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6-04-29王政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发展,如果人民的教育良好将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建设。在医学领域中的人体解剖学进行教学时,面对复杂的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多样化的专业术语,都是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如果再延续传统教学的模式,将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应当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一、单一教学模式的解析
1.1LBL的教学模式
主体:教师。
优点: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快,内容多。
缺点:传授方式过于机械化,容易形成疲劳学习
在许多高等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还依然使用LBL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把传统的二维模式向三维过度,通过多媒体转变方式已经在教学上取得一定成就。医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改善与完善中,这种教育模式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吸取大量知识,为以后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厌倦,在以后的课程逐渐增加时,疲劳轰炸会使学生无法专心学习,所以这种模式并不是长足发展所需要的。
1.2PBL教学模式
主体:学生。
优点:培养学习独立探索与创新能力
缺点:师资力量有限
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抛下问题给学习,学生经过自己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把问题答案进行汇总分析。这种让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这种方式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师资力量,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实施起来难度还是相对较大的。
1.3 RBL教学模式[1]
主体:学生。
优点: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与解决问题能力
缺点:无法把握资源的有效程度
人体解剖学涉及的知识范围是非常广的,通过此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个自主学习好平台,教师只是起到指引作用。教师协助学生学习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面对问题有独立分析思想,成为课堂中的主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劳动力增大,在海量的资料中选取有效资料,师资力量需要非常强大。
1.4RPT教学模式
主体:学生。
优点:能提高学生的的积极性及自学和交流能力,同时可以教学相长。
缺点:不能全部学生参与,且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影响知识的准确性。
这种教学方式是相对独特的,就等于是学生自己担任教师的角色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流畅沟通,大家相互取长补短。这种教学模式得出的学习效果是相当不错,还能提高教学水平。虽然这种RPT模式有人数限制,但还是值得借鉴的。
1.5 CBT教学模式
主体:学生。
优点:非常舒适的教学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高度拟真性、针对性。
缺点:案例或者资料选择错误,就会导致分析思路错误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式,如果仅仅使用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应当要把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优质教学效果。所以,CBT的教学方式就非常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在学习之中能够快速的掌握多方面知识,得到真正临床试验的经验。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积极性提高,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2]。
采用验证性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难以实现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所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把专业教学当中融入人文科学,开展探索与设计为一体的教学,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L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或LBL教学模式+CBT教学模式
把传统的教学中融入上述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把问题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把平面化的教育转化成立体化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合理性。把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向多元化教学,解决传统模式中的单调、依赖性强的缺点,有助于教学质量提高。让学生能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的运用到临床试验中,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模式。
2.2 RPT教学模式+砌教学模式或PBL教学模式+RBL教学模式
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解决问题情况进行评估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会敢于探索问题,带动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加,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自己手上的设备去搜索相关资料,能够带动主观学习能动性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是具备很多优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3]。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新型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简单分析概述。在教学模式不断变化。推陈出新的社会中,使用新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一批真正高质量的医学人才,这种新型模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作者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