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对高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2016-04-29苟彤

知识文库 2016年2期

对于地理领域当中,空间思维能力是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地理学科对于空间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的思考来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从而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概念

(一)空间概念

在地理学科中,空间的概念主要包括了方位、形状、数量等基本的要素。其中,方位要素包括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上下等。形状要素包括曲直、正抖等。数量要素则包括大小、快慢、远近、深浅、轻重、强弱、高低等。在地理空间概念的构成当中,这三种要素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任何一个地理事物来说,在描述其空间特征的时候,都需要对这三种要素进行运用。

(二)空间思维

对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来说,可利用“什么样”、“在哪里”、“意味着什么”等问题来进行阐释。其中,“什么样”主要是对占有地表空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表述,在众多的地理现象当中,对某一种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对这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抽象的形象,也就是想象的过程。“在哪里”主要是对事物空间位置的表述,事物从已知空间出发,向某个方向进行移动的距离,以及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的衡量等。如果事物移动超出了视线范围,事物又到了什么位置。“意味着什么”则代表着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包括地理事物的结果、比较、作用、发展等内容。人们观察、分析客观存在事物的空间形式,并对其形成抽象的思考,也就是空间思维能力。

(三)地理空间

在地理学科当中,空间主要指的是地表空间,也就是地球表面的部分,包括人类能够进行活动的地面、天空等部分。地理学科中的空间概念与数学空间概念相同,都是包含了长、宽、高的三维立体空间。在地理学科当中,对地表空间的表示包括地域、领域、地区、境域、地带、地方、地表等。在地理学科的研究当中,由于空间因素的因果关系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地域差异,是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因此,对于地理知识和现象来说,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空间,如果没有空间的概念,地理也就无从谈起,地理教育和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地理空间观

随着地理学科的不断进步,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对于空间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就包含了对学生敏锐观察地理空间格局的能力,而教学的核心观点也是对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进行着重培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地理空间观念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而也使其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在地理空间教学中,首先要对空间概念进行构建,并对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地理空间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观,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为良好的掌握。

二、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欠缺

(一)思维逻辑性欠缺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因此即便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了充分的掌握,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思维逻辑性的欠缺,因而难以清晰、有效的来分析问题,所以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分析热力环流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热力环流的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但是,对于冷热不均对热力环流各个环节的影响顺序,学生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无法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这一问题。

(二)地理学科认识不足

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地域性、综合性特点的学科。在高中地理知识中,融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的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对于地理知识应当整体性的进行学习,在知识分析中,也要基于良好的地理思维。但是,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因此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一旦面对实际问题,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例如,在学习地方时的时候,教材中只说明了偏东位置早于偏西位置,但是具体的时间设定并没有提到。学生对此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较为不利。

(三)思维广度深度有限

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应当具有深度广度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只有良好的运用地理思维,才能对地理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但是,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往往都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其地理空间思维的广度、深度等都有所不足,对于很多相似的知识点,也很容易发生混淆。例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知识进行学习之后,由于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会认为充足的光照就能够带来充足的热量。但实际上,我国有很多高原地区光照十分充足,热量也有不足的时候,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三、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不足,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来进行培养。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通过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激发,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在地理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的进行参与。在教学中,通过塑造良好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在情绪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的体会和感受,从而使自身的精神领域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措施来创设具体的地理情境,从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地理活动中,对地理知识进行体验和感受,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

例如,塑造趣味性的地理环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产生更加愉悦的心理感受。塑造生活化的地理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经验加以运用,从而对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联系进行了解。塑造挑战性的地理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地理探究,从而慢慢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在情境教学模式当中,对于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较为重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很多不同的学习情境,例如探究、调查、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在小组中,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学习水平、能力素质等来进行分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和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在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帮助学生养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对于教师的提高和完善也有着一定的益处。

四、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由于地理学科的学科功能、学科特点等都较为特殊,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对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在情境教学模式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运用情感丰富、真实感强烈的语言描述,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地理情境当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热情,让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情境创设,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激发,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中,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提问,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对于很多概念抽象,同时不方便进行实物展示的知识,例如日食、月食、地震、火山等地理现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

此外,在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中,利用地图教学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地图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建立地理图像,进而对地理空间概念进行建立。在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中,空间概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地图展示,有助于空间概念的建立。根据地理事物不同的范围、距离、位置,综合很多难以感知的地理现象,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对地理事物的长短、深浅、高低、距离、范围、位置等进行建立。相比于实际的地理事物地理直观教具更小,例如示意图、模具、模型、挂图等,因而能够在学生视线范围内形成表象,可从而促进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成自己的虚拟空间并进行想象。通过示意图,对动态地理现象进行理解。通过模具模型,为想象提供良好的素材。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直观教具进行应用,对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可以画出草图进行示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结合虚拟空间和地理事物。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洋流分布知识的时候,可以在黑板上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抽象的洋流分布概念进行描绘,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其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据此进行想象和思考,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这种简单的板书草图包含的信息量更少,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误导和干扰,对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有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画出地理简图,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难点加以突破,还为学生形成思维空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五、情境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当中,要想更好的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应当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材料进行充分的融合。在新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当中,对于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更加重视,要求在实际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主动的进行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教材内容和要求的把握十分重要。在情境教学中,应当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和热情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这样才能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还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和谐、良好的关系,从而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论

地理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来说,很多知识都十分抽象。要想更好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对于空间思维能力都有所欠缺,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此,可以通过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

(作者单位:礼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