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留降级成因及对策

2016-04-29杨娜娜杜岳涛

知识文库 2016年2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留降级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严峻的形势,分析导致大学生留降级的成因,坚持“以人为本”,完成留降级学生的教育转化,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留降级的原因分析

(一)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之初,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适应大学生活。高中阶段教师管理严格,而大学更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除了常规教学之外,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主支配,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据了解,留降级学生中大部分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欠缺。

(二)缺乏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学习目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了解,留降级学生当中大部分同学经济条件相对宽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习惯了听从家里的安排,进入大学后,没有家长的督促及照顾,学习和生活都陷入了迷茫状态,没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另外部分同学由于志愿填报的问题,出现了对专业不感兴趣的现象,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三)自制能力差,沉迷于网络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自由支配时间居多,学业压力相对较小,部分学生就把网络当作最好的消遣时间的对象,迷恋网络游戏,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同学很容易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置学习于不顾,上网成瘾,以至荒废了学业,留降级学生中有80%的学生沉迷于网络。

二、大学生留降级的转化对策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留降级生自身存在许多不良的习惯以及行为,转化及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我们不应把责任完全归因于学生本身,应该发挥学校及家长的合力。只要我们严抓留降级学生的教育转化,始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以学生为本,关心爱护他们,就一定能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之道。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策: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新生适应能力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出现留降级现象,入学伊始,我们应该采取有力的宣传教育措施,注重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改变学工系统“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发挥系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引导作用,增强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加强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指导、专业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调整以及心理咨询、网络文化教育等,帮助新生充分认识社会进步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尽量避免留降级现象的出现。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要规范留降级学生的管理,建立留降级学生管理档案。一方面要建立学习成绩管理档案,另一方面要建立思想和生活管理档案。通过纵向比较,观察他们的近期表现,如果有明显进步,则给予鼓励,否则要找学生深入的了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针对留降级学生,制定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留降级学生专门的考核办法,根据留降级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就奖励制度方面而言,留降级学生当中表现优秀的可以参与评选优干、优团、先进个人等,十分优秀的甚至可以考虑推荐入党,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留降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建立帮扶机制,加强留降级学生的教育引导

首先,应该重视留降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他们因成绩差,极易引起心理上的自卑及焦虑,对于导致成绩不佳的原因,我们要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重拾自信。其次,要注重因材施教,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要符合留降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考核出勤及课堂纪律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优秀学生与留降级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组建帮扶对子,切切实实做好帮扶工作,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经常深入宿舍关怀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次,重视学习过程,适时给予鼓励或奖励。帮助那些因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提高不明显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进步很大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期望。

(四)增强三方合力,促进留降级学生的成长成才

留降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班级、学校与家庭三方联动,留降级学生不良行为和习惯的产生,不能完全归因于他们自己,班级、学校以及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班级和学校一方面要尽全力做好留降级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家庭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也是做好留降级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降级的同学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家中突遭变故,或是因为父母给予的压力过大而导致心态失衡,无心学习才降级的。这时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找出学生问题所在,才能有效帮助他们重树信心。而有些留降级学生不愿把留级的事实告知家长,不愿向辅导员或同学透露家长的联系方式,导致学校与家长严重脱节。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要争取给每一位留降级学生家长发信函告知情况,希望家长要鼓励教育孩子,采取相应措施,为留降级学生的良性转化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大学生留降级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可行的方法及措施,做好留降级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