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研究
2016-04-29徐倩
1.前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当代师生的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纷纷开始改进现场借阅的传统服务模式,因时因人创新服务模式。为了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图书馆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于2014年底正式开通超星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是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访问图书馆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业务查询及移动阅读的一种服务方式。读者可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轻松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享受自主移动式服务。
2.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移动图书馆使用现状
移动图书馆的核心是资源,并且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来完善,目前我馆移动图书馆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基本服务,如移动阅读服务、信息的通知、馆藏查询等,还有许多服务功能尚未普及,即便是已经开通移动阅读的图书馆,其所提供的资源也十分有限,与传统互联网海量资源相比,移动图书馆可供浏览、下载的电子资源还是太少。
3.移动图书馆使用特点
3.1免费使用
在各高校购买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权限后,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可以在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于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IPAD,PSP等电子设备都能够享有免费服务,这是其他实体图书馆无法比拟的,满足了当代大众的信息时代需求。
3.2满足读者个体差异需求
现如今是3G、4G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客户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无线设备等各种移动终端设的使用者越来越多,能够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的信息供求的交互反馈,改变图书馆传统的被动服务充分了解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进而实现图书馆满足读者个体差异需求的主动服务。
4.移动图书馆发展历史机遇
近年来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国手机平均每人拥有量为1部,50%的人拥有的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的使用人次也较往年有所提升。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的广泛使用,我校图书馆的传统的借阅发生已满足不了需求海量信息的高校师生的需求。他们往往希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了解到图书馆有哪些最新动态,读者借阅排行等等。面对巨大的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用户群,移动图书馆的市场可谓庞大至极。如果对这一群体加以正确引导和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需求,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潜力将是十分巨大的。
5.移动图书馆发展去路
基于我对我校师生对移动图书馆的需求以及现阶段我馆所使用的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情况分析,我馆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况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对超星移动图书馆的利用互动性不够、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简单化等。所以通过进一步提高我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质量,提高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我校师生浅阅读、深知识的需求是我馆急需解决的问题。
5.1移动图书馆服务一体化
截止到目前为止,移动图书馆还有许多功能没有被挖掘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图书馆的服务没有跟上。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服务教学的高校图书馆要实地了解广大师生的真实需求,在为师生购买移动图书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移动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利用现代化的移动设备,实现资源建设、参考咨询、读者服务、馆情馆讯等一体化智能服务。
5.2推行更加个性主动的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始终是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读者为中心,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坚持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仍然是移动图书馆应该坚守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促进移动图书馆更好地服务广大的老师和学生。因此移动图书馆应以更加开放、主动、有别于传统的借阅的方式主动服务全校教学,方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来使用,才能发挥移动图书馆应用的作用。图书馆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推行更加个性主动化的服务。例如可以采取“短信服务”的形式。短信推送服务主要是向读者推送一些图书馆讲座、新书通报、到期提醒等通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订阅图书馆某些服务。或将近期到馆的新书,以书评的形式推送给用户,或者将图书馆新购图书书目、数据库网站等以短信加评价的形式推送给读者。
6.结语
从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超星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来看,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的师生普遍比较喜欢移动图书馆的推广应用。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移动图书馆的使用仅仅停留在它的一些简单功能的使用上。为此,笔者根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超星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况,进行深入思考,认为移动图书馆今后发展去路将集中在推行移动图书馆服务一体化、推行更加个性主动的服务,直接服务于终身教育,推动我校师生阅读的发展;移动图书馆的不断创新服务有助于提高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和知晓率,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现实需求。显然,做好这些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只有把这些做好,移动图书馆才能得到更好地利用,才能为高校、为图书馆事业做出最大贡献。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图书馆)