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探讨
2016-04-29程莉娜
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以及会计专业等应用型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相关的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财务管理的教学需要将学生时间内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加快改革的步伐,努力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探索出高校的培养人才的教学策略,这是目前财务管理课程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明确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
时代背景在不断改变,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财务管理的教学目标必须与时俱进,在以社会需要为根本依据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和完善。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教学,其重点往往放在了课本理论知识上,并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外界环境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更没有培养学生实际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意识,最终造成教学重点的偏差。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首先,财务管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即是培养综合素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将整个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名校。围绕此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程改革和建设为途径、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从而来展开财务管理的教学。
其次,财务管理教学的目标还需要关注除专业技能之外的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纳入到培养重点内容中去,从而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能够胜任相关部门专门职位的专门型人才。
二、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财务管理专业事实上是一个独立性的专业,虽然不可避免地与会计学专业相类似,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区别开来。然而,这一点是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缺陷所在,财务管理专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会计学的烙印,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无法将二者严格地区别开来,最终导致了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的专业素质始终提不上去的后果。如一些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上,将主要内容按照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以及高级财务管理的模块进行分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会出现互相交错的情况,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率会有多低下。对此,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可以将重复的地方合并起来,从而行测两大模块:财务管理课程以及高级财务管理课程。
三、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
以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最为基础的一方面就是教学资源,这在学生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纸质的教材还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而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网络的教学资源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对财务管理教学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财务管理教学的纸质教材,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然而却无法针对学生的实践化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因此在培养学生财务管理的综合素质问题上无法做到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此,学校负责财务管理教材编写的部门,应该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编写出有效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最终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并且有利于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当然,所编写出来的教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体系,既要全面化、又要多层次,还需要做到主次分明。
对于网络教学资源,财务管理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好好地利用这一平台,从而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网上发布相关的视频,以供学生的自主学习;或者在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网上,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自己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查阅资料,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或者通过网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来强化自身的知识,最终提升综合能力。
结语:
财务管理教学中,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资源等等,并且在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为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而为人才的培养做好充分地准备。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