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游戏化美术教学新探
2016-04-29周志娟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让现实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美术教育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幼儿园中的美术活动与幼儿园中的游戏一样,都蕴涵了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潜在功效,它可作为一种教学的内容,实现幼儿自由发展的主体性价值;也可作为一种教学的形式,为达成特定美育目标服务,获得引导幼儿朝特定方向发展的价值。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中班幼儿传统美术教育中,教学内容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于是我们在中班幼儿美术教育中努力探讨和尝试,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借助孩子最喜爱的游戏媒介,在美术教育中使幼儿获得愉悦感以及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新探策略一、材料的“魔术”效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我们应利用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让幼儿充分体会并能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从材料入手创新思路,选取周围生活中常见易见的材料,让这些材料发挥出“魔术”的效应,真正达成孩子的兴趣学习。
例如在设计中班美术《我的好朋友》活动过程中,我们根据中班幼儿 “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目标要求,创意性地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作为材料,利用游戏的方式首先他们在“找一找,猜一猜”中自主发现好朋友的不同,然后又在“变一变”中发现了用蔬菜可以表现好朋友外貌形象的奇妙,从而促使幼儿自发产生出表现和创造美的强烈欲望。最后,在“水到渠成”的表现力的驱使下,孩子用蔬菜自主创意出好朋友的外貌特征,从作品的反馈中可以见证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每个孩子独特的思维,个性的表达。所以,在常见材料——蔬菜的“魔术”效应下,整个活动自然呈现出了孩子的兴趣性,表现性和创造性。
在中班游戏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挖掘出多种材料的魔术性,如厨房工具的魔术性:利用厨房工具让幼儿玩色后进行想象的活动。线条的魔术性:利用各种线条进行色彩造型活动。垃圾袋的魔术性:给垃圾袋装上颜料进行玩色投掷活动等等,一些材料在幼儿生活中很平凡很普通,而且很不在意,但通过我们的创新和挖掘,孩子逐渐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材料的“魔术”效应下,他们的兴趣更强,表现和创造想象更为丰富。
新探策略二、故事的“情境”效应
儿童的想象离不开故事情境的发展。所以,我们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坚持以故事情境的发展为主,引导幼儿把想象的各种奇妙的事情表现出来。例如我们在主题活动《虫儿飞》中,绘画蚂蚁时,我们让幼儿通过故事《蚂蚁王国》发展想象:如果你是蚂蚁王国的一员,你会想呆在王国的哪个地方,在干什么?把你想做的事情画下来!所以,在最后的蚂蚁王国展示中,幼儿画出的蚂蚁都以其特定的情境活动着,有的提水,有的搬运货物,有的挖洞,有的养育婴儿,这些蚂蚁形态各异,丰富多变,所以说,故事的“情境”效应改变了幼儿绘画活动中“排排坐”常态布局,使幼儿具备了身临其境的动态的思考力,因而释放和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创造性。
新探策略三、背景的“多变”效应
中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已经具备了为自己的作品设置背景的能力,但我们常见的背景添画习惯于引导孩子选择多种色彩涂色,因此,很多孩子在添画作品背景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机械化的涂色活动使他们出现倦怠感,于是,我们调整思路,在添画背景的手法上呈现“多变性”,以激发孩子在尝试新手法的同时,产生新感受的创作。例如,我们在添画《美丽昆虫》作品背景时,利用拓印的手法,将KT板上刻印上小树叶的纹路,让孩子在作品上拓印各种小树叶,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既新奇又兴奋,开心享受奇妙的艺术创作之旅。再如,我们变换手法,在孩子绘画之前先让孩子玩一场色彩的游戏,我们让孩子先针对要绘画的内容讨论选择颜料,然后进行自由玩色,玩出自己的独特色彩,最后,在自己的色彩纸上进行绘画,通过这样的手法呈现的作品更能表达出孩子的想象性和创造性。
新探策略四、展示的“意境”效应
幼儿的美术作品呈现是增强幼儿自信情感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在尝试运用多种手法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意出新的作品展现方式,那就是“意境”效应。我们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主体部分剪下来,于同伴的作品自由拼贴后,再随意涂色,装饰我们教室的柜子。柜面装饰后别具一格,形成家居布置的“意境”。同时,我们还在教室环境的原有形态上利用幼儿的集体作品进行点缀,使幼儿的作品不再仅仅是一幅幅单独自我的画,而是融合在一个大环境下的更能呈现内涵和生命力的作品。所以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们则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自己的作品,并自然地感受和体验到一种别样的成功和自信。
在中班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大胆尝试,努力创新,激发引导孩子的美术新体验,使美术教学的本身成为了一种游戏,并探索出多种颇具意义的“活动效应”。“用眼看世界,用心看未来”,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在幼儿美术世界中多一个心眼,我们终将会发现许许多多不同的光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枫逸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