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2016-04-29詹彬彬

知识文库 2016年2期

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物理实验技术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训练是重要的。中学的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平台,使物理学还原到实验科学的本来面目,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一、中学实验现状及开放性实验室的含义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采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形式,甚至多媒体代替实验。导致学生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操作能力差,探究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新课程的课本中引进了许多课外实验,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丰富学生视野。如何加以落实、开发和利用,是这轮新课改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改变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建立开放性实验室,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倡导日常器具做实验。”

“开放”体现在管理模式的开放,时间的开放,内容的开放。摆脱传统实验教学的束缚,改变被动实验模式,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鼓励学生做课外实验,做自己想做的实验。

开放性实验室里,实验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只是在管理和引导上起主导作用。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组织与管理模式

在中学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就必须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原有传统的实验室进行改革。

1、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开放性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完善实验纪律和各种管理章程。实验管理者应制定一系列仪器保管、出借、使用、归还制度。

2、人员配备

采用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指导教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实验管理员负责仪器的出借和回收。实验指导教师负责实验过程的巡视指导及秩序的维持。让学生做为开放性实验室的小管理员,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来。

3、场地与器材的建设与拓展

开放性实验室在实验教室的空闲时间供学生进行实验。满足学生实验需求,鼓励学生能多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实现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的实验方式。实验室管理员做好器材整理,做好器材出借、归还登记。

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也可考虑学科的交流,如与劳技、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共享实验资源。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校际实验交流、比赛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和高校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实验器材和环境。

4、开放时间

实验室的开放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学生按需实验。这样有利于实验学生静心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对实验中产生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产生新的发现。

5、申报与审批

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实行使权申请制度。学生提交的实验申请,教师进行审核,注意学生实验的可行性、可靠性、科学性,并做出相关审核和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实验做好实验方案。

6、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建立良好的实验氛围,可以定期开展实验技能竞赛,组织物理游园活动,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的一些小制作、小发明、趣味实验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来,促进学生更多更好更主动的利用实验室资源。

三、开放性实验室的几点问题

1、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学生可能只是简单的把演示,分组拿来再实验,削弱了开放性实验室的作用。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开发课外实验、趣味实验、和进行各种小制作和小发明活动,让开放式实验室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

2、一线教师要改变观念,努力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真正重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3、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实验管理技能,真正能为实验学生服务。

4、实验器材的陈旧、缺乏,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机制和观念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等问题将使实验室的开放及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受到影响。

四、开放性实验室建立的预期效果

1、在中学开设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决定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的能力的培养;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内容多,范围广,牵涉的知识面多,这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或通过团队协作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取长补短。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更加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种方式获取所需的资源。

3、通过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力,具有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编写报告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科研的兴趣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善于动脑、乐于动手、讲究科学方法、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等良好习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市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