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6-04-29吴月佳

知识文库 2016年2期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评价、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信息技术学科地位。期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论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该具备的专业能力素养以及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对教学有效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尚的品德情操是展开教学的基础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满怀热情的对待学生,对待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通常都会比较兴奋,容易忽略教师的引导;另外课程安排要求,通常每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学生对于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容易遗忘。每当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极大的耐心来安抚学生,并反复对之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重复性的劳动容易使人疲倦厌烦,这种负面情绪需要教师有极高的品德情操来进行克服。只有正真做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才能爱学生、爱信息技术教学。

在一次三年级信息技术课上,有一个学生身体不适,但是由于她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课因此强忍着不适来上课。课上到一半,她突然就吐了出来。键盘、显示器、地板上到处都是污秽物。她附近的学生都忍不住逃开了。笔者没有批评她,让学生送她去医务室后,反而批评了逃开的学生,并利用几分钟时间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很多学生当场表示自愿帮助清理污物,但是笔者还是让学生们继续上课,在课后自己进行了清理。

二、丰富的知识素养是有效教学的源泉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专业性的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除了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需要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有东西可讲,有内容可教。

1、学科专业知识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最新修订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也融入了物联网等当前的热门技术。这也要求着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不让这一桶水干涸,自己就必须经常充电。

2、教育专业知识

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专业的学科知识配合好教育专业知识,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到达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自身去感化他人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进行LOGO编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就经常会发生意外的错误操作。有的时候这些错误笔者从来没有遇到过。每当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冷静,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也不会从而使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很多时候,笔者遇到这种状况都会讲有问题的学生计算机进行广播,让学生一起讨论解决方法,这样别的学生再次遇到问题就能很好的自己解决,从而减少课堂上的小插曲。

四、优秀的教学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规范为媒介的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此活动中,影响教师作用的核心是其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要的条件。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其思想品格,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综合体现,是教师以智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教学能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从事教学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能力为条件和保证,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总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表现。

具有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更加需要教师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能从计算机本身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课借助计算机辅助可以制作许多绚丽的多媒体辅助素材,但如何有效的组织这些素材也是优秀教学能力的体现。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组织好教学过程,更要有效利用和组织好各种多媒体素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妥善对待和处理这些影响因素,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将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笔者将一如既往,用心的对待此问题的探讨,为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