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6-04-29程小平
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笔者围绕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分析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高中时期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创造有效的思维。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能力素质,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课堂教学质量不重要了,相反,我们会更加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把关。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就像一个大平台,如何让学生们在这里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让他们在数学领域中能够有所收获,这是需要教师们不断挖掘的。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笔者围绕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分析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一个人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就能推动数学课堂的有效发展。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设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是仅仅依靠几个简单的例子或者数学故事就能做到的,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能了解数学,克服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就没有学好,到高中学习阶段,就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为此,在高一阶段,数学教师就应该首先让学生们明白,初高中的数学虽然有一定的衔接关系,但是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不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因材施教的办法,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树立与他们相应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评价方式,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重要联系,并引导他们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重视数学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给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更重要。学生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人员,其自身能力的发挥对提高数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高中时期,每个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做好对学生学习的传授和诱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关键。首先,可以从课前预习工作入手,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把第二天要讲的知识预习一边,让他们先思考一下新旧知识的关系,有哪些关节是自己的薄弱点,进而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重点学习。然后在课堂中要勤动脑动手,高度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将课堂的重点、难点内容记录下来,在课下作业练习或者复习巩固中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改进,这样经过一系列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过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评价方式强调过程,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评价体系的多样化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的方式,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另外,评价的内容不能仅靠试卷考试的方式,要结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积极性,突出学生知识形成、思维形成和学习态度形成的过程。总之,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结合新课改的新理念,不断更新评价体系,进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提高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教育实施的主要人员,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首先,高中数学知识必须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常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而且水必须是新鲜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跟上时代的要求,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数学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如果说学生是花园中的花朵,那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只有教师对学生付诸更多的耐心、爱心和真心,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有,教师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心理行为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开展有效的指导,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川第三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