天价黄花

郝羽昂

城市品牌形象是外界了解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无形的资产。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新媒介环境带来了新的传播工具和技术,这使城市形象传播系统变得更为庞大和复杂,城市形象的传播呈现出了主体多样化、传播媒介交相融合、传受双方界限模糊、互动反馈成重要环节等特点。政府应该怎样科学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值得深思。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当下政府在城市品牌形象打造中存在的问题

盲目跟风。政府在对城市进行形象定位和推广的过程中,有时会比较盲目地“跟风”,结果导致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模糊。例如四川省达州市的渠县喊出了“黄花之乡”的口号;山西省大同县则要建设“火山文化,黄花之乡”;湖南省邵东县、祁东县也以盛产黄花闻名,国内还有其他不少地方也提出了“黄花之乡”的建设目标。“黄花之乡”遍地开花,而国民并无“火眼金睛”,“黄花之乡”究竟指代何方,让人疑惑。还有以“大美”开头的城市宣传语漫天飞,既缺乏新意,也难以在受众层面形成记忆点。

“古人”强迫症。名胜古迹是旅游景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部分,“疯狂”利用“古人”进行擦边宣传其实并不高明。毕竟,像孔子故里那样,至今尚存与孔子相关的孔府、孔陵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地方已经很难找到名人的遗迹,更看不到名人对这个地方的现实影响。另外,以古人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的品牌形象也需要深思熟虑:一个人是否能完全代表整个城市?这个人的形象、精神气质与城市形象的打造、城市长远的发展又是否契合?

重外轻内。政府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常常过度重视向外的推广,却缺乏对内部的沟通。城市形象品牌化过程大多是政府绝对主导,社会和民间参与不足,这不仅降低了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广度和深度,更削弱了城市品牌形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忽视与内部受众的沟通,城市品牌形象最终将会失去依托和支持,沦为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

政府提升城市形象应如何做

定位城市之魂。政府要找准城市品牌的核心,城市的灵魂部分,要有唯一性,而不是草率地找一个角度,然后花大力气去推广。比如“休闲之都”、“浪漫之都”等城市品牌形象就缺乏足够的特质和辨识度。此前,大连、珠海、连云港等城市相继提出要打造“浪漫之都”,为了成为唯一使用这个称谓的城市,大连市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浪漫之都”,其实这几个城市的浪漫特质都不是特别明显,对内也没有群众基础。与之相比,奥地利的维也纳主推“世界音乐之都”就显得十分贴切,其具有强大的“音乐背景”——贝多芬、莫扎特、斯特劳斯等音乐大师都出自这里,加上地处蓝色多瑙河畔,“音乐之都”名副其实,特质鲜明。在国内,河南洛阳利用洛阳牡丹与武则天的典故,以及牡丹花繁华富贵的讨喜花语,打造了“牡丹之乡”;安徽蒙城因为养牛业及相关产业极其发达,索性以牛为“代言人”,打造出蒙城勤勉向上的城市形象…这些城市都是定位较好的案例。

坚持变,也坚持不变。品牌形象在推广的过程中,涉及到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品牌的内涵要坚持不变,品牌的外延则要坚持不断的改变。伦敦以“雾都”的称号闻名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雾都”是伦敦的荣耀,因为“雾都”反映了伦敦经济发达、烟囱林立的繁荣景象。但在全球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雾都”已不再是伦敦所希望的称号,更不是荣耀。繁荣兴旺是伦敦城市品牌不变的内涵,但现在不能再借助“雾都”的称号来做城市形象推广,而是要通过英国首都、伦敦金融城等形象来体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形象的多品牌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一座城市往往具有多个特点,这为城市多品牌形象的打造奠定了基础。这些特点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不同时期,城市应该突出其不同的特点。在突出城市主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加强各品牌形象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品牌形象战略,更加凸显城市的主品牌形象,这样才能达到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政府杜绝“专权”。政府在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过程中不能“专权”,而应该以民众为主体,发挥引导作用。首先,在城市品牌打造中,政府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政府有资源优势,能保证品牌打造时的统一性、有序性。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起讨论,更广泛地吸收各方智慧,如此,城市品牌形象的确立才会更切合城市实际。此外,政府还应当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充分运用群众的智慧,形成话题,引发民众的广泛讨论甚至是争论,从而增加民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识和认同,并在行动中自觉落实到品牌形象的打造上来,使城市品牌形象在打造过程中遵循预先设定。其次,在城市品牌形象维护的过程中,政府也应减少“专权”。在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下,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的宏观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品牌形象的确立通常由于领导的更换而发生变化。但城市品牌形象的形成和巩固是个长期过程,虽然需要因时而变,但在短时间内勤于变化,是不利于城市品牌形象维护的。将城市品牌形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依靠制度的力量,保证城市品牌内涵的连续、合力的形成、打造的有序,才是城市品牌形象维护的应有之道。

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危机情况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普及之后,政府面临的舆论挑战异常增大。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表达多元化、尖锐化特征也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有关政府的负面信息经由网络这一“社会舆论放大器”的传播,很容易就会成为舆论焦点。外地游客在城市的衣食住行都有可能成为城市品牌形象危机的诱因。青岛的“天价虾”、哈尔滨的“天价鱼”便是最好的例子。那么面对危机事件的爆发,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首先,一定要“快、准、狠”,面面俱到。“天价虾”事件,政府输在处理问题不够快,政府没有迅速反应并组织应对,加上最后处理的结果也不够“狠”,导致事件不仅仅影响了青岛的城市形象,也让山东旅游局一直精心打造的“好客山东”变成了“宰客山东”。“天价鱼”事件中,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吸取了经验很快做出回应,但是在调查事件的过程中却不够精准,只是简单地调查了卖鱼商户就草率发出公告,没有与投诉顾客做任何沟通,继而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反转。其实如果政府在前期针对事、找对人,或许可以避免节外生枝。

其次,政府要善于借力。“天价虾”、“天价鱼”事件发生后,舆论基本上是一面倒,网民集体痛批天价欺客行为,已经没有人关注事件的真相。就像“天价鱼”事件中,商家明码标价,顾客提前获知并认可,其实不存在欺诈问题。之所以引发了网民的集体“吐槽”,一方面是因为现实中对于这种行为长期的忍气吞声,另一方面网民的这种反应也是对政府没有重视相关问题的控诉。在这种舆论形势下,政府要及时地回应问题,再借强大的舆论之力,进行市场整改,并获得更高层的支持,最终推动基层市场的调整转变。例如“天价鱼”事件,松北区政府完全可以由此向市级、省级甚至国家提出相关的资源申请与政策扶持,从而推动市场改革。

最后,切忌虎头蛇尾。“天价”事件政府方面都做出了相关的回应,同时也处理了相关人员,关于“天价鱼”事件,黑龙江省长陆昊在今年的“两会”上还专门回应了记者。表面上,这次城市品牌形象的危机已经告一段落,舆论似乎也在慢慢淡化。但其实在背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政府跟进梳理,并深入市场,找出核心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措施进行整改,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城市品牌形象的正面舆论引导,做好城市品牌形象的修复工作。唯有如此,才能让城市的品牌形象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雾都天价黄花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剧场 21 雾都战记(连载二)
雾都战记(连载四)
雾都战记(连载九)
“雾都”伦敦如何走出霾阴影
天价足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