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的手机变弊为利

2016-04-29张世娇

知识文库 2016年2期

学生携带并使用手机已经是一个大众性的问题,从最初的抵制到现在的越来越普遍,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从”玩手机“逐步转化为”用手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学生而言,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莫过于手机。手机逐渐从最初的接打电话转变为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工具。

在这个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都以指数型速度膨胀和爆炸。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十五、六岁好奇而又感性的年龄,面对丰富生动的信息,想要了解和接触的心蠢蠢欲动。网游、电影、追剧、听歌、看书、聊天都可以通过手机这样一个小小的屏幕来得到传递和延续,有谁又能抵制它的诱惑?作为一个教师,一味的拒绝已经是下下策,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让手机为学生、为教学服务。

一、为手机设立“作息时间表”分设小组,互相监督

相信任何一个在校的学生,无论他当时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多么糟糕,在他的心底都有被认可的愿望。也许他们此时正沉溺在网游中,迷恋于电视剧中,但是他们心底知道,这种做法不可取,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教师只要以此为切入点,与学生一起来探讨如何应对?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最重要的一点就归结在——自制力差。找到原因,教师就要对症下药,让学生自己找要好的同学组成小组,每组五六个成员,互相监督。并不是一味的制止用手机,而是为手机设立一个“作息时间表”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上课时间没有老师允许绝不使用手机

(二)追剧者,网游者每天最多娱乐时间限制

(三)下载至少一个与专业相关的APP,一天至少完成一个小任务

(四)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

(五)“作息时间表”清晰明了,特定的时间段有特定的任务。

这样,同学之间互相的监督,教师也要经常了解调查学生执行情况,落实“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从没有节制的玩手机中慢慢脱离出来,成为学生调节、放松的工具。

二、利用微信、QQ等手机APP交流软件,建群加友,与学生建立新型沟通桥梁。

虽然师生基本天天见面,可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但有些学生羞涩、腼腆或一些其他的原因,他们更喜欢在朋友圈,说说里倾述自己的心情,晒此时的状态。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在他们失意或沮丧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分析情况,并给于最真实的鼓励和安慰。教师也可以多发表些心情文字,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借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这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多了一个沟通桥梁,更容易建立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同时,在班级群里,主动和学生互动交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以便于制定出最合适的教学计划。课后也可以询问教学效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并从中得到反馈。教师也可以在群中多发一些趣味性的与学科相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让手机为教学服务。

三、制作微课视频,上传网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面对千篇一律的课本教学,学生也更感兴趣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 而微课短小而精干的特征,正好满足当代学生随性、自我的时代特征。他们可以利用手机网络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间来调配学习内容。对于不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明白为止。避免部分学生碍于面子,不懂装懂。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群上传学科关键知识点、难点、重点的微课视频,方便学生及时解疑答惑。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更生动,直接。学生有需求时直奔主题而来,微课也开门见山,用最短的时间帮组学生解决他们当下最关心的问题。免除了学生在课本上找不到,不好找的烦恼,充分发挥手机潜能,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厌学的帮凶。

同时,利用手机小巧方便携带的特征,观看微课视频也成为翻转课堂的必要手段。我们一直在推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打破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得格局,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小主人。而如何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就是一个大的问题?手机网络的便利性,可以督促学生完成自学,从而在课堂上实现逆转,提出问题,翻转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而主动探索,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开发手机功能,辅助专业课、公共课的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所担心的手机游戏、娱乐其实只是它功能的冰山一角,它更强大的资源在如今也崭露头角。就拿数学来说,好多难以用笔描画出的图像以及图像的性质,通过手机的一个小软件轻松搞定。例如Graph Professional 软件,学生只需将函数式输入,就可产生对应的函数图像,在需要时可缩放、旋转,方便学生找出函数性质及相关知识。而且这种图像相比手绘图更加形象、具体、精确,节约了作图时间,同时丰满了学生头脑中图像的形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虽然手机功能的开发并不是我们能力范围所及,但是能够合理及时的利用就需要我们认真探讨。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转移对手机的关注点,让手机在课堂上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出现在书桌上。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多关注科技所带给我们的便利,让课堂变得更轻松,让学生学的更自如。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手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之际,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在少数。但是学生喜欢用手机,特别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离不开手机,一旦找不到手机,就会心神不宁,感觉生活不完整。所以,作为教师只能承认手机的存在。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必然性。我们能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发挥它的优势,让它最大限度的为我所用。科技在发展,教学手段也需更新,利用已有的现实条件,组织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才能让科技为我们服务,让手机成为我们最便捷的教学工具。

(作者单位:河南省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